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十岁》近日在网络上走红,讲述了三个女孩面对接近“三十岁”的人生节点的不同处境。 最让我感动的是女主顾佳和钟晓琴父母的故事。
顾佳是一个事业成功的女强人,住着3000万的豪宅,但她的父亲却在养老院。 钟晓琴只是一个月薪8000的小店员,但她的父亲却可以在家度过晚年。 退休后,父母双方的养老金命运如此不同,其实关键在于财富——财富。
顾佳工资高,没有房贷压力,送爸爸去高档养老院也不惭惜钱。 但这种奢华的环境并不能弥补父女之间的距离。 父亲对女儿说,“我只希望你能经常回家”,心中只剩下寂寞和寂寞。
而且钟晓琴的月薪不高,但她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对父母孝顺。 虽然每个月挣的钱不多,但还是会留出一点钱回家给爸爸配药。 退休在家的父亲虽然条件差,但有女儿的陪伴和照顾,晚年快乐满足。
从这个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年人的环境不如照顾孩子重要。 父母一辈子都在努力工作,他们盼望的只是孩子经常回家看望他们,和他们一起玩。 如果一个孩子有事业心,毫不犹豫地把父母送到养老院换取自己的成功,那么这种成功的意义何在?
人到了中年之后,不管事业有成,还是穷,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是否还记得回家。 再多的钱也无法弥补陪伴的缺失。 所以,当你的父母还活着的时候,珍惜你和他们一起度过的每一天。 我希望在你追求事业的同时,你不要忘记你还有父母在家等着你回家。
接下来,我想从几个方面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1、成功子女的“养老困境”
像顾佳这样事业有成的人,往往更有可能把父母送到养老院。 这有几个原因:
忙于事业,没有时间照顾父母。
成功人士面临的工作压力和时间挑战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为了应付工作,你需要加班和熬夜,你还必须在业余时间与客户交往。 这种工作强度使成功人士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年迈的父母。
工作地点离父母住的地方很远。
许多成功人士可能在远离父母家乡的地方工作。 比如,顾佳需要经常去其他城市旅行,周末也没时间回家探亲。
人生观存在代沟。
成功人士追求理性、效率和完美主义。 父母比较传统保守,两代人很难相处。
经济条件允许进入老年疗养院。
成功人士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父母提供最优质的养老服务,让父母吃得好,活得好,这也成为他们最直接的选择。
二、普通子女的“孝道保护”
相对来说,像钟晓琴这样的普通孩子,更愿意让父母在家照顾老人。 这主要基于:
工作时间相对自主,有时间照顾他们。
普通孩子的工作不像成功人士那样忙碌和紧张,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帮助他们完成一些日常工作。
居住地离父母家近,有条件回家。
很多普通孩子在离父母家不远的地方工作和生活,经常可以回老家探望。 比如田亮和父亲住在同一个小区,随时可以照顾他。
这个概念比较传统,孝顺父母是首要义务。
大多数普通人都有比较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孝顺父母,让他们幸福是孩子的本分。 这也是他们不愿意送父母去养老院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条件有限,只能选择在家照顾老人。
普通孩子经济拮据,负担不起养老院昂贵的费用,只能让父母继续住在自己熟悉的家里,尽可能地照顾父母。
3. 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取决于金钱和陪伴。
无论是顾佳还是钟晓琴,父母的退休生活状况似乎都与女儿的经济状况呈正相关。 但真正影响老人幸福感的,还是孩子的陪伴。
金钱提供物质保障。
充足的养老让老年人无忧吃穿行,入住高端养老院,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设施。 这为老年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陪伴满足情感需求。
然而,物质的东西永远不能取代孩子的陪伴和安慰。 玩伴,说话,散步,夜话......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这些日常的陪伴和沟通。
一个不能是另一个。
因此,养老金必须兼顾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经济上的烦恼固然重要,但孩子的陪伴才是老人幸福的关键。 没有两者之一,老年人很难感到快乐和满足。
综上所述,《三十岁》中的两位父母故事,反映了不同经济状况的孩子在养老金问题上的不同选择。 但无论如何,孩子都应该永远记住,父母最关心的永远是你的公司,而不是钱。
对此,你怎么看? 如果你面临同样的选择,你会怎么做? 我们期待与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