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的刘德华一年解冻一次,但影院里的刘德华却从来没冻过,一年前连续两次,春节期间又冻了一次,两个月见了他三次。
这应该是刘德华第一次出演宁浩执导的电影,虽然他在十多年前就投了《疯石》。 这件事在《红毯先生》中也有提及。
这也是宁浩花了大价钱打造的电影的一个特点,当然,将演员的戏外元素编织到剧中的做法也不是很新鲜。 《花儿》刚看完,强先生直接让灵子姓马。
宁浩这么做,首先肯定是出于商业卖点的考虑,这些东西就像彩蛋一样,让观众重温刘德华这些年的职业生涯,包括他的八卦,比如隐婚什么的。
在流量时代,表情包非常重要。 别说不吃牛肉的古天乐,TVB里那些作品中有名场的老演员,都重新入职于短**领域。 比如经常请梁菲菲吃饭的邢哥等等。
红地毯先生一边用这些方法,一边嘲笑喜欢这些东西的人,可以说是讽刺或背刺。
宁浩上一部剧情片《疯狂的外星人》疯狂地嘲笑了所有人,上流社会,下层阶级,中国人,美国人,总之,出现在**里的人,他们都嘲笑了一遍。
《红毯先生》试图传达一个贯穿全片的主题,而这些彩蛋也是主题阐述的一部分,影片以刘德华躺在冬眠豆荚状的仪器中开始,窗外的树被砍倒,这棵树可以看作是原与真的象征。
刘德华从乐器中出来后,就像一个被冰冻了很多年的旧时代的人突然醒来,这不就是物理意义上的解冻吗?
这个**还是早拍的,不然完全可以用上年的火辣梗,开头是科幻戏,刘德华从冬眠舱里出来,然后开始唱《祝你发财》。
镜头被拉开,原来是D**站的拍摄现场。 总之,刘伟驰这个角色,就像美国队长一样,在一个从未见过的时代醒来,他很不舒服。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他踩着平衡车在屋子里飙车,窗外的钢铁森林,他适应了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事实上,这是一个陈词滥调,这是后真相时代。 没有人在乎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因此,将刘德华的元素注入到刘伟驰这个角色中,也是刻意混淆真假,呼应主题。
刘伟驰是一个看似追求现实的人,但他迈向现实的脚步只是一小步。 订一家三星级酒店体验农民的生活,要多久才能到达真正的乡村?
而当他最接近真相的时候,也就是当他走进养猪场,看到杀猪刀和一处猪血的地方时,他抗拒着这个血腥的真相,只在门口拍了两张**照片,觉得自己在努力体验生活。
这种性格状态有点像《寄生虫》里的富人,他们没有任何恶意,但和底层之间却有着天然的屏障。
宁浩在片中也讽刺了《寄生虫》和奉俊昊,但他在创作上用的是同一种方法,连刘伟驰的家都是参考《寄生虫》的场景设计,又是背刺。
本来,《红毯先生》保持这种状态是好事,但随后的网攻事件为了贴近主题,有点陈词滥调。
去年刚在辛玉坤的《热搜》上看过,体验不是很好。 当你想直接推理时,你的讽刺会立即减弱。
宠物猪在办公室闹事的场景,无论节奏或概念如何,都能立即想到同样的风格。 在节奏上,比如《驴子喝水》结尾的婚礼场面,也有大惊小怪,然后以死亡收场。
用猪的慌乱来指代刘伟驰面对时代的慌乱,就像《老保儿》中的鸵鸟来表现六爷的处境。 不过这里还有个精彩的围栏,他没有看到养猪场里的血腥过程,而是在高楼大厦里亲眼看到了。
而且,在养猪场里,猪被杀,在高层猪里自杀,触及了自我毁灭的精神层面。 刘伟驰不想落得像猪一样的下场,只能踩着平衡车,适应时代。
不过,宁浩并没有直接把猪倒在观众面前的血腥画面给观众看,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同情观众? 还在嘲讽观众,以为反正我们已经习惯了回避残酷的真相。
如果说宁浩电影中出现的人都逃不过嘲笑的话,那么这一次宁浩亲自出战,自然是无法避免自嘲,用了和刘伟驰一样的方法,这也让导演的身份在现实中动了。
影片展现了导演在片场如何与大牌演员相处,其实翻译过来就是导演在不得罪大牌演员的前提下骂大牌演员。
比如在帮助演员调整情绪时,趁机对演员“推肺”,或者用骂演员的话来骂编剧等类型的工作,演员也可以接收到旁边的信息。
刘伟驰在导演骂编剧没有体验过农村生活后,决定下乡。 除了炫耀这些导演技巧,宁浩对导演这个职业也是狠心的。
他饰演的林浩这个角色,和刘伟驰是同一类人。 他也非常渴望获奖,于是就去当了电影节作为题材,拍了一些满足国外评委东方神秘主义审美的**。
他觉得自己很追求电影,有原则,有底线。 投资者的一句话“现在的电影有什么美德”可能会激怒他。 结果,植入物还是乖乖地拍了拍。
还有那些自吹自擂的梗,很难不想到魏淑君,宁浩花了那么多功夫,请来了这么大的演员,结果却只是一点魏淑君。 而魏淑君也确实去过戛纳,虽然不是主竞赛片。
但他的**不拍农民,不是还在展出吗? 《红地毯先生》也参加了展映,不过是多伦多电影节和中国平遥电影节。 现实更具有讽刺意味。
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再疯狂一点,导演应该不要憋着,在电影上映之前,就拍几片短**竖屏,各种类似《老铁廖廖》的元素都挺直了,越沉越好。
*本来是想在剧内和剧外打开空间,但关于刘德华的梗,年龄实在是有点老了,为什么不干脆主动去创造一个新的梗,在现实中创造一个新的频道,吸引观众,然后被你嘲笑。
从目前的票房来看,观众似乎并不怎么买账,可能是**没有那种直接的笑声,作为一个能得到一些内梗的粉丝,我也觉得《红毯先生》没有孔大山的《法制的未来》那么搞笑。
和那些自我放纵的艺术片不同,调侃本来是想引人注意的,《红毯先生》是一个不关注的奖项,大众也不太关注,宁浩这次既没有走在作者的单板桥上,也没能踩到时代的平衡车。
享受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