瞭望丨农业强国新征程

小夏 三农 更新 2024-03-03

**:2023-02-25 Outlook 第 9/2023 期。

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应,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中之重。

工业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途径和长远战略。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文本 |《新闻周刊展望》记者。

李松, 贾文静, 钱培山.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金农联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一名农业技工正在给麦田施肥(摄于2023年2月15日) 摄影:朱峥 本杂志。

一个强大的国家首先要加强农业,只有农业强大,国家才能强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2月13日,中共发布《关于全面推进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后发布的第一份文件,发出了重农强的强烈信号。

从东北粮仓到岭南之地,从鱼米之乡到长江以南,各地都明确了主方向和战略重点,不断加强政策要素供给,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推动农业强国开好头。

海南省儋州市以共享农场为抓手,不断推进乡村振兴。 图为游客在海南省儋州市嘉禾共享农场玩耍(摄于2023年2月18日),作者:蒲晓旭本杂志。

全面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随后的**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应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中之重。

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为17个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产量13731亿斤,增加74亿斤,连续8年保持在1超过3万亿斤,为稳定预期、稳定价格和信心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3年,一号文件将继续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生产和供应放在首位。 文件指出,要保证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稳住面积,以增产为重点,努力增产,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采取多措并进,全面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一方面,要加强粮食储粮的物质基础和技术。 耕地方面,2023年黑龙江省实施耕地轮作试点,推广黑土保护“龙江模式”和“三江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840万亩,保护好利用黑土“耕地大熊猫”; 安徽将实施农业集约化种植改革和改造513万亩......“小田变成大田”。在技术方面,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落实振兴种业相关行动。 如湖南省提出,充分发挥龙屏高科等种业龙头企业作用,加大重大改良品种的联合攻关力度; 河南省提出整合农业科技力量,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争取国家实验室基地,开展核心种子源头等15项核心技术协同研究,成立河南省种业集团。

另一方面,完善生产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的运营模式。 2023年,安徽省将建设改造农机井15万只眼睛,加快农机研发补短板; 河南省将进一步推进国家农业机械装备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并确定发展农民合作社20万家、家庭农场27万家、社会化服务机构13万家的具体目标; 山西省还将加快完善以农业生产托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各项要素和服务下乡扶农。

机械化生产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在江西省宜丰县省级青泉家庭农场的仓库里,大粮农刘庆泉正忙着检修农机。 “有了去年购买的这台插秧机,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一台机器可以顶十几个人。 刘庆泉表示,2023年还计划再订购一台大米烘干机。

初春过后,大地暖和起来,全国各地按照相应的部署,集中打好先招,春耕准备工作陆续进行。 目前,山东省博兴县鹿邑镇高标准农田一片繁忙景象,目之所及,灌溉沟渠的养护、水土取样检测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吉林省化肥、种子等农资生产企业加班赶单,为农户春耕做准备; 在河南省,小麦即将恢复绿色,村民们正在......进行田间管理作业小麦

近日,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粮食生产和春耕准备总体形势良好,要抓紧春耕、春耕,抓住小麦油菜秧苗转化的关键时期, 加强分区分类精细化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取利避短,强取短处,全力抢夏粮油丰收。

发展产业,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

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穿梭在沃土上,“土特产”通过线上电商和乡村道路畅销全国各地,绿水青山之间的民宿小院“圈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这是当今中国农村的繁忙景象,也是扶贫地区和扶贫人群内生发展势头的生动写照,也是扶贫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生动写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人民的内生发展势头。 2022年12月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再次部署,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

工业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途径和长远战略。 产业振兴要依托农业和乡村特色资源,发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村多重价值,受益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一线到地方层面,很多地方持续实施扶贫地区特色产业推广。

2022年,55%以上的乡村振兴补贴资金用于支持配套产业发展,主导产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 完善和完善农业与农业联动援助项目机制,选派产业咨询小组,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落实消费援助行动,实现部分扶贫地区农产品产量涨价并重。

2023年,第一份文件提出,乡村振兴补贴资金在促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金融融合中占比力争提高到60%以上,重点扶持弥补技术、设施、营销等方面的短板。

近日,河南省安阳市唐阴县扶贫户金凤华正忙着给艾草田浇水照料。 “在这里工作,一年能挣近万元。 ”

走精细加工的道路,艾草已经转化成几十种产品,其价值增长了数倍。 安阳九头县爱业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带动唐阴当地500多名村民实现上门就业,帮助3000多户脱贫家庭致富增收。

近年来,唐阴县在做好“土特产”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全县艾草种植面积为150000亩,形成集艾蒿种植、加工、销售、艾灸培训、艾灸产品开发为一体的成熟产业链,为乡村振兴铺就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支持扶贫地区打造区域公有品牌,是多年来的明确要求,以罗川苹果、赣南脐橙、定西土豆、苍溪猕猴桃等代表品牌不断做大发展,让农民共享增值效益。

2023年1号文件要求,要把巩固和扩大各级扶贫成果的责任加紧压实,做到不松懈、不偏离。 加强动态监测,防止返贫。 对有工作能力和意愿的家庭进行监测,实施发展型援助措施。 坚决坚持不大规模返贫底线。

唐仁健表示,下一步将把增加人民脱贫收入作为根本性措施,以推动脱贫县加快发展为主要方向,更加注重士气和智力的支撑,聚焦产业就业,力争用发展手段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和发展差距。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人群的内生发展动力。善用一流的金融凝聚力补贴资金,引进培育一批高效、可持续、大众化的产业,尽可能丰富人民群众。

深化东西部劳资合作,落实防止返贫就业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以上。 继续加大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县、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等重点领域的政策倾斜度,组织东部地区发达县与脱贫县开展联合振兴行动,带动更多贫困县承担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唐仁健说。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新年伊始,招生潮涌入中原地区。

在拥有3100多万农民工的河南,有两次超过1000万农民工的就业流动,一次是从省外输出的1200多万人,另一次是从省内其他地方就业的1900多万人。

河南坚持把农民工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三批”重点工程,重点攻关,千方百计增加就业稳就业,扎实推进“余子豪”劳务品牌建设,撑起农民增收基本板块, 为经济复苏提供劳动力支持。

像河南一样,各地都千方百计地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四川省与浙江、福建、甘肃、重庆等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签署《跨省劳务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劳动力跨省流动,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援助。 贵州省要求各地深入开展农民增收行动,围绕34项促农增收措施,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质量效益。

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013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提高2022 年从 88 个减少到 2 个4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023年1号文件将农民增收摆在重要位置,提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并作出专项安排。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 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洪耀在2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就业稳定增长。 2022年,工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1%96%。加强落实稳就业、稳定农民工就业救济等各项政策。 二是提高业务效率。 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4%63%。我们将开展深入行动,推动新的农业经营实体,带动小农户合作,增加收入。 三是挖掘产权收益潜力。 财产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5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充分的产权。 四是扩大转移收入。 净转移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0%88%。继续加大加强农业、农富利政策,稳步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和补贴力度。

各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越来越宽。

河南省开封市通旭县的菠菜近期收获丰收。 目前,全县种植萝卜、花椰菜、大白菜等时令蔬菜63万亩,黄瓜、西红柿、芹菜等温室蔬菜近1万亩,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证了周边城市最好的蔬菜。

扎实推进宜居宜居、宜行、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要想美,农村就要美。

走在重庆奉节县和丰乡莲花小区,干净整洁的硬化路蜿蜒延伸,路边草黄色的小楼房排列整齐,房屋周围环绕着五颜六色的花草,呈现出崭新温馨的山村风情。

从“住深山无人问,十户人家九户穷”到“全新路绕山,屋前屋后花香”,莲花社区的变化是宜居宜居、宜行、美乡村建设的缩影。

建设宜居、宜行、美村,是农业强国的正确含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协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居、宜行宜居的美丽乡村。 这是正确处理城乡产农关系的新时代新征程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什么是宜居、宜居和美丽的乡村? 2023年如何打造宜居宜居宜人、宜居宜人、美丽乡村?

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展指导司司长聂新鹏表示,宜居宜行、宜居美丽的乡村,是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的村庄,是公共服务普及的村庄,是农民最富裕富裕的村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村庄, 一个治理有序、充满活力的村庄,一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兴旺发达的村庄。

2023年,一号文件将从加强乡村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四个方面进一步作出推进宜居宜居、宜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部署。

唐仁健表示,推进宜居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是软硬件两全抓,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努力塑造善良、和谐、安宁的乡村精神面貌。

硬件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着力构建规划引导机制、作风引导机制、农民参与机制。

福建省部署了五年行动,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乡村公共空间整治力度,持续开展乡村清洁行动; 湖南省规划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全面开展“四好农村道路”示范创建,统筹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向更多村户倾斜,在规划设计中连接更多村群; 云南省计划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落实户籍管理,保障落户权益和社会融合。

在软件方面,各地、各部门完善了网格化管理、精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整合了有效起点体系和榜单体系,加大了富有农情味、农情味、体现和谐和谐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推动农村风俗变迁。 力争成为风俗习惯,让“和谐”理念贯穿于乡村建设中。

吉林省总结推广“道德银行”“爱心超市”等积分体系和榜单体系模式,完善和完善乡村治理,深入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湖南省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特色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定期开展“德行模范”、“文明农户”、“好媳妇”、“好姻亲”的评选宣传工作。

建设宜居宜居、宜行、优美的乡村,就是要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 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表示,要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生活设施,公平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环境生态宜居,乡村景观各具特色。

相似文章

    华章新奇,一起踏上新征程丨2024 资诚立基集团开工建设!

    华章新奇,一起踏上新征程 资诚立基集团开工建设!紫橙组。新的一年,新的气氛 新的一年,新的事迹 年月日,嘉辰元年正月初九 上班的第一天 子诚集团全体员工。对新年充满热情和期待 从热闹喜庆的节日模式 快速切换到奋进繁忙的工作 怀着抢占天的热情 昂扬进取的态度 沉浸在工作中 开始新的奋斗之年 满怀信心地...

    新思路引领新征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闭路电视 新闻网 强国首先要强农,强农才能强国。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今年以来,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年末,种业创新加速。在温暖的春天般的海南南帆基地,多个院士团队正在开...

    新时代、新征程、新事业丨学习急救技能,为安全保驾护航!

    为了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心肺复苏知识及海姆立克急救法,近日,静海区西寨庄镇中学联合镇卫生中心开展了生动的急救培训班。培训过程中,来自西寨庄镇卫生院的医生通过理论讲解 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了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知识,让学员们了解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掌握了一定的急救技能。这次,我来到西哲庄镇...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大事业丨通关便利化,让出口“加速”。

    通关便利化让退出 加速 海关叠加注销出口原产地企业备案,推动原产地证 智能审核 自助打印 等签证措施便利化,帮助我们突破签证时空限制,真正实现 零差事 零等待 天津大路钢绞线 以下简称 大路钢绞线 出口经理朱海高兴地说。作为天津海关下属静海关区注册的生产型企业,近日,大路钢绞线生产的一批吨预应力钢绞...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大事业丨科技创新为文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创新是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文物挖掘到文物保护,从陈列到价值演绎.科技与文物的结合越来越近。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文物保护的现状。黑科技 让文物考古得心应手 三星堆遗址被誉为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年,四川省文物局启动文物科技创新项目遴选工作,三星堆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