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主陵位于九峙山主峰陵园最北端,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合葬陵墓,190多座墓葬以灵山主峰为轴心,分布在灵山两侧和正南方向的空旷地带, 就像守护北辰的星辰一样,整个墓群与长安城的布局一模一样,皇帝住在北方,朝臣贵族的府邸在南方,象征着君主**皇帝的至高无上,也就是墓葬的布置,也体现了君主强烈的父权意识形态。
昭陵由出身于工程师世家的严立德、严立本设计建造,先后担任唐代工匠大师,其平面布局与秦汉时期以来的西向东坐不同,也不是南北朝时期的潜葬制度, 而是完全模仿了长安城的建立设计,在昭陵的规划设计中牢牢运用了以死为生的殡葬理念。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首次下葬到唐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的建造历时107年,是中国封建皇帝陵园中规模最大、丧葬最多的墓葬,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皇陵, 并且因其巨大的影响力,也被誉为世界著名的陵墓。
昭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立泉县西北部,陵群周长60公里,占地200平方公里,除葬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外,墓葬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延金、许茂公、魏正、 秦琼、温彦波、高世廉、方玄陵、孔英达、尉迟景德等跟随李世民开创唐朝根基的英雄,甚至还有一大批少数民族将领的陵墓。
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唐代根基在1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备受推崇,赵陵也不断被修复和祭祀,大量的文物留在地下和地下,虽然这些文物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它仍然是唐朝初期对唐朝繁荣昌盛的实物见证, 是了解和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汇等珍稀文物的宝库,其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堪称中国墓葬文化的巅峰之作,闻名于世"昭陵六马"石刻矗立在唐代太宗墓南侧前。
六马的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在618年到622年的五年间南北迁徙时所骑的六匹战马,它们都陪伴着李世民上战场。 为了告诫后代创业的艰辛,同时怀念依托他的六匹马,李世民在镇观十年(636年)修筑赵陵时下诏,“我骑的、帮助遇难者的马,刻上日记的题目,放在左右两边”以纪念。
石刻中的六匹马,不仅象征着唐朝太宗所经历的六大战役,更是对他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的杰出军事功绩的赞扬。 六匹马的名字是:“萨鲁子”、“拳头毛”、“清胡”、“石瓦赤”、“特尔勒比”、“白蹄武”。 这些显然是来自突厥语和波斯语的外来名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化融合的激烈和唐朝的辉煌。 只可惜,现在我们在《昭陵》中看到的赵陵六匹马都不是原作,雕刻粗糙生涩,形象气质实在是太讨人喜欢了,很难找到燕立德和颜立本兄弟该有的艺术魅力。
可惜的是,“六马”中的“萨鲁子”和“拳头毛”两尊石像在1914年被文物商陆勤斋偷走并卖到国外,现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其余的“四马”先被移至陕西省图书馆, 而后来在1950年搬到习安碑林博物馆到现在,现在的《撒鲁子》和《毛拳》都是用石膏和水泥复制品制作的,中国人民期待赵灵六马归梦团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站在唐朝太宗高高的陵墓上,看着脚下铺开的沟壑和沟壑,想必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这里的植被肯定比现在要好,否则开创镇观统治的李世民也不会选择此地作为自己的百年吉祥之地, 岁月的风霜雨雪摧毁了昭陵的地上建筑,只有那些逃过盗墓贼劫匪的地下遗迹,才能向我们展示那个非常多元包容的时代的思想和气度,那么让我们去昭陵博物馆感受一下唐朝的气息吧!
昭陵博物馆位于李骥(许茂公)墓前,收藏文物4500余件,是研究唐代早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物质资料。 馆内有三大展览主题,“昭陵文物精华”、“昭陵碑林”、“昭陵唐墓壁画”,昭陵文物从镇关14年(640年)到开元26年(738年)历时百年,文物数量多,层次高,时间跨度实在难得,不看也可惜。
“昭陵堂墓壁画”陈列了昭陵随墓出土的88幅精美壁画,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唐代的贵族生活。 壁画线条流畅,色彩鲜艳,风格迥异,实在是我国唐墓壁画艺术殿堂的巅峰之作。 郑仁台、张世贵等墓葬出土的彩绘琉璃兵俑,是唐三才、李震、安元寿等墓葬出土的唐三彩,雄伟多彩,婀娜多姿,婀娜多,出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不同表现形式的胡俑和骆驼俑。 昭陵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块刻有线条的唐太宗雕像碑,从形象上看,他太像胡人了,这些都体现了唐代初中国各族群的大融合和豁达。
《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可以在昭陵博物馆找到相应的历史文物,更令人震惊的是海量的中国唐代墓碑和墓志铭,那些崇拜中国书法爱好者心中隋唐大书法家和名人的人都聚集在这里, 而当你看到这里的墓碑和墓志铭时,你会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蓬勃生命力,读到唐代中国书法的精彩和魅力,感知唐代书法从薄而硬到厚的发展过程。总有一种鞠躬的冲动。
在“昭岭碑林”主题馆中,欧阳勋的《温彦波碑》、楚遂良的《方玄陵碑》、王兴满的《周 胡碑》、尹仲荣的《马 周碑》、赵墨的《高世莲碑》、李玄之的《李梦昌碑》、高正军的《杜骏隋碑》、王志敬的《李骖碑》和《尉迟景德碑》、唐高宗李志的御书《李记碑》、 以及程延金、李承谦、上官一、许景宗等著名历史人物,他们的墓碑墓志铭汇聚于此,真的可以用“文人皆名,字优”来形容。
记得那天是2017年3月8日,春风已经亲吻了陕西咸阳人民的脸庞,更惋惜的是,我还沉浸在文化艺术的氛围中,可惜时间匆匆忙忙,博物馆要关门了,没能享受到文化盛宴, 黔陵附近的元家村已经人满为患,黔陵博物馆极度寒冷和压抑,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现代旅游的悲哀,深度游,精品游,个性化游,让我们从引导人们爱上博物馆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