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乌克兰顿涅茨克州新米哈伊利夫卡的一场激战中,进攻的俄军的两辆T-72坦克不幸在战场上相撞。 由于现场缺乏交通标志和交警指挥,其中一辆坦克上路走开,直接导致另一辆自己的坦克当场瘫痪。
新米哈伊利夫卡发生战斗地点的地理位置。
虽然肇事的两辆坦克没有配备行车记录仪,但好在战场上空的乌克兰无人机并没有缺席,而是认真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著名”场景,不仅为后续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车辆损毁评估”提供了证据,也让这次车祸成为俄军的又一个“笑话”。
战斗前两天什么时候土地战场卫星图像显示,地面上有大量炮击痕迹,可能是俄军在进攻前准备开火造成的。
不过,平心而论,这一次的俄军真的是有点“冤枉”。 因为虽然他们自己的坦克的碰撞可能看起来很有趣,但它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在战场上高度伤脑筋的环境中。 而且,“坠机”事件发生后发生的俄罗斯进攻性装甲编队全部被摧毁,这是大多数军事爱好者真正应该注意的。
2023 年 12 月在阿夫迪夫卡以北的战场上俄罗斯军队的两辆BTR-80轮式车辆装甲运兵车还发生了碰撞现场崩溃绝非罕见。
让我们通过《战地风云》**仔细看看这场战斗。
新米哈伊利夫卡位于顿涅茨克市西南约 30 公里处,马林卡以南和武赫勒达尔东北部,俄罗斯和乌克兰军队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根据乌克兰军队发布的**说明,战斗发生在 2024 年 1 月 30 日。 进攻的俄罗斯军队很可能是属于第 20 近卫摩托步兵师的连级单位,而防守的乌克兰军队是著名的第 72 机械化旅。
2024年1月30日顿涅茨克市附近的战线地图,由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ISW)发布。新米哈伊利夫卡的位置在地图上用中文显示。
根据乌军公布的战斗**,准备进攻的俄罗斯装甲编队在战线后方机动时似乎出现了问题,两辆T-72坦克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遇,碰撞后,其中一辆坦克抓住了另一辆坦克的右前方并挤了过去,使后者当场瘫痪,无法动弹。
相关截图**可以看出,两辆俄罗斯坦克相撞
根据《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机动车通过不受交通信号灯控制、不受交警指挥的路口......如果没有交通标志或标记,您应该在进入十字路口前停车并注意,让右侧道路上迎面而来的车辆先行。
因此,虽然屏幕右侧的油箱在碰撞后受损较多,无法移动,但它仍然需要对事故负全部责任,因为它没有让右侧迎面而来的车辆先行,并且在右侧迎面而来的车辆已经进入交叉路口时仍然冲上去造成碰撞。
碰撞后,坦克无法再移动,编队中的其他装甲车不得不绕过它。
**1:俄罗斯进攻坦克编队在进驻途中相撞
当然,这些都是笑话,战场上有那么多规章制度,从坦克本身的构造来看,发生碰撞是可以理解的。 在设计T-72坦克时,苏联工程师只为驾驶员准备了一个视野相当狭窄的单窗观察潜望镜,如下图所示。
驾驶员的头部暴露在他前面的观察潜望镜的窗口中,并注意他前面只有一个观察窗。
从油箱内部看,驾驶员的位置是这样的。
所以可以理解,T-72坦克的驾驶员只能看到坦克内部坦克的正前方,侧面的视野几乎是0。 而且,驾驶员在观察油箱内部的外界时,身体处于非常困难的姿势,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不容易,如下图所示。
T-72驱动程序操作姿势示意图,请读者自行评估其人体工程学设计。
与 T-72 相比,T-80 在这方面有所改进,为驾驶员设计了三个较小的潜望镜观察窗,并改善了侧面能见度,但程度有限。
从图中可以看出,T-80坦克驾驶员的潜望镜观察窗改为三个较小的窗口,略微扩大了驾驶员的横向观察范围。
此外,除了T-90M和少量T-72B3外,俄罗斯坦克基本没有配备指挥官潜望镜,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换句话说,俄罗斯坦克在战斗中向前看是可以的,基本上可以猜测侧面和后方发生了什么。
雪上加霜的是,为了防范乌克兰战场上无处不在的无人机,俄军不得不在自己的坦克上安装各种防护网和伪装,甚至毫不犹豫地将坦克的上部包裹成密不透风的方式,进一步压缩了本来就不太好的观察场。 毕竟,生存比不被人看到更重要。
如果坦克是这样的,战场态势感知也不要太过奢侈。
俄军想的大概是这样的:我可能见不到你,但你杀不了我! 然而,事实证明,这些繁琐的防护设施用途有限,似乎并不能挽救坦克的命运。 对这场战斗的进一步分析将在后面证明这一点。
与乌军使用的M1“艾布拉姆斯”、“豹2”、“挑战者2”等西方主战坦克相比,俄军似乎特别热衷于在坦克上加东西。
究其原因,苏联坦克的设计过于忽视了乘员的生存能力,即使被小型FPV无人机击中,也很容易爆炸甚至飞向炮塔,而且油轮经常随坦克一起消失,在战场上严重缺乏安全感。
带上这样的油轮很容易飞人,就问你怕不怕。
另一方面,坦克、步兵战车等西方装甲车从设计之初就将乘员的生存能力作为重要指标,在车辆受损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乘员的生存概率。 因此,西方坦克虽然逃脱不了在战场上被击中的命运,但往往可以留下“整具尸体”,让乘员有机会逃脱,当然也不必像俄罗斯坦克那样颤抖。
不过,在驾驶员能见度方面,同样是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设计的第三代西方主战坦克,仅略胜于苏联坦克。
美国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也只有三个小型观察潜望镜窗口,侧视图比T-72要好一些。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位置,舒适性绝对不谈。
早期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豹 2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位置表明,从外部的视野也相对有限。
不过,上述西方主战坦克基本都配备了指挥官的圆周镜,具有360°视角,与驾驶员的视野相协调,可以帮助提高整个舰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早期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指挥官光学潜望镜观察窗。
即便如此,西方主战坦克也不可避免地卷入碰撞。 归根结底,在一辆各方面武装到牙齿的主战坦克里看风景,绝对不如最普通最便宜的家用车,而且这些重达几十吨的大佬也不容易驾驭。
英国陆军两辆车挑战者2主战坦克在训练过程中相撞。
然而,坦克视野中的自然缺陷并不能掩盖这次俄罗斯坦克碰撞所暴露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进攻期间装甲编队的协调和战术组织问题。 从**可以看出,俄军的很多坦克和装甲车在行军过程中都走出了相当奇怪的轨迹,不清楚指挥官是要求开到不同的预定作战阵地,还是干脆迷路了,还是在利用阵地的迷宫来迷惑乌军?
无论如何也看不懂俄军多装甲车蜷缩在手掌大小的地方,正在做什么样的名声。
结果,乌军没有愣住,他的家人却撞在一起,还没打起来就有一辆坦克被撞坏了,这是什么玩法? 而从混乱的阵型来看,装甲编队内部的无线电通信似乎不起作用,看起来井井有条,纪律无条。 我突然想起了我们在酒桌上常说的一句话:想好好喝酒,先给自己倒酒! 看来在开战之前,伏特加真的没有少喝。
其次,由于第一小队很清楚坦克驾驶员观察范围狭窄的问题,装甲部队的作战规定要求在战斗开始前的最后一刻才关闭舱口盖,这当然是苏军的标准。 但从战斗来看,很明显,这支俄罗斯装甲编队没有按照命令的要求进行。
它于2003年8月6日被美国情报局解密题为应苏联军队的要求,披露了有关“苏联军队的坦克炮兵和训练”的信息原则上,应尽可能打开水箱的舱口盖。 非常明显的原因是舱口盖关闭,能见度有限,驾驶员能见度差,这限制了坦克的机动性,降低了坦克指挥官的整体观察能力。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战前训练水平可能不是很高的俄军,已经沦落到现在的地步了。 这与我之前分析过的辛基夫卡战役所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 (见这篇历史文章:“俄军经过两年的战斗力提高了吗? 分析辛基夫卡战役**或有答案)。
在那篇文章中,作者写道:“看看俄罗斯军队,最大的感觉是他们现在已经退化为一支严重未经训练的军队。 部队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基层骨干,可能确实损失惨重,只有少数士兵还能表现出应有的战斗素质,而大部分人员到达战场时都处于盲目的本能反应状态,失去了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装甲车的乘员也是如此,他们在被击中时会惊慌失措,似乎没有受过训练或经过短暂训练后被送往战场。 ”
新米哈伊利夫卡之战再次证实了上述判断。 对于装甲部队来说,问题可能更加严重,因为如前所述,许多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会随着车辆的破坏而流失,而相同质量的人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成本来发展。
一群正在训练的俄罗斯坦克车,不提供训练油轮训练对于普通步兵来说,这很容易。
战争开始后的两年时间里,保守估计俄军至少损失了2000多辆坦克和大量其他装甲车,这种灾难性的战斗损失率必然导致人员补给困难。
如果俄军继续像现在这样发动持续攻势,不有效减少自身消耗,预计人员补给和训练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装甲部队受到的影响将超过普通步兵。 换句话说,以后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像新米哈伊利夫卡这样的“幽默”场景。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执行攻击任务的俄军倒霉的装甲编队被距离前线几公里的乌军第72机械化旅密密麻麻地阻挡。 从中午12点50分到下午15点20分,乌克兰军队从下午15点20分开始,在三个半小时内对其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就像辛基夫卡战役一样,乌军的多战场观察监视无人机始终控制着战斗节奏,引导目标,评估结果,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俄军装甲编队终于在到达攻击阵地之前就被歼灭了,就连被击中瘫痪的T-72坦克也未能幸免。 在这场战斗中,俄军共损失了3辆T-72主战坦克、7辆MT-LB两栖装甲运兵车和1辆BMP-2步兵战车,共计11辆战车。
**2:新米哈伊利夫卡战役
如果只是坦克相撞,恐怕俄罗斯军事博主只会一笑置之——他们看到的这些自己军队制造的有趣东西少了吗? 然而,随后发生的悲惨结局,却让他们难以抑制心中的怒火。
一位隶属于俄罗斯政府的军事博主认为,由于装备屡屡严重受损,指挥俄军作战的将军应立即停止使用机械化纵队进行攻击。 另一位著名的俄罗斯军事博主罗曼诺夫·赖特(Romanov Wright)在他的文章中对俄罗斯军队的战术表示极度失望,称其为“完全愚蠢和无能”。
**3:俄罗斯装甲编队被彻底歼灭
赖特写道:“你怎么能在一天内失去这么多设备,这么多人? 他还批评俄军领导层长期无视乌克兰军队在战斗中广泛使用无人机,没有为俄罗斯装甲车配备电子战系统。
要知道,这些批评言论是冒着触犯法律、犯罪甚至坐牢的风险发表的。 因为早在 2022 年 3 月战争初期,俄罗斯就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诋毁”或传播有关俄罗斯武装部队、国家机构及其行动的“不可靠信息”,违规者将被处以巨额罚款和监禁。
**4:被击中瘫痪的T-72主战坦克也注定要失败
然而,罗曼诺夫·赖特(Romanov Wright)指责俄罗斯军方领导层忽视了无人机的作用,这可能是一个相对普遍的误解。
一如既往,新米哈伊利夫卡之战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战场上无处不在的乌克兰无人机,尤其是在战斗中,乌军使用FPV无人机击中了俄军损失的11辆装甲车中的10辆,只有1辆被反坦克导弹击中。
在战斗中**,只有一次袭击显示出乌克兰军队使用反坦克导弹的迹象。 在乌克兰陆军第 72 机械化旅的**注释文本中,还注意到有 1 名俄罗斯军队MT-LB装甲车它被一枚反坦克导弹摧毁。
考虑到战斗发生的地方实际上位于俄罗斯前线的后方,更令人震惊的是,大量乌克兰无人机可以在这里自由穿梭,来回攻击,进入无人区。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说俄罗斯军队的领导层受到批评是一种误解?
乌克兰陆军第 80 空中突击旅的一名士兵正准备操作一架 FPV 无人机,以抵御俄罗斯军队在**mut附近某处的攻击**照片拍摄于2023年11月7日。
原因是俄罗斯军队对此并非毫无防备。 想想也就不足为奇了,俄军自战争开始以来,两年来一直饱受乌克兰无人机的损失之苦,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只是他们提前安装在车辆上的电子战设备,似乎早就被乌军破解了。 从新米哈伊利夫卡的战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俄罗斯军队对无人机的任何干扰防御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众所周知,电子干扰是防御敌方无人机群的最佳手段。 由于乌克兰军队的FPV无人机取代火炮成为对俄罗斯地面部队最严重的威胁,俄罗斯军队已经开始普遍在装甲车上安装RP-377便携式干扰器和更高功率的“Volnoriz”干扰器,后者通过磁性固定在装甲车的外部。
俄罗斯军队BTR系列,屋顶上安装了小型RP-377无线电干扰器装甲运兵车
RP-377小型无线电干扰器最初是俄军为应对叙利亚反恐等非正规作战场景而设计的,主要用于阻挡路边炸弹等简单**装置的无线电控制引爆信号。 现在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它们,显然不是为了对付简易**装置,而是希望这些干扰器也能对极其麻烦的乌克兰FPV无人机发挥作用。
2020年4月,俄罗斯国防部声称,俄罗斯军队在演习中使用RP-377成功压制了一架模拟对手的无人机。 国防部在当时发布的新闻稿中说:“东部战区的电子战部队使用最新的无线电干扰站Borisoglebsk-2,RTUT-BM,Loranit以及其他特殊设备来压制敌人的无线电网络和无人机。 ”
在这种情况下,罗兰迪特是 RP-377 小型无线电干扰器。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它可用于侦察无线电发射源,进行干扰和反干扰,有效干扰频段为3MHz 3GHz。
RP-377 小型无线电干扰器的 3D 模型。
然而,理想总是丰满的,但现实往往是瘦弱的。 实战结果显示,RP-377对乌军FPV无人机基本无效,在一些流出**的战斗中,乌军的FPV无人机甚至直接冲向了安装在俄军战车上的RP-377,将其摧毁。
乌克兰 FPV 无人机在击中俄罗斯装甲车安装的 RP-377 之前发回的监视**截图。
这不是因为RP-377本身的设计。 乌克兰无人机专家谢尔盖·贝斯克里斯特诺夫(Serhey Beskristnov)在拆除乌克兰军队缴获的一架RP-377后写道:“我看到了(RP-377的)频谱图,干扰质量非常高。 ”
俄罗斯T-80BVM主战坦克,船体后部装有小型RP-377无线电干扰器。
然而,专为对付路边炸弹而设计的RP-377显然不适合乌克兰军队的FPV无人机进行电子对抗。 一方面,无人机可以轻松进行跳频以避免来自RP-377的干扰,另一方面,它们还可以调整控制算法,使无人机在失去信号时能够保持其最后的飞行方向,直到击中目标。
由于 RP-377 是一种便携式设备,由小电池供电,因此它的作用范围有限,而 FPV 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即使干扰生效,无人机通常也能够成功击中目标。 特别是当RP-377试图通过处理无人机的跳频来扩大干扰频段时,能量进一步分散,射程大大减小,使情况更加糟糕。
一辆俄罗斯MT-LB装甲车在车顶上装有小型RP-377无线电干扰器,被摧毁。
俄罗斯国防部的专家会不清楚这些简单的电子对抗常识吗? 然而,他们仍然选择性地忽略它,声称 RP-377 对无人机有效。 当然,这种态度并非没有代价,但他们不必为此付出代价。
也许俄罗斯军队装备了越来越多的“沃尔诺里茨”干扰器来缓解这个问题。 这种干扰器由车辆提供动力,因此具有更高的发射功率,据说其射程可以达到800 1000米。 但是,俄罗斯装备的有效性仍需在实战中观察和验证。
一辆受到严密保护的俄罗斯坦克,在两个红色圆圈内沃尔诺里兹干扰器。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米哈伊利夫卡战场上对峙的俄乌两军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都来自前苏联军队的红血,在俄乌战场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事迹”,所以本节将对他们进行简要介绍。
俄罗斯近卫军第 20 近卫喀尔巴阡-柏林摩托化步兵师于 1942 年 9 月 18 日在莫斯科军区的加里宁首次组建,是第 3 机械化集团军的第二支部队。 二战期间,第3机械化集团军在**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建立下被调往东线,并取得了许多立功,并于1943年10月被授予“近卫”称号,更名为第8近卫机械化军,1944年4月被授予“喀尔巴阡山脉”荣誉称号, 1945年6月,除了红旗勋章和二级苏沃洛夫勋章外,还被授予“柏林”荣誉称号。
战后,第8近卫机械化军改编为第8近卫机械化师,1957年5月再次改编为第20近卫喀尔巴阡-柏林摩托化步兵师,一直持续到今天。 苏联解体后,该师的部分部队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车臣战争。 2009年,该师改为第20近卫摩托化步兵旅,2021年又恢复为师级。
俄罗斯陆军第20近卫军喀尔巴阡山脉-柏林摩托化步兵师师徽
近卫摩托化步兵第20师在俄乌战场上的著名“事迹”是: 2022年7月9日晚至7月10日凌晨,该师遭到乌军“海马体”火箭炮的精确打击,给高级指挥官造成重大损失
师长阿列克谢·格罗贝兹上校;
该师参谋长兼第一副师长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肯斯上校;
副师长卡纳特·穆卡托夫上校;
副师长阿列克谢·阿夫拉姆琴科上校;
师炮兵指挥官尼古拉·科尔内柳克上校;
师长科瓦尔中校,作战部长;
该师是后勤部副主任叶夫根尼·维罗多夫中校;
亚历山大·戈迪夫中校,该师炮兵副司令。
阿列克谢,俄罗斯陆军第 20 近卫摩托化步兵师前指挥官格罗贝兹上校已被确认死在乌克兰战场上。
乌克兰陆军第72机械化旅的前身是苏军第29步兵师,后来因在斯大林格勒与德军的血战而被授予“近卫”称号,改为第72近卫步兵师,1957年升格为摩托化步兵师。 乌克兰独立后,原基辅军区第72近卫摩托化步兵师成为乌克兰陆军的一部分,更名为第72机械化步兵师,获得“基辅”荣誉称号,2002年降为第72独立机械化旅。
自 2014 年以来,该旅参加了顿巴斯战争,与俄罗斯军队支持的乌克兰分离主义民兵作战。 当时的旅长是现任乌克兰军队总司令亚历山大·西尔斯基,乌克兰军队前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尼是该旅的营长。 2017年8月23日,第72机械化旅被授予“黑色哥萨克”荣誉称号,以纪念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黑色哥萨克”骑兵部队。
乌克兰军队第 72 团黑人哥萨克人独立机械化旅的徽章。
俄乌战争爆发后,第72机械化旅参加了基辅战役,并两次在基辅东郊的布罗瓦里地区设伏,击败俄罗斯机械化纵队。 2022 年 11 月,第 72 机械化旅在武列达尔重创了进攻的俄军第 155 海军步兵旅,2023 年 2 月,它再次对俄军的进攻部队造成重大损失,主要是重组后的第 155 海军步兵旅。 在这两场战役中,俄军损失了大量装甲车,国内社会将武赫勒达尔惨败与俄军在塞韦罗多内斯河渡口的惨重损失相提并论,并谴责这两场战役中的俄军指挥官是“愚蠢的”。
乌克兰陆军第 72 机械化旅在武列达尔给俄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然而,第 72 机械化旅也在武赫勒达尔失去了一名指挥官。 2023年4月,该旅副指挥官奥列格·科伊利亚克被俄罗斯炮火炸死。
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规模成功使用使陆战的天平再次倾向于进攻。
谁也不能否认苏军在陆战中“宽战、大纵深、高速”的指导思想的威力,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冷战时期数万辆坦克的“钢铁洪流”之上的。 当时,北约只能考虑在战争的第一时间使用战术核**来应对苏军强大的铁流冲击。
当年的苏联军队钢铁的洪流这真的让整个世界都颤抖了。
时间一晃而过,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美军发展出“空地一体化战”理论并在海湾战争中得到充分验证以来,坦克“陆战之王”的地位开始岌岌可危,近年来无人机的迅速崛起几乎将坦克推入了深渊。
通过新米哈伊利夫卡战役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这一点。 面对蜂拥而至的无人机,装甲编队几乎无能为力,更不用说反击了。 这些低成本、有时相当简陋的无人机帮助乌克兰军队抵消了俄罗斯军队在装甲部队方面的明显优势。
乌克兰军队使用的带有RPG-7弹头的FPV无人机对俄罗斯军队的装甲部队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传统陆战理论的指导下,上世纪下半叶设计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以正面防护为主,主要适用于坦克作战的作战场景。 然而,今天的无人机非常灵活,可以在坦克顶部和后部的任何一点进行攻击,就像蚊子叮咬大象一样,使笨拙的坦克无人看守。
一架成本仅400美元的FPV无人机,可以轻松干掉一辆价值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的主战坦克,这必然会让“钢铁洪流”难以为继——不管你造多少辆坦克,你能比我造的无人机多造多少? 陆战的天平再次站在防御者一边。
五十年前,设计师们从未想过,这么小的东西,竟然能把一辆看似无敌的坦克推向灭绝的边缘。
然而,使用老一代的坦克对抗新型无人机毕竟是一种错位的决斗。 这些坦克的设计者做梦也没想到必须应对无人机的压倒性到来。 当坦克的主要对手不再是敌人的坦克时,坦克本身会发生什么?
魔法一尺高,道路一尺高,战争的进攻和防御在这场螺旋式对抗中永远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