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第61个全国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日。 多年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群年轻人将雷锋精神内化在心中,外化在行动中,融入日常生活,化为常态,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递正能量和温暖, 并创造了最美丽的风景。近日,我校多个团队、项目和个人被评为雷锋志愿服务先进模范。
获奖团队:华中科技大学AI宝贝志愿服务队。
荣誉:湖北省第九批学习雷锋示范点。
简介:软件学院AI宝贝志愿服务团队研发了“AI宝贝:应用于家庭搜索的图像高超分辨率恢复系统”,彻底解决了家庭搜索中“脸不够清晰”的核心问题,打造了“科技家庭追踪系统与社会家庭追踪模型”的雷锋志愿服务新模式, 为1000多个寻亲家庭带来希望,成功找回失踪多年的12名儿童,其中包括电影《亲爱的》原型孙卓。服务团队研发的家庭搜索磁带,风靡全国,并被网友推上微博热搜,屡遭群众好评,电台电视台《新闻联播》《早间新闻世界》《新闻直播间》等后续报道全国210余篇。
获奖项目:森林云教学项目。
荣誉:湖北省优秀网络公益项目。
导读:从2020年寒假到2024年寒假,华中科技大学“森林云教学”志愿服务项目成功开展了七个阶段的“云教同心”品牌活动,共招募志愿者2487人次,陪伴来自十多个省份的2980多名中小学生, 各市、自治区读一本好书、养成运动习惯、培养红色信仰、共同组织课外知识、相互分享心声,共计志愿服务5万余小时。团队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大学”和“全国优秀宣传大学”。
获胜者:石莲。
荣誉:武汉市2023年度雷锋志愿服务“四批”先进模范最美志愿者。
简介:石廉作为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研究生辅导员,创立了同济医院“通州公济”医学博士生实践服务团,带领医学博士生连续三年深入湖北省深度脱贫扶贫城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 形成了近万字的研究报告,创建了50多门医学课程,编纂了近10万本科普手册。石廉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团队先后被学习力量、湖北、长江、湖北、地区电视台等多个平台报道。
获奖项目:“我是耀神一,战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志愿服务项目。
荣誉:武汉市2023年度雷锋志愿服务“四批”先进模范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导语: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描写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困境和痛苦,并探讨了“我是战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神”志愿服务项目,全面聚焦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在战胜白血病过程中的需求, 并建立了基于“规范化管理”的“诊疗服务+慈善援助+志愿服务”的立体服务体系:建立了“社区-医院-社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个性化全流程管理服务体系。优化患者治疗流程等;构建立体化科普教育体系; 创新发展“慢粮学院”数字化**,助力“基层-省-基层医院”分级管理和诊疗体系; 采用“专业医疗+人文关怀”的方式,结合心理疏导和文体活动,致力于让慢性颗粒病患者最终战胜白血病,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获奖项目:金蝉志愿服务项目。
荣誉:武汉市2023年度雷锋志愿服务“四批”先进模范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简介:金蝉团队以科技助聋、知识公益为初心,充分发挥高校平台优势和学科专长,专注于社会公益服务,将科技与人文关怀相结合,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帮助听障群体融入社会, 建立公益实践和知识传播的自我主导矩阵。金灿子通过科技的力量和世界上最好的力量,努力让听障群体被社会“听到”,为残障人士的福利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获奖项目:江汉区华中科技大学所属***大学生快乐科学站。
荣誉:武汉市2023年度雷锋志愿服务“四批”先进模范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于疫情初期,一直致力于全过程、多维度的科普,推动大众医学知识普及和健康素养的提升,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其中,捐赠公益图书5000余册,共编纂健康科学专著7部; 仅在2023年,就有40余篇科普文章发表在《公共卫生》、《家庭医生日报》等大型期刊上; 科普作品50余篇,先后在科普中国、湖北文明网、Sina.com、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平台、武汉科技报、湖北抗癌协会、武汉联盟官方微信等科普平台发表。
志愿者点亮青春,服务追求卓越。 中国科技大学的青年师生们正以青春昂扬的姿态传承雷锋精神。 我校将继续加强对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支持,发展壮大雷锋志愿服务团队,以“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月”为契机,深入开展,并持续开展全年的义工服务活动,推动雷锋活动融入日常生活, 并引导和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雷锋志愿服务,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更加绽放光芒。
*:团委编辑:刘雪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