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陵的费用和承载人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灯塔,他不遗余力地推翻封建皇制,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一生都在奋斗,尽管在辛亥革命胜利和清朝帝制终结之后,他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平等和自由而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在他逝世后,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南京附近的紫金山高山上建造了中山陵,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和标志性建筑,吸引了无数后人赞叹。
中山陵气势恢宏,庄严庄严,是一座非常雄伟的建筑群,将东西方风格融为一体,整个陵园与山相得益彰,令人惊叹。
那么,当时这个巨大的墓地建设花了多少钱,谁来承担这笔昂贵的费用,围绕着这个墓地的建设,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孙中山医生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体暂安于北京,等待安葬。 孙中山虽然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敬仰,但他所代表的南方革命党与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统治者段祁瑞下达了最高国葬命令,承诺以最高级别的礼仪埋葬孙中山,但实际上并没有指定专门负责人,也没有提供财政支持,只是将此事交给了南方的国民党。
作为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孙中山的遗作自然应该由国民党负责。 因此,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执行委员会迅速成立了葬礼筹备委员会,由12人组成,其中包括退伍军人和国民党骨干。
委员会成立后,立即决定将孙中山的灵柩暂安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的石塔中,等墓地建成后再移往南京安葬。 随后,殡葬筹备委员会开始在南京兴建孙中山陵,并在上海设立孙中山先生殡葬筹备办公室,负责遗体的具体安葬工作。
1925年4月,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和儿子孙可,连同葬礼筹备委员会的几名成员,在南京郊区紫金山第二峰小毛山南坡找到了一处风水优良的地方,决定将其作为孙中山墓地的所在地。
墓地建设中最大的开支是征地和建设成本,土地问题已成为一大难题。 古代封建皇帝可以轻而易举地征用大片土地来建造宫殿和陵墓,但到了近代,土地权利已经明确,征用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时,北京**将征地事宜推给了江苏当地**,并要求殡葬准备办公室直接与江苏**打交道。
殡葬准备办公室的最初规划是满怀自豪感的,计划收购紫金山山地和山南平地约6500亩,将其建设成一个大公园式的纪念墓地。
其中,拟征用土地属于江苏省第一造林场、宜农协会和当地群众,面积分别为1000亩、4000亩、1000亩。
对于这些土地,准备国民党葬礼的方案是:被围起来的造林场和殷农会的土地本来就是公有财产,他们希望江苏省出面按照土地公收法进行分配,这样就不花一分钱了。
对于当地人民的土地,江苏省应该出面,由地方县长委托当地乡镇主任按实际价值购买所需资金,由殡葬准备办公室支付,这笔费用实际上由国民党党经费承担。
然而,这一计划立即引发了彝族农民协会和江苏省第一造林场的反对,他们的坚决态度和理由也是有道理的。
江苏省第一造林场表示,孙中山是无可争议的始祖,在全国受人尊敬。 造林场认为,作为全国人民的父亲,他的丧葬费应该由全国各省承担,而不是由江苏省一个人承担。
他们认为,这块地是江苏人民的产业,要征用,要和土地、房屋一样补贴,如果资金不足,就要和老百姓协商,不能直接征用。
相比之下,彝农慧的态度则比较和解,他们居然采取了拖延的伎俩。 他们支持征用孙中山陵地,但认为如此大规模的公园建设应该等到筹备处准备好资金后再开始。
在孙中山墓地建设期间,江苏地方政府对国民党的支持非常有限,不想因此得罪人。 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将预备处规划的土地分为现成和未使用。
其中,没有利益纠纷,修墓确实需要的800亩官荒山田,可以提前留出,方便埋葬。 至于属于农会和造林场的土地,由于园区的建设还很遥远,所以暂时搁置,以后需要的时候再谈判。
由于筹备办没有实际手段来约束江苏省当局,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同意该计划。 到 1925 年 9 月中旬,正式预留了 800 英亩用于建造墓地的公共土地。
虽然国民党承诺以实际价值购买,但大多数村民对家乡的怀念使得很难获得1000多英亩的土地。 直到1926年初,才终于买下了墓地路旁经过的40多亩私地,1926年7月,殡仪馆购买了墓地旁的少家山地60多亩。
然而,当时想要收购的1000多亩土地仍然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然而,随着南革发动北伐战争,国民党的重心转向军事和政治,殡葬准备办公室的土地征用工作被迫暂停。
然而,随着北伐战争的陆续胜利和国民党的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功,中山陵的土地征地工作迎来了新的转折。 1927年春,国民革命军先后占领江苏、浙江、上海,4月,国民党在南京设都,改组江苏省。
在这种背景下,原本充满阻力的土地征用,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1927年10月,葬礼筹备委员会决定扩大墓地的范围,包括整个紫金山。
该计划得到了人民的批准**。 1928年1月,殡葬筹备部门致函江苏省,要求将江苏省第一个造林场紫金山林区国有化并纳入中山公墓,其造林经费由***拨出。
当时江苏省**已经听从了国民党**的指示,自然没有反对意见。 在人民和人民的支持下,原本困难的土地征用工作迅速开展。
这样,中山公墓建设最大的土地成本问题就解决了。 其中包括原本用于修建墓地的800亩无人认领的荒地,国民党用党的经费征用的私人土地,以及国民党直接分配的大片紫金山林地。
1925年,国民党殡葬准备办公室与江苏省**谈判征地,同时开始筹建中山陵。 为了建造墓地,他们首先需要一个建筑计划。
因此,殡葬筹备部门决定在《宣言》《广州报》等知名报纸上刊登关于陵墓设计的通知和规定,并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征集陵墓和祭坛的设计方案。
公开、公正的招标方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建筑师的积极参与,并提交了许多有价值的提案。 最后,由一群知名艺术家和建筑师组成的评审团决定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青年建筑师陆言之凭借才华横溢的设计成功获得一等奖。 他出生于1894年,当时他只有30岁。 卢言之早年在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学,1921年回国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在南京中山陵图案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于是被聘为中山陵的建筑师。
在中山陵的建设过程中,陆言之发挥了关键作用。 负责起草所有工程合同,制定所有工程图纸和规程,解释工程图纸和规程中的所有问题,审查工程资料,监督指导项目,编制项目账目,进行项目验收,签发项目付款证明,并裁定账款增加损失、项目进度延误等所有纠纷。
方案确定后,1925年12月,殡葬筹备处在上海各大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开招标孙中山陵的第一个项目,当时设定的条件非常宽松,只要建了价值30万两以上工程的建筑商可以参加招标。
然而,到招标截止日期时,只有七家建筑商参与,而且他们都大大超过了葬礼准备委员会的预期价格。
当时这种意想不到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国民党政治地位的不稳定造成的。 虽然这次竞标是以**的名义委托的,但大家都知道,真正承担费用的,是国民党的殡葬准备办公室。
当时,国民党能够有效地管理有限的地区,未来的趋势尚不确定。 对于追求稳定的国内建筑商来说,接手这么大的项目是有风险的,如果收款不顺畅,那么实力再强也会被拖累。
结果,申请者很少。 整个项目的建筑师陆言之一直对上海姚新集建筑厂情有独钟。 姚新集成立于1899年,已经是名牌建筑商中的佼佼者,曾参与上海**大厦、外白渡大桥、南京南洋工业协会等著名建筑的建设。
原本,姚新集因为担心其他建筑商而没有参与投标。 为了邀请姚欣吉,陆言之特意将竞标期延长了4天,并派人以自己的名义写了一封信邀请姚欣吉参加。
在总共八位竞标者中,姚新吉的**是倒数第二。 葬礼筹备委员会决定直接与姚新吉谈判,希望他能降价。 姚新吉出于对孙中山的钦佩,同意捐款"马车、马匹、监事等,以及物资波动的储备"共计25000两,相当于总价的负二分之一。
后来,在殡葬准备部门的要求下,姚新基同意降价2万两,最后支付了44两30,000两**承包了第一个项目。
在卢言之的邀请下,姚新基建筑厂签订了中山陵一期工程建设合同。 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动荡、施工条件差、材料运输困难和缺乏资金,实际施工推迟了两年,直到 1929 年 3 月。
这也导致承包人姚新集建筑厂不得不承担巨额赔偿,金额高达14万银元。 虽然国民党**支付了这笔巨额资金的建设费用,但姚新集建筑厂却因为这个庞大的工程而破产。
在工程过程中,国民党顺利完成了北伐战争,掌握了关税。 姚新记建筑厂致函殡葬准备部,要求对运输的物资免征关税。
虽然国民党财政部海关免除了部分材料和零件的关税,但殡葬准备部门认为,节省下来的税款应该从姚新集的建设成本中扣除。
姚欣吉对此很不满意,但因为无法反抗,这无疑让姚欣吉的处境雪上加霜。 最终,这个项目导致了姚新集的破产和关闭,这是一家资本雄厚、经验丰富的上海建筑厂。
同时,令人遗憾的是,孙中山陵一期工程的建筑师陆言之于1929年3月在上海因癌症去世,享年35岁,当时陵邸还没完工。
1928年,中山陵二期公开招标,上海新晋吉康中标。 与第一阶段相比,国民党迁都南京,各方面工作都更加顺利。
因此,在1929的春天,该项目的第二阶段成功完成。 1929年8月底,工程三期招标结果公布,上海陶福记建厂中标,工程造价41970,000两白银。
此时,整个项目预计将在1931年底完成。 对于已经将首都迁往南京的国民党来说,承担这两个阶段工程的费用已经不是问题了。
以第一时期的中山公墓为例,参考《历史语境中现代建筑遗产的建构机制》一文,深化了历史变迁对建筑遗产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