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致辞]。
**总书记在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新时代的新文化使命。 双语微纪录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人》追溯千年文化脉络足迹,讲述火炬相传的故事,感知国家汹涌澎湃的潮流,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闪耀全球。
金陵的故乡,秦淮元宵节。 漫步在流淌的十里色彩中,看见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缅怀六朝的韵味,品尝过年的浓郁气息。
在秦淮元宵节的年轻传承人顾传京的记忆中,新年的味道与灯笼息息相关。 从五六岁开始,他就跟着父亲顾业良学习做灯笼,每当父亲开始忙着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就意味着春节即将来临。
秦淮元宵节的魅力在于灯笼,灯笼虽小,但拿在手里却传承下来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秦淮灯彩铠”。 今年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将“点亮中国灯笼”——南京首届全国灯笼联合展,第38届“秦淮灯节”迎来全国150余件灯笼作品。 秦淮河岸在桨声和灯光声中,正在书写新的光彩。
灯光的阴影反射着过去和现在
我家以前住在城墙附近,城墙是南京灯匠的传统聚集地,明代有多达500户人家制作灯笼。 走在秦淮河畔的老街小巷里,顾传景的思绪从古至今,回想起小时候第一次跟着大人卖灯笼的情景。
当时正值小学六年级,天刚蒙蒙亮,顾传景就坐上了父亲的三轮车,赶到夫子庙广场抢好位置卖灯,一站就是一整天。 小时候,他喜欢传统风格的秦淮灯兔灯,“有四五十厘米那么大,灯下有轮子,可以拖在地上,里面有蜡烛,在街上很凉爽。 在卖灯的间隙,他经常提着父亲的兔子灯笼走来走去,有时蜡烛被风吹灭了,于是跑到附近的摊主那里借了个火来换。
上世纪90年代,孩子们提着兔子灯快乐奔跑 来源:南京市秦淮区文化中心。
在顾传景的印象中,起初卖灯的工匠只集中在夫庙大城殿和江南公院周边的大街上,后来秦淮元宵越大,各种灯笼渐渐点亮,从孔庙到老门东边的城墙。今年,秦淮元宵会在白鹭洲公园和孔庙核心景区设置了7个展区和330套灯笼。 年复一年,美丽的秦淮灯笼成为南京独一无二的春节景象,是常见、重温的节日记忆。
如果你不去孔庙过年,就意味着你没有过年; 如果你在孔庙不买灯笼,那就意味着你没有好年景。 顾传景说,贺年赏花是南京人不能放弃的情结,越来越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个习俗由来已久。
秦淮灯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吴时期,当时它们最初是皇室用来展示灯笼和佛像的。 魏晋南北三朝时期,灯笼逐渐在百姓中盛行。 东晋的《诗灯》曾说过:“黄黄闲夜灯,修树亮。 灯随风照耀,风随灯起伏。 这是南京最早的灯笼文献记载。 唐宋时期,从农历正月十四日到十六日,元宵时间由一夜改为三夜,再增至六夜,秦淮河逐渐呈现出元宵节早期花灯市场的雏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力提倡南京元宵节,将元宵时间延长至十晚,还出现了在秦淮河上点亮水灯、乘画船赏夜景等新的娱乐活动。
近代以来,灯笼的发展一度沉寂。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秦淮灯笼翻开了新的一页。 1977年春节,孔庙首次恢复灯笼市场,1986年,南京恢复举办一年一度的秦淮元宵节,一直持续到今天。
明代古画《上元灯色》(局部)。
说到秦淮元宵节,人们往往会想到一幅明代画的《上元灯色》,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挂着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灯笼。 今年,秦淮元宵节以这幅古画为创作题材,再现了画中展示的偷龙珠跃龙门的奥玉灯笼,以巨型敖承载海外仙山的奥玉灯笼群,在科技元素的加持下, 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跨越600多年的时空,昔日描绘的宏大景象,在秦淮河畔重新映照。 老门东内打造的“天龙”灯笼组,将龙身盘绕成24个弯道,对应着2024年的新到来,行走在摇曳的龙腹下,仿佛漫步在五彩斑斓的天空中。
上元元宵节起源于明代,是世界秦淮灯笼色甲的象征,今年我们元宵节作为一个整体作为灵感来源,既融合了北方的“壮丽”,又融合了南边的长江“小碧玉”,是秦淮灯笼跨界融合的一次尝试。 担任今年秦淮元宵节艺术总监的顾业良说。
选择一种艺术来继承千年语境
夜临近十点,顾传景还在父亲的灯笼厂里,研究一种飞龙形状的传统灯笼。 隆冬时节,铁皮屋顶支撑的厂房更添寒意,坐着不动后,他的脚开始冻麻,这是他早已习以为常的。
顾传景和父亲顾业良学习了灯笼的制作艺术。
工厂承载着太多顾传景青春的回忆,也让他对灯笼产生了复杂的情感,在被灯笼的光彩迷住的同时,每年春节前夕去看父亲做的灯,总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另一方面,我不禁抱怨灯笼占用了我父母太多的时间。 他记得母亲总是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把一盏盏又一盏的灯框起来,而父亲是最后一个离开工厂的。 学生时代,顾传景经常一个人在家等父母,直到听到钥匙转动的声音,他才能安然入睡。
他的父亲顾业良8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灯笼技艺,后来在著名灯笼师李桂生手下参拜,从事灯笼创作50余年。 上世纪80年代,南京恢复了秦淮元宵节,当时24岁的顾业良参加了元宵节,从此没有落伍。 如今,他的儿子顾传景也加入了制灯的行列,“从看、从想,通过手缚系统变成现实,我越做越投入,感觉融入了父亲的世界。 ”
秦淮灯笼堪称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每一步都有知识。 顾传景说,以秦淮灯的经典莲花灯为例,需要经过62道工序,才能使竹纸变成栩栩如生的莲花。 要成为一名灯笼工匠,不仅要能劈竹绑骨架等木工,还要掌握画、书、剪、剪、浸染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怕苦的研究能量和艺术想象力。
上大学后,顾传景开始正式接触灯笼的生产,一边跟着师傅在厂里系统地学习如何制作灯笼,一边跟着父亲走进大学校园,担任同声传译员,向大学生展示灯笼的非遗魅力,在前期准备英语展示课件时, 顾传景第一次充分了解了秦淮灯笼历经几番风风雨、几千年的不断发展的发展历程,加深了对灯笼制作的兴趣。
顾传景记得,刚开始学灯笼的时候,“他有点大师,有点大师,全神贯注于如何创新灯笼的形状,如何将二维图纸转化为3D现实”,于是他想到了用自己在建筑专业学到的三个视图。 “一开始,我以为做一盏灯很简单,于是就拿着电线去看了图片的凹形。 可是开工没多久,顾传景就尝到了挫败感,厂里的师傅告诉他,做灯很严谨,点在哪个位置,具体长度多少需要精确测量,于是就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要画200圈。
当50手累了,100手基本动不了,纯盲弯在后面,当时收率不到10%。 师傅告诉他,以10厘米的圆圈为例,准备应该是10厘米乘314、以保证弯曲的圆不会变形。
大学毕业后,顾传景从事施工监控工作,坚持每天下班后来灯厂帮忙学习。 在700多平方米的厂房里,一个亲戚大家庭上战场,灯笼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安装、维修等一系列步骤,被分配到六个家庭,其中就包括顾传景组建的小家庭。
秦淮灯笼在古代用于现代用途
2020年春节,当顾传景和妻子即将迎来一只小老鼠时,顾传景想到了用灯笼送给未出生的孩子的礼物,用儿时的记忆“舒克和贝塔”创作了两套动画人物灯笼,当年意外收获了不少爱。
顾传景制作的抽象风格的十二生肖牛灯。
自从参与灯笼制作以来,顾传景不断尝试用自己的理解对灯笼的造型进行创新,将古建筑和神话故事融入其中,以漫画的形式创作半浮雕灯笼,再现《山海经》中的月神长溪,也尝试融合西方绘画风格,制作出十二生肖牛灯的抽象风格。
虽然父亲顾业良很欣赏年轻一代敢于突破创新的勇气,但他仍然对传统有自己的坚持。 他常对顾传景说:“非遗传承人一定要看人、看物、看生活,秦淮灯笼代代相传,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
这种看法来自顾烨良在海外推广秦淮灯的经历。 自2006年秦淮元宵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顾业良作为其国家传承人,肩负着让灯笼“走出去”的使命,连续八年在国外点灯,与当地人一起庆祝春节。 他特别喜欢送给德国莱比锡市长的手工莲花灯笼,他称赞“纸制品可以制作得如此精致”。 海外友人对灯笼的热爱,让顾烨良深深体会到了“国即天下”的内涵。
顾业良一辈子都是一盏灯,年轻时,他带着一套创新的鹤灯展出,受邀成为南京孔庙工艺灯厂的师傅,是一盏红灯。随后,他继续研究秦淮灯笼的艺术表现力,用铁丝代替制作骨架的竹条,用丝布和丝纱代替棉纸浆,用LED灯代替蜡烛,融合声、光、电等艺术形式,让秦淮灯笼“活起来”。
几十年来,顾业良见证了秦淮元宵节的日益繁荣,在南京恢复元宵节初期,只是在孔庙的核心景区,然后逐渐延伸到秦淮河和明城墙,从而实现了“水、 陆地和空中”。
今年春节期间,顾业良与家人久久相聚。 孔庙星门前挂着三盏大莲花灯笼,是顾家在节前制作的。 参观元宵节时,顾传景特意带着父子俩在灵星门前合影留念,顾传景的儿子叫顾万年,这个名字寄托着家族的希望,“秦淮元宵可以传到万年万代。 ”
灯光和月亮远远地看着对方,世界是个好日子。 游轮上的灯笼交织成梦幻般的璀璨夜景,南京市新年的味道在秦淮灯笼中流淌,最后落在大家的心中。
部分信息由南京市委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