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门店的未来是什么? 近日,大润发、盒马等门店的调整引发了热议。 对此,大润发坦言,过去几年对于大卖场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渡期”,关店是经营策略的调整; 盒马直言不讳地表示,尾部百货的更换是正常进行的。 诚然,增加会员制产品线、建立尾店更换体系、细分门店类型、引入线下低价等都是大卖场“自救”的有效手段,但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店面“尾部”升级。
消费需求的变化,催促着大卖场行业的转型升级。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太阳艺术零售旗下超市品牌大润发已进入“痛苦的过渡期”。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1月以来,至少有13家大润发门店关闭或宣布关闭,涉及湖南、江苏、湖北、四川等省份,主要原因是租约到期和业务调整。
对此,大润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大润发门店的关闭是品牌各区域正常的经营策略调整,门店的关闭和开业是正常的商业行为,部分门店可能会转型升级为M会员店。 据介绍,2024年,高鑫旗下大润发、大润发超市、M会员店三大零售业态将在全国共开设21家新店。 同时,品牌还将对已有10年以上历史的大润发门店进行翻新,完成2家版本0重构,百货公司将直接升级为M会员店。
事实上,备受消费者追捧的大卖场和“互联网超市”,都在积极寻求转型之道,不断调整不再符合市场规律的门店。 今年上半年,盒马先盛在全国关闭了6-7家门店,对此,盒马鲜生相关负责人回复《北京商报》记者,关闭门店是品牌的正常尾店更换,会就近寻找更好的物业来承接消费者需求。 同时,盒马盒马计划今年新开70家门店,预计2024年盒马盒马店数量将超过400家。
不可否认,零售企业走两条腿,关闭尾店一方面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另一方面也是在为品牌升级铺路。
细分商店类型。
现阶段,零售企业正面临更多的市场挑战。 对于面积大、SKU满的传统门店来说,一方面,消费者对日用品“一站式购物”的需求逐渐下降,随意消费逐渐普及; 另一方面,面积大、商品集中展示的大卖场无疑要支付高昂的租金和相应的设备管理和人工成本。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主要消费群体更热衷于购买个性化、健康、优质的产品,门店原有的品牌定位并不完全兼容。
然而,不甘心被时代淘汰的品牌,也在积极寻求“破圈”的方法。 新店型是零售企业探索的尝试之一。 以葫芦零售为例,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葫芦零售的三种业态有着不同的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与大润发相比,大润发超市的店面面积更大,同时也更强调线下门店的体验和民众的热度; M会员店追求高端,大多是自营品牌。
此外,更优惠的**和更高的性价比也成为转型的重要措施。 继去年首店推出“线下专卖价”后,盒马盒马于今年2月在北京、南京、长沙等地开展试点,推出线上线下同步低价,并将三地线上订单免运费门槛提升至99元。 降价、增加运费的方式,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线上订单的单价,以更优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线下消费。
永辉超市自去年10月起也在全国门店增设“**折扣店”,同时在APP和小程序上增加折扣区,提供打折食品和用品。 永辉超市负责人曾表示,折扣店是当前市场环境下零售业的一大趋势,不仅可以加快永辉产品的更新换代效率,打破营销环境和日常环境中的高低价差,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商品种类,为消费者带来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采购和运营应形成协同效应。
无论是推出新型门店,还是首次“下行”,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商品强国”,这也是吸引消费者的根本因素。 在零售专家胡春彩看来,目前门店品牌大多未能实现与电商平台的真正差异化竞争,无法有效吸引购买力强的潜在消费者,大多跟随消费热点转型,但尚未形成自身特色。 “如果我们能形成采购、策划、运营的合力,打造消费者心中的产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转型。 ”
王鹏建议,可以根据辐射客群的需求对门店进行改造,增加便利设施,对老门店进行升级改造,营造更加舒适便捷的购物环境。 他表示,“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门店要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如一流的优势、丰富的品种等,这些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在转型过程中仍需保持和完善。
大卖场的衰落并不意味着传统零售业不受欢迎,而是大卖场被迫寻找独特的道路。 高鑫零售CEO林晓海也曾多次公开表示,“多业态全渠道”是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承接第二增长曲线的大润发超市、M会员店加速开业,并不意味着大卖业态大润发的萎缩。
大卖场的领导者仍然相信,商店可以承载更多的未来,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此前,永辉超市CEO业务助理王守成表示,“我们希望为传统线下门店的转型升级打造新的模板,也希望让更多的消费者重新体验到线下零售场景带来的体验、氛围和烟火。
北京商报记者 赵淑萍、王思琪、胡静荣文字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