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一年中国和苏联开战,我们获胜的机会有多大? 这是上世纪70年代很多人曾经思考过的问题。
当时,中苏关系跌至冰点,为此,对方毫不犹豫地在两国边境部署了数百万军队,其坦克和装甲部队的数量足以渗透整个欧亚大陆,甚至连美国都害怕。
针对这个问题,**曾经提出过一个战术,就算我**不如苏方强,但我们还是有机会取胜的,让大家惊叹不已!
那么,这是什么策略呢? 当中国和苏联开战时,我们获胜的机会有多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当时中苏为什么会开战。
1960年,苏联撤回了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然后迫使我国提前偿还债务。 经过15天的反复激战,我国终于杀伤敌军152人,取得了胜利。
至此,双方矛盾激化到了极点。
苏联随后在北方集结了一百万军队。 仅在我国西北部,就有多达25个师的苏军。
在远东,苏联部署了更多的部队,一眼望去都是拥挤的苏联军队。
据史料记载,苏联在这里有130万军队,6万辆主战坦克和7万多辆装甲车,还有无数的后勤运输车辆。
这还不是全部,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国,苏联还在这里部署了1200架战机和200枚导弹,并以“应对威胁”为借口,指示其部队强行进入边境。
而时任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等强硬派甚至强烈主张对我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要知道,苏军在远东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附近还有当量几百万吨的核弹,随时可能率先发动核打击。
可以说,上世纪70年代,中苏正处于大战的边缘,随时可能影响到全身。
面对如此强大的苏军阵容,我们还有获胜的机会吗?
事实上,真实情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旦发生战争,我们很可能会抵抗苏联,将其拖入战争的泥潭,直到它被彻底粉碎!
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觑。
众所周知,中国的现代化起步较晚,发展经常受到阻碍甚至中断,军事实力一直比较薄弱。
但是,我们第一队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甚至经历过自卫和反击印度战争。
同时,在70年代,我们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 面对来自北方的突然增加的压力,伟人将军队人数增加了5个军队,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36个军队,超过110万人。
如果算上编外民兵及其干部等军事人员,我国的军事力量将达到可怕的630万! 这是什么概念? 当时,“地表最强军”的苏军兵力不足400万!
除了抗美援朝战争之外,1964年我国举行的全军大赛也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1964年,中国在全军贯彻郭兴福的教法,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一下子掀起了全国武术比赛的热潮。 在这股热潮中,涌现出不少“单兵之王”。
比如,在伟人参观的济南军区比赛中,一个名叫宋世哲的士兵只用肉眼瞄准,在40秒内连开了40发子弹,枪击中了150米外的40个钢靶!
要知道,他还在这40秒里换了三次弹匣,真的做到了一秒一弹,一弹一敌!
另一名名叫王巧生的士兵也不甘落后,只用一只胳膊装弹射击,5发子弹全部命中。 而且他也换了手,左右开弓,10发全部命中!
可以说,就个人实力而言,我军绝对不逊色于苏军,甚至超过了苏军。
不仅如此,70年代解放军的第一件装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时,我军使用的**不再是被诟病的“万国制造”,而是我国一人制造的五六个枪系。 结构简单但不简单的63式火箭发射器,也非常强大。
而此前非常薄弱的空军装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出口到许多国家的歼-7系列战机已经安装在空军中。
可以说,就常规**而言,解放军虽然不如苏军,但绝对实力肯定不弱。
在核武器方面,我国并非没有战争的力量。
1964年和1967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试验成功,从此日本再也不用担心其他国家的核威胁了。
当然,就远程核武器运载能力而言,中国虽然不如苏联,但绝对足以保卫国家。
因此,我国在士兵,常规力量和核力量的质量方面并不弱,有机会抵抗苏联军队的进攻。 一旦苏军被拖入人民战争的茫茫大海,我国胜利的几率就会逐年上升。
其次,中国的第二大优势是拥有强大的战术战略。
早在1965年初,**就敏锐地意识到中苏之间可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创造性地提出了“备战备灾、报民”的总方针。
在这一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各部门在制定发展建设计划时,始终考虑到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并一直在为战争作长期准备。
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做准备,除了组织群众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外,还在囤积剩余物资作为军粮,以备日后战争爆发。
到60年代末,这种一流战略思想进一步发展为著名的“深坑、积粮、不求霸”的九字方针,为“早打、大打、核战”做准备。
其中,深挖是指在各地,特别是在战略要地,建造大量的地下防空工事,以防止苏军的进攻。 不难理解,囤积粮食,就是囤积粮食储备,为战争做准备。 不求霸,就是不搞霸权,追求国际卓越。
其实这个策略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当时几乎全民都是军人,全民都在备战的时候,苏联没有发动战争的勇气,即使战争爆发了,也没有打赢的信心。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如果苏联发动战争,那么中国可以依靠其数量优势和地理“大纵深”,实施抗日战争中“以空换时”的战术,彻底拖垮苏联。
特别是,我国当时已经下达了战备命令,并开始应对苏联可能发动的战略突然袭击。 在一场有准备的反入侵战争中,我们的国家从未输过。
不仅如此,**还提出了一个战术,也正是因为如此,苏联才没有在可能的中苏战争中获胜,这就是著名的“换屋战术”。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以来,解放军赢得了“轻步兵之王”的美誉。我军的长途突袭和绕道,吓坏了世界第一的美军。
如果中苏之间爆发战争,解放军和整个民兵自然可以再进行一次远距离攻击,直接进入苏联腹地! 同时,我国将投下所有核弹,为解放军开辟道路。
这样一来,苏联军队要么回国保卫家园,我国自然不受侵害,要么继续进攻我国,我国领土上没有军队和平民,他们就无法坚持太久。
所以,以伟人的战略战术,就算真的有战争,我们也不一定会输。
我国的第三个主要优势是拥有强大的国际支持。
上世纪70年代,在冷战高潮之际,美国和苏联为了坐上霸权宝座,吸引了世界其他国家加入他们的阵营。
当中苏关系跌至冰点时,美国立即向我国伸出橄榄枝,希望借此制衡苏联。 因此,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帮助。
而且,1969年10月初,美国还利用英国之口,向中国公布了苏联准备核打击的地点名单,并公开承诺一旦中苏战争爆发,绝不会坐视不管。
一石激起千浪,美国宣布的消息在世界引起轩然。 伟人听到消息后,立即动员全民准备核战争,许多民营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大批工厂以“山、散、洞”的理念向山区和西南后方迁移。
当其他国家听说此事时,他们改变了以前对我国的看法,转而支持我国,苏联在国际社会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勃列日涅夫得到美国的肯定答复后,更是气得大骂他们,认为美国“背叛”了他们。
也许美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很可能不会正式出兵,但冷战霸权的苏联不敢赌,也负担不起。 而我们国家真的在为一场大战做准备,苏联已经不可能发动突然袭击了。
一旦中苏战争爆发,苏联就已经承受着来自我国的相当大的压力,如果加上美国,他们就更不可能赢了。
而且不仅是美国,当时我国在第三世界也有一些好朋友,比如巴基斯坦、阿尔巴尼亚、柬埔寨等国家,他们团结一致,在国际社会中也是一股相当大的力量。
以巴基斯坦为例,当时印巴之间冲突不断,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都在支持印度,但正是我们国家挺身而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样一来,中国在第三世界发展了一大批值得信赖的朋友,相信这种帮助一定会得到回报,他们很有可能在中苏战争中帮助我国。
因此,面对国际上的指责,如果苏联仍然愿意承受这样的压力,但即使发动战争,支持率低的苏联也不会有太大的获胜机会。
而且,我国还有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这两大以弱打败强者的先例,就算战争爆发,我们也未必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