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开幕会议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一次“部长频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北厅举行,邀请了出席会议的部分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进入转型期的第四年。 下一步,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特别是切实有效推进农村全面振兴,有哪些思路和措施?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不大规模返贫,是“三乡”战线定下的第二条底线,第一条是粮食安全。 推动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总书记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和大事。 近三年来,也就是过渡期实施以来,我们保持了过去的强度和活力,即标准没有降低,措施没有放松,强度没有降低,没有出现不大规模返贫的底线, 整个乡镇和村庄都没有恢复贫困。
您可以简要报告几组数据和情况。 首先,去年,832个县全部脱贫农民,包括脱贫人口在内,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96元,近三年年均增长约1200元。 此外,他们的收入增长率高于该国农民的平均增长率。 二是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每年保持在3000万以上,使目前的68人能够维持7%,约70%的收入,只要有意愿,只要有工作能力,每个扶贫家庭都有不止一个人实现就业。 三是扶贫县832个,每个县目前培育了2至3个以上的特色主导产业,其中90%以上的产业都参与其中,可以分享利益。
总体来看,经过三年的耕耘,我们已经形成了人人放心的有效机制和方法,比较完善,早发现早援助,动态排除风险。 下一步,要更加注重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总书记表示,我们的使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乡”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 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如何做好巩固拓展文章,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总的来说,我是这么认为的,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和要求,今年的第一次文件和刚才的工作报告,要学习和利用好总书记20年前亲自策划和推动的“示范千村、万村改造”工程的经验。在浙江,我们称之为“千万工程”。当前,推进农村全面振兴的理念、思路和方法,都可以在“千万工程”的经验中找到,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理念、思路和方法运用到推进农村全面振兴的方方面面和方方面面。
具体来说,结合总书记在一段时间内的重要阐述和工作要求,我认为核心或关键不是要把握这三点:
首先,设置正确的起点。 也就是说,要明确,这是为了农民,为了农民,不是为了别人,更不是为了各级干部。 因此,我们在谋划决策时,必须真正了解农民的真正需要和要求,了解农民的真实愿望和意图。 有些地方有盲亭、牌坊,造“盆景”,有的地方还可能搞“人草大战”等等,不好。 乡村振兴要由农民来决定,我们要鼓励、动员和引导做好这项工作。 因此,在党的二十大上,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加强扶贫地区和扶贫人群的内生发展势头,这也是题材的正确含义。
二是紧紧抓住重点。 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即“量服从质量,进步服从效益,求好不求快”。 这是总书记前年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现在也完全适用于整个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第三,站稳脚跟。 根据上述目标和原则,您做什么? 这是总书记在四川等地视察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着力抓几件群众反应强烈、能把握、几年就能成效的事情”。 不同地方的情况、条件、内容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会列出任务清单,搭建项目库,坚守目标,一个接一个地继续做,一个接一个地做。 我认为,在今后几年中,经过几个五年的规划期,从小胜利到大胜利的积累,一定会增强农民群众的收获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