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生占求职人口的大多数,属于求职金字塔的腰部。 这些学生今年普遍很难找到工作。 在陶哥辅导的学生中,很多班级的就业人数还不到三分之一。
学校的好坏只是一个方面
很多同学都归咎于学校不好,并告诉陶哥,很多公司只看名校,而自己的学校不好,所以很多简历都过不去。 学校背景是一回事,但不是最重要的。
作为面试官,我们也拿到了很多普通本科生的优秀简历,当你作为面试官比较不同学校的学生的简历时,除了学校作为代码之外,简历内容上的差距就会出来。
简历很惨
大部分普通本科生的简历实在是太惨了,很难把握内容的亮点,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写的简历可能感觉还可以,但作为面试官,我们每年都看到几百份简历,相比之下,我们会发现问题很多。
作为垫脚石,一份只有60分的简历,想要筛选通过测试,只能走到后排,这样分数高的简历才能先通过测试,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
很难描述项目体验
很难在简历上描述最重要的项目经历,尽管普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项目和实习机会。 我觉得我没有简历,什么都写不出来。 许多学生不再写作,或者写无关紧要的俱乐部项目。
项目必须是专业技术项目,项目可以很多,每学期课程设计,参加比赛,甚至自学项目都可以,只要核心是自己的内容,适当完善和包装是没有问题的。
缺乏写作技巧
简历的核心证明自己很优秀,内容需要提炼和优化,但大多数学生的简历就像写叙述一样,缺乏写作技巧,根本看不到优秀的点和能力。
几乎没有技术专长
这几年同学找工作,一般专业技能,比如扎实的基础知识,一些学校课程设计级别的项目都还可以,这些年环境越来越不稳定,除了一般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技术专长。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之前的研发岗位基本都是软件开发工程师,但现在基本是区分的,很显然前端开发、后端开发、算法开发等岗位,如果只有一般的专业技能,是不可能匹配到相应的细分岗位要求的。 一般专业技能+技术专长成为必备能力。
对于大多数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说,基本上很难有这样的认识,当他们发现自己在找工作时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时,他们需要积累技术专长,所以求职不会顺利。
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条件
令我震惊的是,太多的普通大学根本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条件,有些学生甚至从未设计过自己的课程。 没有培训中心,没有兴趣小组,没有技术竞赛等。 除了上课,很难有机会积累实战。
被动学习,顺其自然
绝大多数学生,包括陶哥在内,在学校基本都遵循学校的被动学习和考试。 没有人可以带,没有外界信息,很难知道该怎么做。 然而,当年折腾的同学们,并没有把学考当成最重要的,那些专注于实战和技术的学生,后来找到了很好的就业和发展。
研究生入学考试占公众人数的大多数
考研占普通学校学生的大部分,而这些学生中很多毕业后不知道该怎么走,只能被动地选择。 但结果,参加公开入学考试的学生大多会不及格,成为炮灰。 一遍又一遍,直到毕业。
陶哥建议道
24届呢?
今年的学生再过几个月就要毕业了,考研也就要结束了,现在找工作的方式只有一条路了,这些同学建议尽快找到找工作的问题,比如简历高分、技能突击、基础复习、不择手段等。
25班呢?
下一批学生将在9月开始秋季招聘,学校招聘规则很特殊,高峰期是招聘开始时,然后岗位质量和数量继续下降。 学生还有半年的时间来准备一般的专业能力和技术专长。
低年级学生呢?
大三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尽快选择去读研究生或就业,如果被录用,会用自己的技能和特长学习实战,做项目,参加比赛,让自己在技术上保持忙碌,不断丰富自己未来的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