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美文斋434魏新淮新年风味灌肠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3-06

灌肠,又称猪灌肠,是陕北古洛河川人过年必备的美食,也是正月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 取几片弹性灌肠,切成薄而均匀的厚度,晶莹剔透的圆形片,放在盘子里放入蒸锅中加热,将半碗蒜酱和水加盐和醋捣碎,装满半碗油和辣籽,笼子出笼后, 热腾腾的灌肠片可以倒上蒜蓉和辣汁吃,也可以蘸着吃,香味不油腻,肌肉清爽,客人赞不绝口,主人一家人开心。那时候,一个小小的灌肠剂甚至可以装饰一个条件有限的农民家庭的门面。 而这种美味,也只有在年猪杀完之后的一年里才能品尝到。

腊八过后,也是来年,陕北高原,罗江两岸的年味渐渐浓了起来,家家户户都遵循着传统习俗,进入了腊月最繁忙的日子,磨舾,采曲酿酒,生豆芽,蒸馒头和炸饼做豆腐, 装墙贴窗,除尘洗水垢,一年一年都一样忙不老。在这些告别旧迎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杀年猪可谓是一大亮点。

一大早,烧开两大锅开水,前一天好邻居和几个帮手来了,抓猪,宰杀,脱毛,中午,猪头掉在地上,也就是开膛破肚,热气腾腾的大肠,小肠分开,也就是趁热清理里面的东西, 倒净后,由有经验的老人或家庭主妇,拿着一根细长光滑的箭杆,从末端用细麻绳绑在里面塞进去,开始一个个地转肠,转肠是精细的,大肠容易转,小肠稍微困难, 如果不熟悉手法,会戳小肠弄破或溅脏,所以有句俚语说:“我跟着官当淑女,跟着猪转肠。 这也表明,转动肠道是一项艰巨而艰巨的任务。 将大肠和小肠翻过来洗净,然后浸泡在大盆中,撒上盐或碱面,蚀刻肠间的气味,浸泡一两天后,一般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白天将纯白的荞麦面磨碎,形成浓稠均匀的面糊, 取出清洗过几次的大肠和小肠,开始灌肠。大肠容易填饱,小肠费时,同一端用绳子绑起来,从肠子的另一端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倒入荞麦面糊,面糊填满整个肠子,绳子绑住肠子,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 盘绕在蒸笼里,一个小时,大肠和小肠的味道夹杂着从笼盖里渗出的荞麦面的香味,一锅灌肠蒸了出来。灌肠冷却后,悬挂在空中或高高地挂在谷仓窑的墙壁上,以防止老鼠或猫,以便客人在节日前后食用。

昔日,陕北农村山沟深僻,物资匮乏,生活艰苦,哪怕是过年节,大部分的享受都是自产小米熬制的粗茶和淡米,能杀一头猪,就能过上好年,勤劳聪明的洛河川人会把猪肉以外的“头蹄入水”, 应该尝试烹饪不同的美味,灌肠就是其中之一。将荞麦面融入猪肠中,不仅吸收了肠道脂肪,还去除了荞麦面的粗糙,使整个猪肠成为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

如今,不仅在过年前后,对于普通人的一日三餐或日常聚会,灌肠的美味也经常被端上餐桌供人们享用。 这些年来,只要你喜欢这道美味佳肴,随时都可以选择买几根自己喜欢的香肠,加入青菜汁、胡萝卜丁、肉丁、香料加入好荞麦面糊,各种更香鲜美的彩色灌肠都从笼子里出来了, 而且也可以直接买几块成品灌肠,或凉食,或蘸酱,或油炸,各取各样,慢慢咀嚼,口感津津有味,风味独特,让人流连忘返。可以说,新时代的洛河川传统美食色彩斑斓,小灌肠依旧是千百年来四季的美味佳肴。

文章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学顾问:魏新怀、刘虎林、刘玉东、张占武。

主编:高艳萍。

副主编:白海平、吴胜斌 .

执行主编:李随宁。

评论编辑:陈军。

播出:陈军。

*编辑:高婷婷。

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