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接待了一个小组,另一次会议......上午 10 点农历新年一过,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青就忙得不可开交。 江苏工研院作为江苏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必须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2月底前,刘清河和医院的同事们要全面梳理好今年重点任务清单,规划新的一年发展。
一年前,在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会议上,总书记要求江苏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江苏省工研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 从北京回来后,刘青马不停蹄地工作,很快就和团队成员一起投入到这个项目中。
一方面,我们精心梳理了江苏省工研院体系中现有的研发载体,挑选了一批未来能够培养成世界有影响力的研发机构,从而持续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给; 另一方面,与300多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进一步深度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梳理100多家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寻求产业创新链关键问题技术支持,开展联合研究,组织全球亮相; 此外,我们进一步加强国内外战略合作,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特别是创新人才,为江苏未来产业播下希望的种子。 他告诉记者,2023年,江苏省工研院将引进近80名新的项目经理,依托项目经理制度,全年打造5家研发载体,包括先进光电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院和能源光子制造技术研究院,共计77家研发载体。 共收集了约1800个企业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组织了670多个全球排名,达成了670多个合作项目。 在先进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方向,以“配投结合”的形式实施了30个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重点解决了一批领先和颠覆性项目的技术评价和早期融资市场失灵问题。
今年1月18日,江苏省工研院召开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大会暨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 “那么,未来10年我们要做什么呢? 刘青表示,整个研究院有明确的思路,那就是要打造一批高水平研发载体,实施一批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项目,深入梳理挖掘关键产业链“断链”薄弱环节,做强链条,补链条, 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持江苏现有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示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助力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之行在即,刘青也在进一步打磨今年的提案。 他说,去年底,总书记在上海主持长三角深度推进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长三角地区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跨区域协同。 作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牵头人,刘青希望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的作用,集需求、集聚资源、综合攻关,推动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创新主体是人才,建立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推动产学研进一步融合,助力行业未来发展,这也是他今年会议关注的重点之一。
当前,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刘青认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科研成果向产业优势的转化,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新领域的布局。 对于未来的发展,刘青信心满满:“如果推进产学研融合,相信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
长江晚报紫牛报记者 石晓磊.
* 赵雨辰.
李海辉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