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下午两点半,在中南海紫光馆,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全军颁奖仪式在***礼堂隆重举行。
在公众的注视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总理向苏羽、黄克诚、谭正、萧金光、王树生、陈庚、徐光达、张云义9位将领授予“将军衔”。
他们和在大连休养的徐海东,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将领。
仪式结束后,礼堂里依旧座无虚席,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祝贺,谈笑风生。
然而,人群中,原本性格开朗、滔滔不绝的陈庚,只是和同一个人寒暄了几句,就匆匆离开了。
他径直去了西花厅,以熟悉的方式来到***家,一进门就抓住了邓英超的胳膊,兴奋地对秘书说:
“快,给我和小超拍张照片! ”
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起来,气氛很融洽。
如此难忘的时刻,陈庚为什么会选择和***夫妻共度呢? 三个人之间有什么特别的情谊?
**和陈庚相识于1924年秋天。 当时,***刚从法国留学归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他来到学员宿舍,正准备视察。 突然,耳边传来一阵笑声。
**循声走到宿舍外面,仔细一看,只见一个学生在吃面条。 他先是又饿又难过,然后看到面条就笑了。 他伸长脖子咽了口唾沫,拿起面前的碗,急切地吸了一口。
没想到,这面条超乎想象,我都吸不下去。 他急得把碗放在地上,干脆爬到桌子上低头吸吮。 结果,“打嗝”打嗝“打嗝”的几声奇怪的声音传来,面条顿时卡在喉咙里,他拼命挠着脖子,脸涨得通红,向后倒去。
一场热闹精彩的表演让大家仰起身来,哈哈大笑。 而这个表演者就是陈庚。
陈庚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龙东乡泉湖村,祖父陈一琼12岁时因家境贫寒叛逃到湖南军队。
由于身在江门的背景,陈庚从小就练武,从爷爷那里学功夫。 他嫉妒恨人,灵活精明,经常带领一群“儿童兵”惩恶助弱。
不仅如此,爷爷的本色气质,即娴熟、幽默、豁达,在陈庚身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继承。 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爷爷一样,关心战场的陈庚在13岁时毅然放弃学业参军,加入湖南军陆地平部第6团第2营当兵。
那时候,陈庚还很小。 他扛着比自己高的大枪冲锋陷阵,参加了讨伐吴佩孚、驱逐张景尧、**运动和湘鄂之战。
只是身体上的痛苦和疲惫,血汗可以完全克服; 刺穿陈庚心的刺越来越深,他拔不出来。
因为湘军本质上是封建军阀,是百姓的一部分,极其腐败,掠夺百姓,欺负乡镇,才是百姓畏惧憎恶的存在。 这与陈庚有着根本的不同,陈庚梦想着惩恶弘善,支持正义。
于是在1921年,陈庚果断脱离湖南军,孤身一人来到长沙。 他在粤汉铁路湖南局找了一份文员的工作,努力挣钱养活自己,然后利用业余时间补课。
也正是在这期间,陈庚读了很多进步书籍,结识了蔡和森、何书恒等人。 在他们的影响下,陈庚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并于1922年12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陈庚于次年考入广州陆军武术学校接受军事训练。 1924年5月,他从200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一位学员。
陈庚虽然只有21岁,但上过战场杀敌,进社会养活自己,经验丰富。 再加上他开朗健谈的性格,他很快就成为了军校的风云人物。
回到一开始,一群学生聚集在宿舍里,为陈庚的表现加油。 宿舍外,**也津津有味地看着。
**他一直有“艺术首领”的美誉,对文艺作品,尤其是对话情节,热爱和重视。 早在天津南开中学时,他就出演了女主角,出演了《冤屈》《邱大娘》等多部新剧。
现在看到陈庚这么好的苗子,**大喜过望,立刻称赞道:
“你做得很好! 我也演过南开,但我演得不像你! 你可以以你的水平进入剧团! ”
如果你有想法,你可以做到! 很快,**亲自指导成立了“血花话剧社”,并任命陈庚为话剧社的负责人。
在彼此交流文艺作品的过程中,陈庚和***越来越熟悉。
因为这段感情,加上他在军校期间的出色表现,陈庚刚毕业就被指派为一等警卫副官,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7年,蒋介石肆无忌惮地发动了震惊中国和世界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将屠刀对准了共产党员。
在血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王守华等革命先后英勇牺牲。 短短半年时间,中央委员人数从大革命高峰期的近6万人急剧下降到1万多人,革命力量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面对这样的危机,有人向中共提出,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情报安全部门,以保卫党组织和机关的安全。 这正是著名的**Teko。
事实上,早在1926年3月20日“中山船事变”后,蒋介石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紧急戒严、监视、软禁大批共产党员,就已经使我们党意识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党有情报人员,事先知道蒋介石的阴谋并及时阻止, 情况不会那么严重。
于是在同年9月,**精心挑选了一批党员,送到苏联“契卡”组织学习。 其中有陈庚和顾顺章。
要知道,契卡是“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中“克格勃(苏维埃委员会)”的前身。
在随后的5个月里,陈庚等人全面学习了秘密战争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包括情报和安全工作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大量化妆、跟踪、窃听、密写、开锁、暗杀、爆破等一流技能。
情商高、言语能力高、反应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强、演技完美,陈庚在情报工作中如鱼得水。
也正因为如此,1927年11月14日,**特别支部成立后,亲自任命陈庚为情报科科长,同时担任主要负责人顾顺璋的副手。
至此,陈庚已经开启了与***并肩作战的隐蔽前线生涯。
陈庚,别名王勇,长期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特别的是,陈庚没有卧底潜伏在国民党内部,也没有低调地躲在人群中。 相反,他遵循“灯下黑暗”的原则,依靠自己强大的亲和力,成功地与一些国民党人物打成一片,不仅从他们那里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还帮助云代英、彭派等人脱离了危险。
此外,陈庚还开设了培训班,亲自编写了一流的教材。 通过传授相关理论、技能和个人经验,我们努力培养情报人员并扩大组织的能力。
可以说,正是陈庚一手建立了中共情报网,书写了历史上的“红**”传奇。
1931年,随着“中国共产党头号叛徒”顾顺章的叛乱,陈庚为避免泄露行踪,被敌人毒死,紧急离开上海,进入鄂豫皖苏区,担任工农红军第四军第13师第318团团长。
至此,陈庚已经从地下隐蔽前线走到了战场的前线,进行血腥的战斗。 他先是随军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随主力踏上了25000英里的长征。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征中,陈庚还救了***一命。
那是1935年8月,红军部队经过四川茅尔盖时,**突然发高烧,陷入长时间昏迷。
随后,军医诊断**患有肝脓肿。 这是由细菌、真菌、溶组织变形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如果不及时**,死亡率很高。
但在长征中,士兵们爬过雪山,穿越草地,在最困难的时候,渴了只能吃雪,饿了就要啃树皮。 别说穿刺和手术**了,就连退热药等药物都供不应求,军医们一时有些无奈。
眼看***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关键时刻,陈庚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了护卫的重担。
在领导**特科情报工作的期间,陈庚在上海开了一家诊所。 为了达到完美的伪装,他还学过医学,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陈庚明确指出:
“首先,我们必须冷静下来,这样高烧就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赶紧去弄点雪,给他的肝脏和额头冷敷,说不定就保住了。 ”在他的指示下,战士们用防水油布缝制了几个袋子,然后徒步到60英里外的山荫下,在那里他们成功地得到了雪。
随后,陈庚在肝脏部位涂雪,在降低体温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炎症,减少水肿,缓解疼痛。 反复冰敷数小时后,**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事实上,早在1927年的惠昌战役中,陈庚左腿中了三枪,差点截肢,最后留下了终生的后遗症。
但这一次,陈庚坚持不顾自己腿脚的不便,一直跟着***的担架,照顾着他,密切关注着他病情的变化。 直到他走出草地,**才被妥善安置,休养生息。 当时,这是一个传遍全军的好故事。
陈庚与***在文艺工作上兴趣相投,是交往密切的师生; 他们在革命事业中并肩作战,是患难与共的战友; 现在他们有了终生的友谊,关系的深度是毋庸置疑的。
可以说,两人对彼此都非常值得信赖和可靠。 是那种每当遇到困难或快乐事件时都会第一个想到的朋友。
至于陈庚和邓英超的关系,他们的初识其实很有意思。
1925年,时任中共天津市委妇女部部长的邓英超因领导“五三”集会被国民党通缉。 随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赶往***所在的广州。
** 1919年在五四运动中认识邓英超,由于他们共同而坚定的革命理想,两人对彼此产生了感情。
虽然在1920年11月,**前往法国打工留学,但两人的心却漂洋过海,始终紧密相连。
在此期间,**还给邓英超写了一封非常特别的情书:
“愿我们两个人,像他们两个(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一样,将来一起上断头台。 ”总之,阔别几年后,他们终于能够重逢了,**和邓应超非常激动。
8月7日,**一大早就起床,把房间打扫干净,特意买了两盆花放在窗台上。 因为实在忙于公务,**拿出夙了很久的邓英超**,委托陈庚帮忙在码头迎接他。
没想到,因为**实在是老了,模糊不清,陈庚伸长脖子等了很久,直到下船的乘客都**了,才找到邓英超。
原来,邓英超以为***会亲自到码头接他。 下了船后,他环顾四周,没有看到任何人,才发现对方背后有东西,于是直接找到了黄埔军校。
陈庚回到军校,了解了来龙去脉后,立刻上前诚恳地道歉,然后站直了脚,举起右手,做了一个漂亮的军礼。 那严肃诙谐的样子,让邓英超笑了起来。
然后,在***回来之前,陈庚一直陪着邓英超。 为她安排饭菜; 向她介绍当地情况; 而所有迎接她的准备,以及掩饰不住的兴奋,都安抚了邓应超因“被冷落”而渺小失落的心情。
不仅如此,为了弥补自己之前的粗心大意,陈庚还主动问莹,说要帮忙***和邓英超的婚礼。
只是**和邓英超一致决定婚礼要简单,8月8日,太平酒楼摆了两桌,就算是举行婚宴。 所以陈庚也没多帮忙。
相反,陈庚的婚姻是由***和邓英超促成的。
1922年底,陈庚以共产党员的身份来到上海工人夜校讲学,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当陈庚谈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时,当地一家纺纱厂的17岁工人领袖王根英突然站出来表示反对,强调“工人阶级的力量”。
在来来回回的争论中,陈庚对王根英的印象不错。 而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时,他出人意料地与他重逢,陈庚埋藏的爱情彻底变成了爱情。
他鼓起勇气,一连写了3张小纸条,向王根英秀爱,求婚。 没想到,他们都被王根英以公开发帖的形式拒绝了。
其实,王根英也不是不为所动。 只是她投身于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不想被孩子的私事分心,所以无情地拒绝了。
但是,“不超过三件事”的规则并不适用于陈庚。 他直接公开地说:
“如果你们中有人去找王根英同志,说'陈庚是好人,不是坏人',劝她嫁给我,我就向那个人磕头。 ”了解陈庚对邓英超的诚意,于是亲自上前与王根英交谈,并以身作则回答她的问题,成功打消了王根英“革命与爱情难以平衡”的担忧。
成为媒人后,邓英超还亲自为陈庚和王根英安排了婚房,并组织了婚礼,成功地促成了这段美好的婚姻。
从一起谈论戏剧到结婚组建家庭; 从黄埔军校到地下战线; 从长途跋涉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场,再到开国仪式上的天安门广场塔楼。 陈庚和***相识30多年,几乎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所有重要时刻,大奖的光辉时刻自然也不例外。
于是1955年9月27日,前脚刚接到***的“上将军衔令”,陈庚就跟在***后面,跑到西花厅与邓英超合影,想私下与这对亲朋好友分享喜悦。
只可惜,仅仅6年后的1961年3月16日,陈庚因心脏病在上海猝死,享年58岁。
听到闺蜜去世的噩耗,正在广州出差的***瞬间崩溃了。
根据**回忆:
“丞相得知陈庚将军去世的消息后,独自在房间里呆了很久,门外一直听到丞相的抽泣声! ”那天,**哭了很久,心情终于稳定下来后,他打电话给***办公室说:
“陈庚同志的追悼会,我回去一定要举行,由我亲自主持他的追悼会! ”第二天,**放下手头的工作,乘专机前往北京,亲自到机场迎接陈庚的骨灰。 要知道,**一生中只迎过两位将军的骨灰,这足以说明陈庚对他来说是特殊而重要的。
3月25日,陈庚将军公开追悼会在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厅举行。 仪式结束后,他的骨灰被护送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
值得一提的是,陈庚将军骨灰盒上的“陈庚同志骨灰”字条,也是总理含着眼泪写下来的。 这也可以算是两人友谊的永恒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