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记者 程明杰)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召开。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主任医师刘美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重点加强基层老年人慢病管理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刘美林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已成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点。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和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实施,国家卫健委和有关部门纷纷出台多份文件,对老年人慢性病防治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对此,刘梅林建议,要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设施和资源的投入,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的投入,形成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等各方共同参与的格局。 基层医院和家庭医生团队要做好慢性病、残疾、痴呆患者的基层医疗服务和家庭管理工作,构建规范的姑息治疗和人文关怀服务体系,方便患者在基层获得优质医疗服务。 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健康引导和分级管理。 完善老年人电子病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为实现社区与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全面合作,刘梅林还建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分级医疗和转诊机制,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连续性,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慢病医疗管理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也离不开人才培养的支撑。 因此,刘梅林表示,在加强基层老年人慢病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精准培训,根据教育部2024年指导意见,推动在医学院校增设“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为基层培养老年医学人才。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优势。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医学人才投身于老年人慢病管理。 此外,引进大型医疗机构专家和退休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