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意识到基本养老保险对退休生活的重要性。 根据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只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满15年的人才,才能享受退休养老保险待遇。 然而,随着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和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越来越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新生儿出生率连续6年下降
从2016年到2023年,我国新生儿出生率连续6年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新增出生人数为1883人20,000; 2017年,该国新出生人数为1,764人80,000; 2018年,全国新增新生儿1523万; 2019年,全国新增新生儿1465万; 2020年,该国新出生人数为1,202人10,000; 2021年,全国新增新生儿1062万; 2022年,全国新增新生儿数为956万; 2023年,该国新出生人数将达到902万。
基于新生儿出生率下降趋势,有专业机构** 预计2024年我国新生儿出生人口将降至850万以下。 同时,在这波“退休潮”中,每年有超过2000万老年人退休。
人口老龄化趋势愈演愈烈
到2023年底,全国31个省市总人口为140967万人,较2022年底减少208万人。 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29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1%1%;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近21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4%。
与2022年相比,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1700万人,占比增加1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700万人,占比增加05%。从这两个数据不难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已从轻度老龄化向中度老龄化迈进。
毫无疑问,出生率下降和老龄化加剧导致的人口结构变化,必然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而一旦劳动力继续减少,必然会影响甚至破坏基本养老保险的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障体系无疑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呼声越来越高。
“延迟退休”的大势所定!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降带来的养老危机,国家在2021年印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到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综合考虑预期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调整、灵活实施的原则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 分类推进和整体考虑。
此外,在2022年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也明确提出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 基于此,我们不妨大胆大胆,在未来3 5年,甚至2025年,中国改革法定退休年龄的具体方案将出台实施。 届时,可能会影响00后和00后的退休年龄。
现阶段,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
众所周知,男性员工或弹性员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即只有年满60岁且累计缴纳15年保险的男性员工才能申请退休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职工退休和退休暂行办法》规定,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灵活工作者的退休年龄不仅为50岁,而是55岁。 据了解,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作了具体规定,即女性灵活就业参保人需年满55周岁,参保满15年才能享受养老福利。
延迟退休改革计划实施后,女性的退休年龄是多少? 如上所述,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将按照小步调整、灵活实施、分类推进、统筹考虑的原则进行。 也就是说,延迟退休不是“循序渐进”,而是要与现行退休政策顺利衔接,延迟退休改革的实施会区分不同群体,采取适当的节奏,稳步推进,逐步落实到位。
问题是,既然延迟退休原则要按分类来推行,那么详细规划出台实施后,女性的退休年龄是多少? 目前,许多专家学者普遍主张按照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推迟各延期,然后逐步达到男女统一退休年龄的方案。 此外,根据男性员工每年延迟退休两个月和女性灵活工作者每年延迟四个月的方法,制作了以下扣除表。
从上表不难看出,到2055年,无论是男女员工,还是女性弹性员工,都将在65岁退休,70岁及以后出生的人将受到影响。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计算和推算,并不代表实际情况,具体延期和会长多久仍以官方公告为准。
结论
总的来说,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可能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老龄化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面临收支压力的今天,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措施提出并实施,将是基本社会养老金保障体系稳定健康运行的必然选择。 但是,对于广大参保职工来说,无论保单如何调整,无论退休年龄会推迟到多大年龄,我们都要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在经济条件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加缴费基数,延长缴费期限,这样即使将来65岁退休, 只要有足够的养老金作为保障,就不用担心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