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香港电影曾经多么辉煌,现在又是多么的尴尬。
早在90年代,港片衰落的话题就诞生了,但千禧年前后,香港电影业还是贡献了不少“回报”。
过去,大家都会传话:“港片不好,明星老了”。
事实上,当香港电影在9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时,它们在内地市场的辉煌可能才刚刚开始。
以往,内地电影本来就没有春节档的概念。
春节前后,大家基本上都在家度假,没人去电影院。
直到1995年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成龙的《红扇区》在内地上映,票房削减了9500万。
从那时起,春节就成了热门的日程安排。
在《红迷地带》中惊天动地的跳跃,成龙跳进了好莱坞)。
《红扇地带》不是第一部进入内地的港片,但它让港片看到了内地市场的巨大能量。
拥有极具影响力的顶级明星,香港电影大多能在内地市场赢得好票房或获得超自然的声誉。
《西游记》是典型的票房差口碑爆裂)
时光荏苒,近30年过去了,香港电影在内地的处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不久前的春节档中,只有一部陆港合拍片《红地毯先生》。
然而,上映没多久,口碑和票房就冷了下来。
据称,“红地毯先生”的费用为 2大概是6亿左右,要想收回成本,至少要拿下10亿票房。
春节期间,这个**只赚了8000多万,前景不容乐观,只能撤档重新上线。
其实刘德华这两年一直很活跃,光是2023年,他就出演了几部由他主演的**,但大部分的反响平平。
比如他搭档的《潜行》林家栋、《金手指》的梁朝伟,这两部电影都是在年底上映的。
收视率在及格线上下徘徊,票房不理想,赔钱是肯定的。
隐身甚至只有 55)
曾经在内地打造春节档的成龙,最终没有加入今年春节档的混战。
回顾整个2023年,他只有一部《龙马之魂》在内地上映,勉强拿到5部3分,评论区最热门的评论是“无聊”。
但如果把成龙放到《双星期一》的组合里比较,他还是稍微好一点。
周润发自2018年《无双》的超自然表演以来,已经沉寂了五年。
2023年,他出演了一部名为《别叫我“赌神”》的电影。
内容可以概括为浪子的赌狗爸爸带着自闭症儿子回去找自己。
剧情混杂了周润发拍摄的《赌神》和《阿朗的故事》等故事元素,再加上他戏外奔跑的爱好,片名被抹掉了“我不是药神”。
新旧噱头一锅炖,我想提4个8分不足为奇。
现在是 2023 年,我还在看小马哥点点香烟的镜头)。
比起多做多错,周星驰的选择是不犯错。
毕竟,他最近执导的电影是2019年的《喜剧新王》。
距离他主演的上一部电影《长江七号》已经过去了16年。
周星驰未来新片,除了遥远的《少林女足》之外,只有短剧与短**平台合作。
看海报,我觉得又是一部“情怀”的作品。
港片走到现在这个地步,真的只是因为这些港星老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做演员是一辈子的职业,人会变老,但演戏可以持续一辈子。
香港电影真的要老了。
过去香港电影的类型很多,通过不断的尝试,已经探索了许多金色的招牌,比如警匪犯罪片。
这类片往往热血刺激,能容纳兄弟情谊、正义感等多种元素,受到市场欢迎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仍然有源源不断的警匪片在制作,但内容并不新鲜。
去年12月,不到一个月,《断点》、《怒潮》、《潜行》三部警匪片相继上映。
张家辉、刘德华、林家栋,演员名单上的名字家喻户晓,大家也都贡献了靠谱的演技。
但可惜的是,三部电影的平均分都不到6分,最直接的原因是题材太旧了。
一部是黑帮背景的复仇片,警察和土匪进入游戏,挑起黑帮内讧。
另外两部都是毒品犯罪片,而且都是卧底特工,而且都有黑白摇摆的人物。
不管是哪一部,似乎都是从以往经典警匪片中抽取关键词,混杂重组的产物。
如果这些**只是勉强基于热场面,还是能让人看一看的。
2024年农历新年正七上映的《破战》,实在是有点尴尬。
在2019年的开幕式上,《破战》的制片人强调,这是一部院线电影。
上映时,这部**选择在影院和网络上同时上映。
即使有“双重保险”,《破战》首日票房也只有160,000,发布后 9 天内只有 8 个一万。
谁能想到,2024年,有的人会拥有数十亿的电影票房,而有些人的票房将不足10万。
在评分方面,与票房表现完美契合,拿下豆瓣评分3分3。
捂住你的名字,看看结果,就觉得这就是什么样的野鸡网大。
看看演职员表,导演彭发是《无间道》的剪辑师,还输出了香港恐怖片的巅峰之作《见鬼》。
吴振宇和任大华虽然不敢说没有烂片履历,但都是名气已久的经典港星。
《破战》最大的瑕疵还是在题材上。
这部电影于 2019 年开始,并于次年完成。
如今票房口碑滑铁卢已经上映很久了,看来是一个早就写透了的题材,剧情极其拖沓,剪辑缺乏流畅,缺陷多。
对于这种套路重复、缺乏深度的模式化电影,观众早就产生了审美疲劳
除了拘泥于警匪片等老题材外,港片也喜欢搞概念再现和续集。
未来,大家都可以在电影院看到《反贪风暴6》《追龙3》《新警力故事2》《尖峰时刻4》《十二生肖2》等续集。
都是经典IP,但按照现在的**拍摄情况来看,这些**的口碑和票房,实在是难以想象。
老化的香港电影需要创新,但到时候,新题材由谁来演绎,谁来执导?
如今的港片主演确实让大家在审美上有些疲惫,但我们可以看看目前港台娱乐圈人才匮乏、审美降级的局面。
真的是新人接任主演,甚至连几点话题性的电影,恐怕都很难拍出来。
或许这是转型的必要阵痛,但谁愿意早早承受这种阵痛呢?
2024年前后港片屡遭挫折,同期内地电影表现如何?
去年年底,当港片层出线时,内地的圈外作品是《三队》和《年会停不下来》。
《三队》也涉及警察和土匪的主题,但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
影片的沧桑之下,充满了一种信仰感,一种对正义与正义的呼唤。
《年会停不下来》是一部聚焦农民工的欢乐闹剧,在欢笑和骂骂咧咧中,有宣泄和安慰,也有感人与励志。
票房不错,也让“对齐粒度”和“老公感”的热词在社交**上走红。
与这两部热播同时出战的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断点》、《怒潮》和《潜行》,谁更受观众欢迎是不言而喻的。
在香港电影在内地市场失败之前,最先走下坡路的是欧美商业大片和酷片。
电影技术和特效可能已经达到了发展的平台,很长一段时间没有2D到3D的创新。
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了太多的科技特效,也看到了太多精彩的画面。
如今,大家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实用,注重体验。
电影院数量的急剧增加,各种电影节、电影节的举办,也让观影群体越来越大,很多人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在当今的电影市场中,消费者更喜欢本质真实、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看完能引起共鸣的电影。
因此,在内地市场对欧美大片祛魅之后,港片也开始裸泳。
曾几何时,王晶是香港最多产的导演。
虽然他拍的大部分电影明显都是烂片,但很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电影制作人都非常感激他。
因为在香港电影业奄奄一息的时候,只有导演王晶在不停地工作,让每个人都有工作可做,有饭吃。
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有人称他的行为是“为港片救火”。
这些年来,香港电影的火花多次燃烧,许多所谓的“救命之作”诞生了。
目前港片的产量不低,每年都有不少新片要上映,但我觉得这颗火花不仅没有迸发,反而更令人担忧。
作为香港电影的忠实粉丝,我还是希望香港电影能变得更好。
或许香港电影市场本身的量限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改变的。
当时,整个亚洲都是成龙的票务仓库)。
但在题材上,港片没有禁忌,也可以抬眼看世界,俯视狮子山下的现实生活;
在制作方面,香港电影善于依托成熟的电影产业体系,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争取更大的利润。
这些都是香港电影的特点,都是纯粹的“港味”。
希望香港电影能早日找到下一个“金招牌”并“收支平衡”
至于那些上了年纪的港星,我希望新人能早点崭露头角,帮他们分担港片的重担。
不要让这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牌明星被动地“丢掉节日”。
当然,也希望老前辈们也能振作起来,以后给大家带来一些惊喜。
你对香港电影有什么记忆?
你如何看待这些资深的香港明星?
欢迎在评论区发言,一起讨论!
今天就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再见 本文**来源于网络。
编辑:阿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