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新闻记者 谢湘楠3月2日下午,“不或否:王卫华水彩展”在深圳市南山区后海滨路万厦中心C座20楼艺术空间举行,展览展出了艺术家王卫华近年来创作的110余幅水彩作品。 本次展览是王卫华的首次个展,充分展现了一位艺术教育家退休后在深圳的艺术探索。 展览将持续至3月30日。
南都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王卫华是一名美术教师,是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也是AWS美国水彩画协会会员。 退休后,她重拾画笔,近几年创作热情达到高潮,在艺术道路上探索和尝试,并在60岁时举办了首次个展。
谈及自己的创作经历,王卫华介绍说:“1986年,我获得了安徽省第一名,从皖北小城市蚌埠考入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 毕业后,她在一所大学和中学担任了28年的美术老师。 除了教书之余,他一心一意地操持家庭,照顾和陪伴女儿,从而打断了他曾经热爱的艺术创作。 十年前,我的女儿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她的学业,不久后我就退休了。 当我环顾四周突然空荡荡的家,愣愣地摸着空荡荡的中庭时,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这二十年来,我似乎在生活中找不到任何自己的踪迹,那个不被贴上母妻标签的独一无二的王卫华? 我心中有一种东西被唤醒了,那就是烟花的尘埃中隐藏着对艺术的热爱。 是时候找回自己了! 我终于拿起了画笔! ”
王卫华说:“刚开始,我从传统的水彩画开始,前两年主要画山水花。 拿起画笔的过程相当艰难甚至艰辛,时而迷茫,时而兴奋,时而焦虑,时而质疑自己。 但重拾爱的勇气支撑着我,鞭策着我,随着我画画,我以前对艺术的热爱和自信慢慢找回了,我的心变得更强大、更平和。 然后我开始创作水彩人物画,我被现代主义时期的大师们所吸引,我开始专心研究现代主义时期的绘画。 从野兽派到立体主义,从建构主义到包豪斯,从成就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德国表现主义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我吸收了不同风格的艺术营养,并将它们应用到我的水彩创作中。 从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一直在尝试和尝试,寻求改变,在变化中产生新的灵感,在学习和改变中重塑自己,重塑我作品的面貌。 ”
王卫华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也感染了她的朋友们,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吴晓丽就是其中之一。 吴晓丽在展览开幕式上介绍,展览名称“Stop No”,是基于对王卫华艺术创作经历的梳理和思考。 “华华教书育人20多年,她中断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但她对艺术的热爱从未停止,艺术素养的提高从未停止。 虽然她停止了写作,但她不止一次地喜欢它。 五十多岁重返画笔后,薇华面临诸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题材的转变,她选择放弃熟悉的油画,转而使用水彩画。 与油画相比,水彩画的受众更少,使用起来也更难。 然而,薇华坚持选择水彩作为表达媒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 ”
吴晓丽认为,王卫华的创作有着清晰的时间脉络,从她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在材料、手法和风格上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她的艺术历程从水彩画到探索和吸收现代主义大师的技巧,并敢于尝试立体主义和野兽派等各种风格。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她的作品从传统到抽象,既成熟又创新。 在过去的一年里,华华一直痴迷于水彩人物画的创作,她的作品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表达,用简洁、朦胧、扁平的语言来表达当代女性,为观众提供了体验女性世界的新视角。
王卫华的创作得到了深圳艺术界的肯定。 深圳著名水彩画家张晓刚表示,王卫华有着非常开放的创作心态,非常善于吸收艺术的氧气,近年来她把握了自己进步的方向,作品展现出青春的活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水彩语言,非常难得。
深圳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美术学院)副主任杨晓阳认为,王卫华的作品展现了女性艺术家特有的温柔细腻,她对女性的表演不仅捕捉了女性形态之美,更深入人心,展现了都市女性人格的精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