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唯一的传家宝墨宝《阳台柱》价值46亿,只有25个字。 但如果不是张伯柱的机智和勇气,他可能已经永远被流放到日本,无法返回中国。
1937年,为了抢救这件宝物,张伯居不惜破产,足足六万大洋买下了它。 相比之下,鲁迅三兄弟联购一套三入四合院,只花了三千海里,而张伯菊在《阳台柱》上的钱,能买到二十套这样的大四合院。
古今,除了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外,成为伟大的收藏家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 那么,张伯菊的人生经历和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他生前收集和捐赠了哪些国宝?
张伯居,1898年出生于河南相城的官宦官家庭,6岁时传给叔叔张振芳。 因为张振芳和袁世凯有同乡姻亲关系,所以张伯居从小就跟着袁世凯的儿子们读书,按他们这一代是堂兄弟。
凭借这种程度的人脉,张伯菊年纪轻轻就进入了军政界,达到了普通人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不过,张伯菊本人对政治毫无兴趣。
1925年,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脱下军装离开。 张振芳只好让他进了自己负责的盐库。
在这里,张伯菊得以接触到大量抵押在银行的书画珍品,练就了一双辨真真分明的眼睛。
30岁那年,张伯居在琉璃厂偶然发现了康熙皇帝的御笔《丛碧山庄》,他一眼就认出是真品,买了下来,从此走上了书画收藏之路。
在收藏书画的早期,张伯居就立下了这样的誓言:“我收藏的,不必在我有生之年拥有,只要在我祖国的土地上永存,代代相传,有序流传,这就是我记录的初衷。 ”
他收集这些文物,不是为了垄断它们,而是为了让它们永远留在他的国家。 然而,在1936年,中国第一幅著名画作《夜中的白画》被孝公亲王的二哥蒲儒卖给了英国,然后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张伯菊对自己未能阻止这一事件的发生深感悲痛。
《平福邮》是晋代鲁记的书法作品,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书法墨水,被收藏界尊为“中国第一邮”。
张伯菊是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他担心《平福邮报》也会像《夜白画》一样被流放海外,成为中华文化的殉道者。 于是,他一再要求蒲儒把《平府邮报》卖掉。
蒲茹当初要了天价,一开口就要了20万元,这让张伯菊很是恼火。 然而,在1937年,蒲儒急需钱来为母亲的葬礼,于是他最终以4万元的价格将《平福邮》卖给了张伯居。
张伯菊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在一篇小文中写道:“我曾经试图阻止《夜色白画》出国,但失败了,但这次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这也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
1937年,张伯居在古代瓷器学者郭宝昌的家中发现了一件珍贵的文物——李白的《阳台柱》。 这张只有25个字的“碎纸”,是唐代诗人李白唯一的传家宝墨宝,上面写着:“山高水长,物如千万。
如果没有老笔,强强壯寥又算得了嘹亮。 十八号,我去阳台看书,太白了。 然而,这件文物的处境非常危险,日本人正在疯狂地掠夺中国文物,“上阳台柱”随时可能被日本人遗失。
面对这种情况,张伯居决定即使破产也要买下它,他说:“不知道的人说,我收集了唐宋时期的精品,我毫不犹豫地花了很多钱,我胆子很大。
其实,我经历了很多辛苦,我不可能像我想的那样好。 因为容易获得,所以没有国宝。 我不是为了钱买的,我担心它们会流入国外。 然而,张伯菊当时被困在北京,上海盐业银行的汇款无法汇出。
于是,他几乎把自己家的财富都花光了,凑够了6万大洋,买下了《阳台邮报》。 此举体现了张伯菊对祖国文化和历史的深切热爱和保护,他的行为值得永远铭记和尊重。
张伯居没想到,自己会因为收藏这些稀有珍宝而被绑架。 1941年,王傀儡**的一名师长在上海绑架了张伯居,并威胁张伯居的家人:“如果不交300万(假币)赎金,你就把票撕了! ”
不过,张伯菊的钱全都用来买收藏品了,家里没有现金。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出售您的书法和绘画。
为了保护家里的书画,张伯菊绝食,甚至告诉妻子潘素无论如何都不要**书画。 最终,绑匪妥协了,潘苏卖掉了自己的珠宝,得到了朋友的帮助,成功营救了张伯菊。
这个故事展现了张伯菊对书画的深厚热爱和保护书画的决心。
1946年的一天,张伯菊接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詹子谦的隋朝“春游”出现在长春! 原来,末代皇帝溥仪在被赶出紫禁城之前,以赏金的名义将1200多件珍贵文物偷运出宫。
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带着120多件文物和书画逃走了,而他留在“小白楼”的1000多件书画却被留守的卫兵肆意洗劫一空,甚至许多书画在比赛中被撕成碎片烧毁!
很快,那些被士兵抢走的珍贵书画,开始零星地出现在长春的文物市场上。
詹子谦的《春游》历经了1400多年的风风雨雨,被公认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画作,现藏于马纪川之人之手。
当时,张伯菊因其庞大的收藏和独特的眼光,被任命为紫禁城特别委员会委员。 他当即建议故宫博物院出面买下这幅画,并表示如果资金不够,他愿意自己筹。
然而,由于缺乏资金,紫禁城无法购买这幅画。 于是,张伯菊决定亲自出面,他呼吁:“《幽春图》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藏,绝不能让它流出国,我们不能做任何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情。
如果有人把它卖给外国人,他就是国家的罪人! “在与人们谈判的同时,最终达成了220两**的协议。 可是,这十年来,张伯居为了收藏古籍和古画,已经用尽了家里所有的财富,现在连几十两黄金都拿不出来。
无奈之下,他只好卖掉了父亲留给他的京府,那是一栋原本属于大太监李莲英的别墅,占地15亩,有50多间房的四合院。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张伯居试图以一己之力阻止珍贵文献流向国外,他的行动尤其令人感动。
张伯居竭尽全力抢救顶级国宝,包括《平福驿》《有春图》《李白原著》等,并将一生收藏的国宝118件捐赠给国家。
这些被称为“巨型文物”的顶级国宝,大多成为故宫博物院的珍宝,支撑着故宫博物院一半的书画。 有人问:为什么要卖掉房子只是为了换一个帖子,然后把那个帖子捐出去?
对此,张伯菊说:“虽然我收藏了很多东西,但我不认为它们是我个人的财产,而是国家文物,我应该保存它们以供研究和传承。
我可以把它们捐出来,把这些宝藏永远留在我们的土地上。 ”
张伯驹家境虽然富裕,但自己的生活却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也不穿花哨的衣服,总是穿着长袍; 他的饮食也很简单,只要有葱炒鸡蛋,他就能满足。
虽然他过着如此贫穷的生活,但他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和精神面貌。
袁世凯称帝时,袁克定和张伯居表示强烈反对,愤怒地斥责袁克定是“坏人”。 然而,在袁克定遇到麻烦的时候,张伯居却无私地收留了他,一直照顾到袁克定去世。
这次经历充分体现了张伯菊的高尚品格,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与人之间相爱互助的精神。
张伯菊对中国传统收藏的理解不是“隐秘”和“永远的后代”,而是慷慨地与朋友分享。 王世祥曾想研究《平福邮报》,却因为珍贵而犹豫不决。
他小心翼翼地问张伯菊能不能在自己家里看一两次,没想到张伯菊会毫不犹豫地说:“你拿回家看看。 于是,王世祥把《平府邮报》带回家,仔细研究了一个多月。
张伯居 05 虽然他非常重视爱与义,但还是没能抵挡住时代的洪流。 他在70岁时被从家中突袭,入狱,甚至被送到农村加入队列。
然而,由于年老体弱,他被拒绝安顿下来,不得不返回北京。
回到北京后,张伯菊夫妇发现,院子里已经变成了杂乱无章的院子,被迫住在只有10平米的小屋里,还要忍受来自坏邻居的欺负。
他们遇到了一些说他们坏话的恶棍,并用傲慢和无礼的眼神瞪着他们。 他们大喊大叫,咒骂着,语言粗俗,令人难以忍受。
由于他们没有户口,也没有粮票,只好靠亲朋好友过日子。
在这样的经济困境中,张伯菊表现出了极大的冷静和冷静,无论处于什么境地,他都能不抱怨,不责怪别人,始终保持自我。
有一次,王世祥来看望他,深有感触地说:“无论张伯菊是富人还是穷人,他一直都是一样的。 ”
张伯菊遇险的朋友**于1972年去世,**张倩夫人向***讲述了张伯菊没有户口、没有工作的窘境,**听后立即安排身边的人解决张伯菊的事情,并聘请他为**文史博物馆的图书管理员,张伯菊和潘素的北京户口问题就解决了。
大家对张伯居先生的印象:晚年投身中国文化,画家黄永玉记录他的一生 在人生重回正轨后,张伯居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参加各种戏曲、诗歌、书法、绘画研讨会上,为他所热爱的中华文化付出了最后一点力量。
然而,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982年初,画家黄永玉在莫斯科的一家餐馆里认识了张伯菊。 只见张伯菊年纪大了,踉踉跄跄。
他点了一份甜菜根汤、几片面包和两小块黄油。 他慢慢地吃着,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条小毛巾,把剩下的面包和黄油包起来,拿走了。
黄永玉被张伯居的淳朴生活和对中华文化的深厚热爱所感动,决定画一幅《张伯居先生的印象》,记录这位伟大的文化先驱晚年的一生。
1982年2月,张伯菊感冒久久无法痊愈,潘素急得决定送丈夫去医院**。 可是,张伯菊却被安置在一个八人间,那些病人的病情都比他严重。
仅仅过了两天,一位病人不幸去世,张伯菊坐立不安,坚持要回家。 潘苏向医院提出申请,希望换成单人间或双人间,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张伯菊水平不够,不能换。 ”
无奈之下,又过了两天,又有一名病人死了。 这一次,张伯菊再怎么闹也没用,感冒很快恶化成肺炎。 1982年2月26日,张伯菊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被誉为“国宝”的收藏家张伯居,他的去世引起了人们的惋惜和愤慨。 有人跑到医院,对他大吼大叫,说他捐给国家的东西值钱,足以买下医院,但他已经不醒了。
张伯居30岁到60岁的时候,把所有的财产都花在了收集数百件文物上,但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保护国家的这些重要武器不被流放国外。
他的慈善行为使许多珍贵的文物得以保存,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伯菊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收藏家的责任和使命,他的精神将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