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加油站
刑事责任不同于民事责任,两者都有自己独立的法律规范。 在民事领域,受害人可以就非法侵权行为提出物质和精神损失的赔偿要求。 但是,在刑事案件附带的民事诉讼中,要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前提是刑事诉讼正在进行中,并且受害人确实遭受了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 虽然刑事诉讼附带的民事诉讼依赖于刑事诉讼,但这并不影响刑事诉讼附带的民事诉讼的相对独立地位。 因此,刑事案件附带的民事诉讼虽然有依存性,但并没有完全“刑事化”。
精神损害赔偿是无形的、抽象的,难以用金钱计算和计量,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难题。 缺乏明确的赔偿标准,容易导致对受害人的赔偿金额过高,与行为人的赔偿能力不符。 精神损害赔偿的审判也会增加法院的工作量和诉讼效率。 同时,中国尚未建立对受害者精神损害赔偿的国家赔偿制度。 在发达国家,虽然精神损害往往得不到有效补偿,但这些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救济制度,使他们能够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 相比之下,我国在诉诸司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刑事案件附带的民事诉讼是否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理论界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两者争论的焦点是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广义的观点是,不仅要解决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而且要解决因犯罪行为引起的一切民事纠纷; 相反,狭隘的观点是,只有受害人对物质损失的赔偿要求才能得到解决。 由于犯罪造成的精神损害比普通侵权行为更为严重,由于法院通常支持侵权行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因此更有必要支持犯罪造成的精神损害请求,以符合轻重优先、保护被害人权利的原则。 然而,我国刑事司法却采取了狭隘的观点,即严格限制被害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甚至剥夺了被害人单独提起诉讼的权利。
为什么中国对依附人员的精神损害赔偿采取如此严厉的态度? 最高人民法院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附带的民事诉讼案件中,判处刑事处罚已经意味着被告人承担了其犯罪行为的不利后果,可以起到弥补被害人精神损失的作用。 要求被告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可能导致被告人支付赔偿意愿低下,产生重复处罚的嫌疑。 大多数刑事罪犯的财务状况不佳,在某些情况下需要物质赔偿。 如果进一步要求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的精神损害,可能会超出其经济范围,无法实现立法目的。 特别是刑事被告人往往属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或城镇农民工,他们难以支付精神损害赔偿,容易将精神损害赔偿变成空支票,反而增加了被害人的不满,引发了社会矛盾。
在司法实践中,虽然在交通事故、未成年人、危险驾驶案件等部分类型的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支持,但总体上,与众多刑事案件相比,得到支持的案件类型较少。 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尽管文件数量相对较多,但法院在任何案件中都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主张。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一般不受理因刑事违法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失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民事诉讼。 对“一般”情况的理解不同,“特殊”情况不是自由裁量权,因此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较少。
就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而言,自1979年我国《刑事诉讼法》颁布以来,主流观点长期持不支持甚至禁止的态度。 虽然新的《刑事诉讼法》解释对此作了一定的修改,但对“一般不予受理”的规定并无明显变化。 再加上司法惯例由来已久,主审法官往往会为了逃避承担司法责任,经常会在“支持”和“不支持”之间做出选择。 自2016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法院都实施了司法问责制改革,包括对错误定罪的问责。 该制度规定法官在职责范围内对案件质量负有终身责任,以提醒法官谨慎行事,积极履行职责。 然而,在现实中,法官害怕灵活,因为他们害怕承担责任。
在此背景下,法官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在附带的民事诉讼中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无论法官选择哪种法律依据,最终判决通常都不会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也不会对判决产生争议。 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法官随意选择适用的法律规定,无视刑事诉讼领域的法律和司法解释,甚至援引民事领域的相关规定。 由于我国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规定不明确,部分法官对这一问题认识不深,审理案件时难以准确适用法律,加剧了司法适用中支持判决所引用的法律依据的混乱。
我国在民事领域建立了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虽然还有改进的余地,但这已经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使许多遭受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然而,在刑事诉讼中遭受精神损害的受害者无法获得法律支持。 鉴于审判实践中发现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缺陷,与其他法律存在冲突,有必要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纳入刑事案件的民事诉讼中。 同时,在探索扩大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支持力度时,也要注意防范滥用精神损害赔偿可能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