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新野县一些手工艺作坊只能生产零星的肥皂、硝酸盐、鞭炮、香水、生发油等生活用品。 解放后,除鞭炮外,大部分都停产了。 1958年,建成了颗粒肥厂和农药厂。 1968年,建立了磷肥厂。 1973年,县化肥厂建成投产。 1980年,塑料厂成立。
位于新野县大桥路南侧。 它建于1972年2月,并于1973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 当时,有400名员工。 年计划生产能力为120,000吨。 扩建后,该设施于1981年完工。
工厂分为两个院落,东区为生活区,西区为生产区。 分为供气、制气、合成、炭化、整修、电力、包装、原料试剂等车间。 大型设备包括锅炉、燃气炉、罗茨机、高压机、循环机、制冰机、铜泵、合成塔、钢塔、转化炉、炭化塔、热水塔、二次去除塔、洗气塔、除液塔、气柜等。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新野县建立了一家橡胶厂,生产三角带、输送带和模压鞋底。 1981年搬迁至朝阳路西侧,拥有V带硫化机4台,输送带硫化机2台,胶底淬火机6台。 它于1984年被农业机械公司收购。
1968年,新叶县皮革化工厂引进塑料回收技术,购置挤出机、破碎机、模压凉鞋等设备,利用废旧塑料生产模压凉鞋。 1973年,引进塑料薄膜生产技术,购置塑料生产设备和塑料热封设备,生产塑料薄膜和肥料袋。 1979年,引进铲板、椅背等生产技术的生产技术。 1980年,县塑料厂成立。 1985年4月,第二家塑料厂建成,1994年被新华集团收购。
它位于新野县朝阳路西侧。 1980年,新业县皮革化学塑料生产车间成立县塑料制品厂,位于市区朝阳路西侧。 可生产6 4种产品30个品种,主要有钙塑吊顶、管道、剧院椅、洗衣机气缸、农用喷雾罐、水桶、升、盆、搓衣板、“紫春”牌树脂布等。
传统的面粉碾磨工具是石磨和石磨,由人和动物推拉,加工能力在地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野县有石磨1870座,石磨2827座。 为了解决城镇人口的面粉问题,县粮食厅于1950年组织了面粉加工协会,有120户碾磨户参加,每天加工原粮约5吨。 1958年,该县建立了日产25吨面粉加工厂,解决了城市非农人口的面粉问题。 农村地区的粮食仍采用石磨和石磨加工。 1963年,农村地区有一台研磨机(当时称为面团打浆机),可以加工低标准的面粉。
它位于新野县朝阳路西侧。 它建于1958年8月,安装了1台美制双边36英寸磨机,1台美制四向筛网,1台汽油发动机,日产面粉25吨。 1996年改制为康泰面粉公司。
解放前,新野县有101家土油厂,以芝麻、棉籽为原料,年加工能力约1500吨,除食用外,部分还销往汉口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县成立了石油公司,负责石油加工和销售。 1956年,县油厂成立。 1962年,农村社区开始有采油设备的机制。
它位于新野县汉城路北侧(县汉城广场)。 它建于 1959 年,被称为食品局油厂。 刚开始的时候,有压土两盘,磨石两盘,骡马两匹,日产油165公斤。 1960年,每天加工3台95台榨油机、1台东方红54马力柴油机、1吨芝麻。 1995年,新野县在县北建建龙达油厂。
解放前,新野县有70多个槽式作坊,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生产烈性酒。 比较负盛名的白酒有新店铺的“玉泉香”、东兆庄的“万香豪”和陈家岛的“小麦酒”。 米酒酿造,遍布城乡农民,比较有声望的有新店铺的“糊米酒”、昔日高庙的“老米酒”、梵鸡的“老米酒”。
1958年,全县建立了酒厂,现有员工14人,设备1壶7窖。 以干红薯为原料生产酒类和白酒,当年7月1日放酒,日产量250斤。 1981年,县酒厂搬迁扩建。
1958年,在县城观一巷陶器厂成立酒厂。 它于1962年2月停产。 1968年7月,酒厂改建在城城南关中山巷。
1981年11月,迁至市北军民运河源头,老白河南岸。 1990年5月,县批准设立新业县酒厂,是经委直辖预算中的局级企业。 1996年5月,县商淀粉厂与县豆制品厂合并,成立新野县汉化集团公司整体成立。 2001年,依托汉化集团酒曲生产线,员工募股成立新业汉化酒业有限公司。 2006年4月改制为民营股份公司。
解放前,新野县有糕点店30余家,主要生产年糕、鸡糕、花生条、茶豆、兰根、刀切、麻片、月饼等20多个品种。 1953年后,为保证市场,县安排了12家国有和集体工厂生产糕点,所需的面粉和香油被列入第一个计划,年产糕点糖果约200吨。 1978年后,集体和个人糕点行业发展迅速,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转变。
新野县的传统豆制品有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筋、豆芽、粉丝、果冻等制品。 1953年,豆制品由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生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蛋白质肉(俗称人造肉)的加工和生产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