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化对越南的影响分析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帮助南越南防御北越南,多次派遣美国特种作战部队和军事顾问,期间美国在中苏军队的干预下直接派兵参加南越南战争。
对外援助是美国遏制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在艾森豪威尔时代,美国遏制的重点转移到了亚洲。
东南亚国家受到经济落后、政治不稳定和极端主义的困扰,这为美国利用经济援助计划提高竞争力提供了机会。
最近,美国加大了对东南亚的经济援助,为他们后来介入印度支那的军事事务奠定了基础。 在所有东南亚国家中,南越南得到的援助最多,这表明美国为支持南越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数据显示,南越南是美国对外援助的第五大接受国,平均占其GDP的25%,其国内经济增长几乎完全归功于援助支付。
在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和日本承担了援助交换任务,日本继续向南越南提供援助。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的援助计划为三个印度支那国家带来了大量美元,特别是在越南南部,美国军事基地附近的美国居民开始广泛使用和储存美元。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越南战争期间,人们开始大量储存美元,另一方面,1975年越南统一后,实行了社会主义模式。
特别是一些耐用品,如摩托车、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房地产等,以**和美元**计价。 美元已经开始在越南的大多数商品中发挥估值作用,这也刺激了国内居民对美元需求的增加。
在越南建国初期,由于美元化的数据还没有开始统计,只能通过收集历史资料来推测,可以说这个阶段的越南是美元化积累的时期。
摊位银行的出现是由于越南盾的不可兑换性以及当时提供外汇交易的金融机构很少。 此外,地下经济规模的扩大也成为推动国内经济美元化的重要因素。
在第二阶段(从80年代到20世纪末),随着越南统一后政局的逐步稳定,实施了大规模的对外开放政策。 从19**到2,越南的美元化程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经济改革运动实施后的五年中,越南的美元化程度上升到412%,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也继续保持在20%到30%之间,所以可以说越南的这个阶段是美元化攀升的时期。
越南国内经济不稳定是美元化加剧的重要因素。 经济增长放缓、恶性通货膨胀和当地货币持续贬值都与高度美元化密切相关。
首先,经济增长的下降与美元化程度的提高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1990年和1991年,越南的GDP增长率不到5%,而美元化率从30%左右上升到40%以上。
同样,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GDP的低增长率与美元化程度从20%左右上升到30%相对应。 其次,越南大规模开放政策造成的经济不稳定表现在物价方面的恶性通货膨胀,特别是在1990年和1991年,通货膨胀率分别高达67%和68%,相当于1991年的41%2%的美元化程度表明,在经济不稳定时期,通货膨胀对美元化有积极影响。
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也对美元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越南,1986年逐步对外开放后,1987年颁布了《外商投资法》及其后一系列政策,使外商直接投资成为越南美元化的主要资本**。
越南是印度支那三国中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人口众多。 由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越南的制造业一度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热点。
随着外资的流入,越南的外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美元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特别是在1990-1991年期间,越南的外国投资增长率超过100%。
外资和外汇资金的成功引入提高了越南的外债水平,但也提高了以美元为主的国家的美元化程度。 越南的相关外汇管制和银行业外汇业务的放宽,对美元化的上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3年决定允许商业银行使用外币存款进行贷款,导致美元贷款利率与越南盾利率之间存在显着差异。 1995年,旅居海外的越南公民汇款监管改革规定,居民可以从境外汇回资金,这些措施鼓励海外越南人通过银行系统向越南汇款,这也是美元存款高度集中于越南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 2001 到 312010年为7%至15%5%,现阶段美元化程度略有下降。
211年,越南采取了一系列减少美元化的措施,包括允许国有企业手中的经常和定期外币存款**,实施经常账户自由化,以及通过行政手段保持越南盾与美元的正利差。
此外,越南还出台了一系列减少过剩需求的措施,如不允许商业银行借款、监管资产负债净未平仓头寸等。
然而,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越南的美元化水平在215年后继续上升。 这可能是因为与越南接壤的摊位银行实力雄厚,愿意承担更高的汇率风险。
此外,由于外汇管制规定严格但效率低下,一些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摊位银行开展外汇存取业务和货币兑换结算业务。 最后,越南近年来一直受到信贷危机的困扰。
为促进经济增长,越南国家银行延长了商业银行向特定经济主体提供的短期美元贷款的到期日。 尽管越南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美元化,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