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婚那年开始,我就不喜欢在公婆家过年了,这让我老公不解,他觉得我太固执了,不愿意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
幸运的是,我的家庭是两个女人的家庭,只有两个女儿,我和姐姐。 所以,从结婚的那天起,我就和公婆约定:我们轮流在娘家和公婆家过年。
出嫁女儿洒的水“,这句话对我来说并不成立。
虽然岳父没有表态,但岳母脸上的不悦一目了然,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我的选择。
他们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我们不在场,他们有其他人和他们在一起。
于是,第二年在我家过完春节后,老公也爱上了我们家乡的过年习俗。 每次我回父母家过年,他打扫得比我快。
岳母斥责他,说他忘了家。
他只是笑了笑,然后转头对我说,不如去婆婆家过年。
我完全同意。
我母亲的家在山东临沂,我婆婆家在山东潍坊的农村,相距200多公里。
我和老公是自由恋爱,所以我们在潍坊市买了房子。
俗话说,“十里不习惯”。 200多公里的距离,让这些习俗完全不同。
在娘家,春节的习俗代代相传,从二十三到除夕,熬夜,每一个环节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在娘家过年的时候,我们回去过年的时候,经常是农历28号以后回去过年,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家人的照顾和食物。
而在婆婆家,过年的时候,这种好心情是缺乏的。
在公婆家,除夕夜没有什么仪式感,除了坚持春节,和往常没什么不同。
农历除夕晚餐安排在凌晨12点以后,虽然很丰盛,但人们往往处于最困倦的时候,一点胃口都没有。
大年初一早上,家人都会去拜年,在迎接新年的过程中,一定要磕头,甚至一些爱热闹的人也要求磕头有声音,否则就不算数了。
结婚第一年,婆婆想带我去过年,老公拦住了我。 他告诉岳母,我们家乡没有这样的习俗,他怕我不习惯。
婆婆说,自从她嫁到他们家后,她就要学会遵循当地的习俗。
我不知道自己的心底,所以我不得不告诉她,除了我的父母和祖先,我不会向任何人磕头。
婆婆只是说习惯就好了。
这时,我庆幸老公一直站在我这边,大年初一,我整天躲在家里,没有出去给他们磕头。
我丈夫说他也不喜欢这些习俗,但他不能改变,如果他不磕头,他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后来有了孩子,我渐渐接受了他们的习俗,每次过年,我都会带孩子一起去看望长辈,但我还是不向他们磕头。
社会的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不磕头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老年人也逐渐接受了这一点。
然而,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因为长辈的耳朵和脸而不情愿地接受这种习俗。
现在孩子长大了,他更喜欢在奶奶家过年的方式,每次到过年,他都满怀期待地问他是去奶奶家还是去奶奶家,他很高兴去奶奶家,他很难过去奶奶家。
我们这样生活了二十年。
去年11月,婆婆因病去世。
本来这个春节是我们去娘家陪他们的时候,可是妈妈说婆婆去世了,留下岳父一个人,虽然有姐夫家人陪伴,但难免会感到孤独。
如果你和妹在家,就不要回来了,和你岳父呆在家里......“回到家的时候,姐夫一家还没回来,岳父什么都没准备,说实话,那种说不出的凄凉感笼罩着我们。
于是,我们去了镇上的超市,买了鸡肉、肉、鱼、海鲜,准备了过年的食材。 我告诉老公,等妈妈走了,负责的责任就落在我身上了,我想改变家里过年习俗,让它更像娘家。 丈夫表示支持,儿子没有反对。
儿子说:“奶奶走了,妈妈,你是孙悟空吗? 虽然这不好,但也说到了心里话。 不顾岳父的反对,我下午做了一大桌鸡肉、鱼肉。
姐夫一家回到家,都惊呆了,两个侄女更是惊讶,甚至问道:“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吗? ”
虽然岳父反对,但面对美味的食物,他也想喝一杯。 当我们碰杯时,他的眼睛红了,他说:“明天,你不必早起,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习俗是人做的,如果你不喜欢他们,你必须改变。 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都被束缚住了,你们不能再被这些规则束缚了。 在生活中,快乐地生活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