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视台。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安徽目前面临的最大红利和势能。 2023年,安徽将与上海、江苏、浙江紧密合作,共同打造长三角中国式现代化新景象,既能发挥自身成果,又能为长三角高质量融合发展作出新贡献。
这里是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池州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池州在这里打造的“科技创新飞地”,也融入了全城浓浓的新年气息,摆放着节日的装饰。 研究人员围坐在桌子旁,谈论过去一年的收获,分享新一年的“小目标”。
张畅,上海创显半导体创始人。
今年,20到30台高端功率半导体设备订单可能会实现,希望帮助池州企业在一些关键设备上实现国产化的机会。
张畅与池州的关系是在一次行业年会上,他了解到池州作为安徽集成电路产业版图的核心板块,拥有多家半导体封测企业,这些企业使用的设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 但是,团队的核心成员常年在上海生活和工作,把他们全部搬到池州是不现实的。
张畅,上海创显半导体创始人。
我们团队中有很多是海归,然后包括一些当地的高端研发人员,他们在上海工作多年,不想搬到其他地方工作。
由于地域限制,张畅无法与池州建立合作关系。 2023年,池州在上海打造的“科技创新飞地”即将开启,得知消息的张畅非常兴奋地带着团队作为第一批项目入驻,同时启动池州制造基地建设。
张畅,上海创显半导体创始人。
我觉得“飞地”投资模式和池州投资模式非常好,让研发在上海实现,再生产在池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
记者:胡军.
位于长三角G60科技创新走廊的池州科技创新中心办公面积已达18000多平方米,可在此容纳1000余人进行研发和办公。 目前已吸引数十个前沿科技项目,涉及集成电路设计、电子设备制造、医疗技术等领域。
“科技创新飞地”不仅惠及了池州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成为池州投资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平台,首批吸引的数十个项目中,大部分都与池州主导产业有关,2024年将有新一批项目落户。
池州市发改委首席经济师怡彦。
科技创新飞地是池州市推动本土制造和国外研发的探索与实践,是加速融入长三角G60科技创新走廊的前沿阵地。 大力推动池州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
如果说“科技飞地”为张畅这样的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那么沪、苏、浙三市结对合作,助力皖北城市,则为王兆权这样的年轻干部提供了更多的锻炼和成长机会。 作为2022年首批入选宁波的20名干部之一,王兆全表示,这是一次学习和开阔思维的旅程。
蚌埠市投资促进和对外合作中心国内投资促进科科长王兆全。
我在宁波学到的最多,感受最深的是,我们从事招商引资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降低办事难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真诚支持企业发展。
通过影子,王兆权带回的不仅是“长三角思维”,更是对“双招双引”工作的新认识。 在王兆全的电脑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份投资公司名单,这些公司不仅与蚌埠的产业基地有关,而且是长三角领先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宁波与蚌埠合作的推动下,中国最大的电流传感器制造商宁波西慈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23年落户蚌埠,现已正式投产。
张世强,安徽西慈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管
蚌埠的政策比较好,包括与214(研究)院的一些技术交流,帮助我们发展得更好,明年我们的产能有望翻一番。
蚌埠市投资促进和对外合作中心国内投资促进科科长王兆全。
结合蚌埠在新型显示、新能源、智能传感器、精细化工等方面的产业基础,持续加强与宁波的项目对接与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产业链。
自长三角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三国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力打造长三角跨省邻域产业合作示范区。 继续深化与上海、江苏、浙江城市的结对合作与助力,全方位、多领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产学研合作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交通互联到促进同城协同发展,从生态文明建设到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安徽正大步走在长三角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2023年,上海、江苏、浙江在安徽投资在建项目3789个,在建项目1亿元以上,实际到位资金8743个4亿元,同比增长72;占全省的60%以上。
合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徐向东。
2024年,我们将抓住机遇,实施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优化国家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产业经济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浙江旅游者潘莹.
安徽黄山现在是我们长三角人的美丽园林,我们从浙江过来,开车一两个小时,高铁就会快,我们就像一个地方,今年春节,我们全家都来到了这里,感受了回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滁州市莱安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赵培松。
2023年,以鼎上-仙河跨省邻区新功能区建设为导向,全面推进与南京国家江北新区的轮廓对接、无缝对接、协同对接。 今年,我们夏河镇吸引了第一个百亿元项目,让我们离世界制造业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