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有个朋友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让我谈谈转学的事情。
我好久没说一句话......
一方面,我刚休了个长假,有点懒; 另一方面,每次开学都想转学,然后检查好资源后主动放弃。
我称她的症状为“周期性返校焦虑”。
大姐读书一年的时候,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横着纵着看公职都不顺眼
校舍陈旧,老师很冷; 不许在走廊里说话,不许在课间去操场; 每天在教室里,我都会复习快速计算,我的视力从 5 岁开始0 到 46、全校具有运动特色的跳绳; 学校在3:00之前放学,没有托儿和课外班。
那时候,每次开学,我都想换学校。
今天的朋友有一个比我更复杂的问题。 去年,孩子们升入小学,赶上严重超额的学龄儿童,原小区相应的学校名额严重不足,于是被强行分配名额,不分青红皂白地塞进了一所小菜学校。
当时,我的朋友想转学。
因为她给对方牛霄买了房子,她自己还是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从小就对宝宝很期盼,从小就花了不少功夫去培养。
经过千百次的计算,他们不算自己掉进了菜学校,于是夫妻俩差点郁闷起来。
当初给弟弟选私办时,我就劝道:今年幼儿园升学升学的竞争太激烈了,北京国籍可能没有保障; 私办课程很多,公政府每年花不到10万元去这些校外课程,你得赶上父母吧?
她心里没有,想着自己要是有家有房,怎么可能不考相应的学校呢? 结果,某个部门不人道地将对口社区押在牛群之外。
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奈,某系规定一年级不能转学,只能忍着。
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这道菜真的很好吃。 一年级没有课外课,接不上的孩子只能照顾,老师在教室里看着,找张纸自己画,无事可做。
孩子太无聊了,就把一本二年级的数学作业本塞进了宝宝的书包里,想着没事就练习速算就好了。 结果老师看了,说你连十个以内的加减法表都记不下来......
听了直接无语、低效、枯燥的教育,朋友就知道死记硬背了,不看孩子会不会用。 今年的学年更是离谱,英文课上播放中文动画片......
于是,开学仅两天,他们就让我咨询转学,要求在距离小区10公里以内,以英语为特色,或者是英语和数学高的私立学校。
花多少钱都无所谓,只要宝宝能喜欢去,顺便说一句,课外需要补品的内容会多消化一点。
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你能把这个要求再降低一点吗?
轮到她吃惊了,难道她就不能满足这个小小的要求吗?
我说,如果你看看北京,能提高一年级数学和英语的学校只有少数几所,但成绩一点点,你就靠父母了。 更重要的是,在你家附近,东海和西海的边缘没有被触及。
我们以社区为中心,画一个半径为10公里的圆圈,看看里面有什么样的学校
最好的公立学校是一所小型分校。 老师一般年纪大了,他们的教育思维和你宝宝现在的老师一样僵化。 对他们来说,好学生不看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看他们是否听话。
这种学校听起来很有名气,鼻孔都在头顶,实际的教育只会塞得满满当当,质量就是这样。 每周三节英语课,了解你一年过得怎么样......
就是这样,如果你想转学到另一所学校,你必须努力寻找关系受托人,你想去吗?
她摇头摇摇晃晃,没有去,所以她考虑了私人。
我说,私不是你想的那样,只要你愿意花钱,你什么都可以做。
别说周边的私立双语,连国际都不为人知,就算帝都一年收30万元,家长从小学开始就花钱请老师,还有一整套课外鸡,除了语文数量......
她说,那我不追求学术也没关系,至少私立学校的活动多一些。
呃,想多了,我说。
私人是看着操场宽阔,有很多活动,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的。 一年级一般配备主班和生活老师,孩子进出时必须由生活老师带领,不能自由活动。 所以如果生活老师很忙,他只能在教室里做功课。
隔壁是美丽的图书馆,没有老师只能干巴巴地盯着看。 按照逻辑,老师应该整天上课,按点带队,但人不是机器,有很多情况是碰巧缺席的。
我学不了东西,玩不开心,资源看似相当丰富,但受不了人群,大家头上的人也不多。 热门课外班抢人头,全校上千个社团只有20个空位,家长们在凌晨12点设置闹钟,蓄势待发......
课程表中的质量课看起来不错,但实际上,买方的节目和卖方的节目之间会有区别
以美术课为例,当我参观学校时,看到架子上摆放着各种泥塑作品,地上摆放着七八台胚胎画机,我觉得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事实上,在课程开始后的几周内,你可能无法触摸材料,而且你只能在一个学期内学会揉球的技巧。
如果你想说不,公众没有这么丰富的课程; 但委婉地说,这与你对 200,000 学费的期望有点相去甚远。
她叹了口气,小学是不是要把孩子送到国外去?
呃,想多了,我说。 国外的基础教育不如国内! 我前两天刚去过东南亚,连英语都不会
那就狠狠砸60万,英美能上学吗? 我朋友的孩子以前在中国的国际学校成绩比较高,他的父母想提高教育质量,所以他选择了一所学术声誉不错的英国私立学校。
你猜怎么着? 他在第一次测验中排名前三! 这位英国同学的两门科目的综合得分没有他高。 你正在选修什么科目? 英语!
我的朋友一时没说什么......
身处帝都,本以为教育之路千千万万,可谁知分析已经结束了
作为一个名校毕业的文科生,她逻辑严密,碾压科学,虽然口口声声说要躺下,但不可能完全躺下。 我不惜一切代价辗转学校,为的是让我的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意思是,小学阶段不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要和老师翻脸,不要被学校欺负,孩子对学校没有严重厌倦,没有必要折腾和转学。 再折腾一次就是把钱扔来扔去。
除非。。。。直接换房子去西城安顿下来转班,还可以赶上小升到第一名。 否则,以小学的知识量,家长可以在家上学。 如果没有时间,可以请保姆式的家教,每年投资30万元,享受一对一服务。
但是,不要对奶牛学校期望太高。
看似到处都有尖子生,但实际上,这与学校的处理能力无关,他们都是家长; 资源相当丰富,但经不起竞争对手的实力,最终,普通家庭的头上只剩下一点芝麻了......
这是现在很多家长面临的教育困境:梦想悬天,现实泥泞。 不养育孩子,天下立于不败之地,养育孩子,就会明白什么是无能为力。
但是,似乎没有出路,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要想减少焦虑,首先需要减少需求,通过把握核心教育需求来权衡取舍
要想成绩,就要忍受公鸡的血,要孝顺娘,就要学会在国际学校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