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曹驰.
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的载体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使能设备,是国家科技实力和高端制造的重要标志,是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支撑。
《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表示,始终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机器人纳入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并印发了一系列重要规划,推动机器人在工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示范应用。 物流仓储、应急救援等,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牵引,为机器人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指明了方向。
灵活、协作、智能
2021年12月颁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之源、高端制造集群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机器人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 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了3、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制造业中机器人的密度翻了一番。 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出台的《智能制造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大部分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将率先应用智能化; 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将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家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报告显示,在国家战略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产量快速增长; 品牌实力不断增强,基础产业能力不断提升,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明显增强; 产业集群形成加速,成为推动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抓手; 机器人产业投融资力度进一步加大,资金更加多元化。
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传感技术和机器人技术融合的带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柔性化、协同化、智能化趋势。 全球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执行等数智化技术的突破,拓展了机器人的能力,丰富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从工业生产拓展到仓储物流、交通运输、文旅、医疗、家庭服务等领域,不仅成为提升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应对人口老龄化,也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报告称,尽管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市场规模、自主创新和产业基础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但总体上仍不能满足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产业链上游环节仍存在一些核心环节、关键技术、工业软件等不足; 自主品牌企业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人才规模和结构不能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产业基础弥补了锻造长板这一新兴领域的短板
报告认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实现从机器人国家迈向机器人强国,必须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全面落实机器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入落实“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坚持以“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基础提升、融合发展”为导向,以推广成熟场景为主线,以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聚集辐射的引领作用,在补齐产业基础短板的同时,在新兴领域锻造长板,促进机器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互联互通
报告建议,一是持续提升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充分发挥国内一流体系优势和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作用,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联合体,突破高性能减速机等行业共性技术瓶颈, 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集成接头、新型传感器、智能末端执行器等尽快推出。跟踪、研发灵敏触觉技术、智能交互技术、情感识别技术、脑机接口、虚拟现实机器人技术、云服务技术等前沿技术,做好技术储备。鼓励重点核心零部件企业、机器人本体和整机企业、集成解决方案企业针对新的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
二是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和消费升级需求,在制造、物流、服务、医疗、卫生、农业和应急救援救灾等特殊领域,精选并发布了一批应用效果显著的机器人产品和场景,积极推进“机器人+”应用,在深化机器人应用的同时,大力拓展新兴应用。 在工业领域,充分发挥制造成本低、贴近市场、善于将复杂的工业场景与机器人技术与工艺相结合的本土机器人企业的竞争优势,从应用端入手,与系统集成商和终端用户企业紧密合作,深耕细分市场,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加速技术更新迭代,扩大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影响力。深化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养老助残、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开发设计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新产品,提升产品性能、质量安全,推动高端化、智能化产品发展; 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持。
三是大力推进产业展会,构建机器人产业发展新生态。 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依托重点项目产业基地建设,结合产业链布局与产业集聚,推动骨干企业快速成长为生态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机器人试点企业,吸引众多产业链中小企业围绕骨干企业聚集, 形成集群效应,打造机器人整机、零部件、系统集成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为大中型企业融合发展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汇聚全球创新、产业、人才、财力资源,打造机器人智能产业展生态圈,促进优势资源要素融合发展,提升机器人产业发展基地和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四是完善机器人标准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加快建设和完善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标准的机器人标准体系,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或修订,鼓励和支持国内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增强独立技术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加强检测认证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检测验证能力建设,提高和提升机器人检测评价中心检测检测服务能力,推进中国机器人认证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中国机器人认证”(CR)影响力; 不断完善我国机器人质量监督体系。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多元化、国际化、专业化的高素质产业人才。 打破人才流动的机制壁垒,围绕机器人行业的应用和市场需求,建立从研发、生产到一体化应用、运维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储备体系; 鼓励高校与机器人企业合作办学,加快培养兼具机器人产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机器人及相关专业人才; 依托国家重大专项、科技计划和示范工程等,培养高层次机器人技术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 通过建立机器人领域科技专家数据库,建立健全机器人和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 加强国际交流与学习,加快引进工业机器人高端人才,为海外专业人才返岗创业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