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木版水印,让“唐伯虎”飞入百姓家

小夏 文化 更新 2024-03-03

编者按:上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候选人名单,上海28人入选。 令人欣慰的是,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传统,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工匠和艺术家的培育、发扬光大,逐渐成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未来很多工作岗位将被取代。 但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通过师徒、口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需要数万小时的培训才能完成学习。

今天,本报推出《非遗新传》系列报道,走近了几位国家层面的代表性传承人,包括晚年的“守护艺术家”、传承祖传技艺的新生代、传统产业的领军人物。 记者走进他们的工作室,看到了他们独特的技艺,他们的细心教学,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坚持和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传承下去。

今天,第一篇《国家级多云轩木版水印传承人郑明川》发表。

唐伯虎的《秋风扇》是上海博物馆的珍品,目前正在“与达芬奇对话”特展中展出。 在位于延安西路593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示范基地,这里再现了唐伯虎的这幅代表作,雕刻精美,书画典雅,水墨色彩恰到好处,原作中的印章清晰可见。

这幅唐伯虎的《秋风扇》图画,就是通过木版水印技术再现的。 木版水印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传统雕刻印刷技术,是高度仿制中国书画的传统工艺,被公认为中国顶尖的复制技术。 它以文学的优雅为背景,承载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情趣和文人精神。 在日前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多云宣木版水印传承人郑明川上榜。

郑明川说:“装裱精美的木版水印书画,让唐伯虎、张大千、程世发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飞入老百姓家中; 五颜六色的纸张让日常写作充满仪式感,现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这让我们对传承这项古老技能充满信心。

图片说明:木版水印 摄影:新民晚报记者肖俊伟(下同)。

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南京路附近的一家小纸扇店开始,120多年来,木版水印从未被打破。 多云轩信笺是现代上海的文化符号之一,郑明川从小就迷恋上了。 郑明川出生于1974年,从小在一个工匠家庭长大,父亲是一名木雕师。 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他放弃了成为画家的梦想,加入了朵云轩,从事木版水印工作。

木版水印是绘画(素描)、雕刻(雕刻)和印刷(水印)三种技术工艺的组合。 通俗地说,木版的分层“部分”被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画面,与原作相同。 郑明川最初从事的是木版水印的第一道工序——素描。 木版水印的所有制作过程都依赖于手工,因此每一件木版水印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产品”。 由于温度和湿度、雕刻的磨损程度、颜色的排列方式以及油墨颜料的厚度,作品的质量很难用肉眼区分。 有人说,木版水印是“深坑”。 但他从不厌倦,在这些笔记上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 10多年后,郑明川成为上海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郑明川说,木版水印的“古代印刷技术”,与工业时代的机械复制相去甚远,凝聚了我们祖先的艺术品味和智慧。 自古以来,这项技艺所蕴含的精致、细腻、优雅不断得到升华,历经数百年。 如今,他还是多云轩集团的副总经理,带领着团队在传承的道路上孜孜以求。

最受欢迎的“水印室”。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郑明川早就有了一群徒弟。 他带领的工作室共有18位画家、雕刻师、印刷师,他们都有着扎实的绘画功底,几乎都来自知名艺术院校的版画和国画专业。

图片说明:姚玉音在写生室工作。

在三个过程中,风格的勾勒和雕刻使人从容,画家和雕刻师具有超越常人的艺术直觉。 目前,在写生室里认真工作的姚玉音,已经是85后了。 在素描步骤中,艺术家应分析原作中使用的笔和颜色,根据原作的干、湿、色、色变化对板块进行分组和分,并用细毛笔在薄如蝉翅膀的鹅皮纸上素描。 在雕刻时,将素描的画面粘贴在刨好的梨木板上,根据不同的毛笔,用刀法将部分拆解的画面雕刻得恰到好处。

最受欢迎的是“水印室”。 师傅“王姐”身穿蓝色粗布,和助手一起为张大千的《好莲花画》做了“水印”。 这件大千巨石的徒手作品宽约1米,荷池里的荷叶分枝分枝,考验着印刷商的技艺。 “王姐”手捧四根狼毛,面前的三碗矿物颜料分别装满了豆青、抹茶绿、薄荷绿,在雕刻的木版上轻轻加点、印墨、上色,再给盘子添新的绿。 衬纸填充后,用手力将印版套印在宣纸上。

图片说明:师傅“王姐”。

朵云轩的木版水印工坊可谓是“返璞归真”,看不见电脑,疏离了机械和电子器皿。 刀、笔、刷子、镊子、衬纸是工匠们忙得不可开交的工具,10多人同时工作,熏、熨、烫、压、折、烘干......车间里唯一的现代机器是几台蒸汽加湿器和一台电动墨水研磨机。

年轻一代是“最爱”。

木版水印纸也是朵云轩的一大特色。 著名艺术家创作的木版水印纸数不胜数。 在上海画派画家中,任、胡公寿、徐谷等人喜欢用江南风光和四季、梅花和杏花、荷叶和田野来作画,交织出一幅幅滋润人心的素描。 在中国美术馆的吴冠中和林风眠展览中,林风眠的部分作品是用多云轩木版水印制作的纸制作的。

让郑明川高兴的是,近年来,随着民族风风和民族潮流的兴起,木版水印技术在年轻一代中变得非常流行。 比如木版水印《朵云轩诗记》信封精装本,成为当下年轻一代的最爱,近年来在上海书展上持续畅销。 这些精美的学习用具再现了中国传统精致优雅的生活方式。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不是个人的荣誉,只是我胳膊上的队长袖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合作的事,而要发扬木版水印的技艺,每一道工序都要靠大家! “郑明川说。 (新民晚报记者乐梦荣)。

相似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新年更有味道

    月日,市民们在山东省即墨市即墨古城的庙会上表演舞龙。新华社.贴春联 贴年画 逛庙会 看灯笼 捏面团人 舞狮 舞龙 这些流传千年的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春节的标志性符号。色彩缤纷 吉祥的非遗产品和非遗活动,为春节增添了格外温暖和喜庆的气氛,让新年的味道更浓郁 更充足,彰显了非遗对我们节日的独特...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易于获取

    爱东营新闻 社区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们玩得很开心,不仅了解了我们优秀的中国传统剪纸文化,还送给了自己一份非常衷心的礼物。近日,在河口区六合街道崇文社区举办的 非遗剪纸,巧传承民族美 剪纸活动中,居民王女士感慨万千。近年来,河口区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平台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

    西湖丝伞、剪纸、苏绣、阮梅让苏杭非遗技艺正式融入二次元

    自 崩坏 星穹铁道 上线以来 第版之后,新角色阮梅受到了大家的喜爱,阮梅也与苏州博物馆进行了线下联动,不仅在片场用心,还有阮梅的阮梅作为衬里,让大家感受到江南女人如水的温柔。这一次,阮梅不仅走进了苏州博物馆,让大家看到了新人物与博物馆珍品之间的合作,还正式发布了一条 让大家沉浸在苏杭非遗文化的改编和...

    西湖丝伞、剪纸、苏绣、阮梅让苏杭非遗技艺正式融入二次元

    近日,崩坏 星穹铁道 第版推出后,新角色阮迈非常受玩家欢迎。更令人振奋的是,阮妹与苏州博物馆展开线下联动,让玩家领略江南女性的温柔之美。此次合作不仅在布景上倾注了不少功夫,还通过一个 向玩家展示了苏杭非遗文化与二次元世界的融合,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江南风情。阮妹与西湖丝伞 姑苏剪纸 苏绣等非遗技艺相得...

    民俗乐园的花式祈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皇城利民乐园是老习人的记忆,小时候是剧院,周围都是戏迷。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商业区,人民乐园的现代化为非遗表演提供了巨大的舞台。最近,习皇城的人民乐园非常热闹。从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间,人民乐园举办了击鼓祈福 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火 舞龙舞狮等春节花式祝福活动,不仅让非遗可懂 可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