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955年,在人民解放军授予的第一份头衔名单公布后,一位参加革命30多年的“老兵”找到上级,对获奖表示不满,坚决要求授予他上将军衔。 在被拒绝后,他两次写信给**和主席,要求授予自己将军军衔。
1955年9月10日,在军委会议上,这位“老兵”的要求得到了主席的称赞。 原来,这位老兵不是别人,正是时任解放军装甲兵团司令员的徐光达。 他之所以要求上将军衔,是因为在获奖名单中,他是十大将领之一。
得知自己被评为上将后,徐光达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有些不安,认为自己配得上将军军衔,于是写了一封“降职申请书”,请求组织授予他将军军衔,将将军衔授予功绩更大的将军。
对于徐光达的要求,老领导**元帅和董事长都没有答应。 那么,是什么让**元帅和主席坚信徐光达配得上将军军衔呢?
1908年,徐光达出生于湖南长沙,从十几岁起就一直在长沙学习,后来考入长沙师范学校。
1926年,徐光达被组织任命到黄埔军校第五炮兵部学习,毕业后加入著名的“铁军”和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担任排长。
红军时期,徐光达在一等兵率领的红二军团服役,先后担任第十七师师长、第八师师长。 1932年,在攻打湖北营城的战斗中,徐光达率先率领士兵不断冲锋,但不幸中弹,生命危在旦夕。
当时红军的医疗条件有限,**立即请示**,安排徐光达去苏联治疗,于是徐光达错过了反围剿和长征,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1937年才回国。
从红军的资历和战功来看,徐光达并不出众,他的最高职位只是一个师级干部。 1955年,对将军的考核标准之一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最低的是军级干部。 同样出身于红二方面军的萧克,是红二方面军副总司令,另一位是红六军政委,都比徐光达高。
在抗日战争中,徐光达的地位并不显眼,只担任过第120师独立二旅旅长、晋穗军区第二师师长、雁门军区副师长,与萧克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 曾任第120师副师长。
然而,在解放战争中,曾在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的徐光达,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在解放大西北的进程中大放异彩,带领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登上了自己职位的顶峰,先后担任第一野战军第三军司令员和第二军司令员。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徐光达还不足以被授予一个将军,比如当时的野战第一军第一兵团长,1955年才有将军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委决定组建装甲兵团,因为徐光达曾在黄埔军校学习炮兵,在苏联学过汽车,所以组织上决定由他担任装甲兵团司令员。 上任后,徐光达白手起家,白手起家组建了解放军装甲部队,为解放军正规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也被誉为“装甲军之父”。
但就算他是装甲部队的统帅,也未必能考核出这位将军。 因为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和炮兵司令员***在1955年只是将军。
徐光达之所以能够当选十大将领之一,主要是因为他结合了多重身份,是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他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而且出生在红二方面军,虽然红六军和红二军合并组成了红二方面军,但从根本上说,红二军还是后裔,所以徐光达比萧克更能代表红二方面军。
其次,徐光达拥有黄埔军校双学位和苏联高学历,是我军中为数不多的高学历将领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还担任了装甲兵团司令员,并定期与苏联专家和将领进行外交活动。
最后,徐光达本人也是一个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参加革命几十年,南北作战,为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就这样,1955年,原为正规军级将军的徐光达被授予上将军衔,在36名总兵级将领中,只有他和王树生被评为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