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广汽集团发布《2030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向外宣告“万亿广汽”的雄心壮志。 刚刚过去的2023年,将是中国汽车工业辉煌的一年。 ** 战争来来去去,新技术层出不穷,汽车的生产、销售和出口迎来了里程碑式的时刻。 如何在汽车行业的淘汰赛中脱颖而出,加速实现“万亿广汽”的战略目标,广汽集团的秘诀之一就是科技创新。 就在日前,广汽研究院广汽动力总成自主研发团队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师团队”称号。 这是工程技术领域先进模型首次获得国家级表彰,共有81人被授予“国家优秀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优秀工程师团队”称号。
或许,从广汽动力总成的独立研发团队中,我们可以一窥广汽真正的科技实力。
1、发动机已进入“无人区” 有人质疑,中国自主品牌的动力总成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有多大? 广汽集团的结果或许就是答案。
2021年9月,广汽首台“零碳排放”氢发动机成功点火,率先提出行业内“双碳”目标的广汽技术解决方案。 2022年8月,广汽混合动力发动机最大有效热效率超过4414%,将中国发动机技术推向新高度; 2023年6月,广汽集团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氢电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和全球首款乘用车用氨发动机。 1月25日,太平洋汽车等多家**在广汽研究院与近日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师团队”称号的广汽动力总成自主研发团队进行了交流。 广汽研究院院长、广汽动力总成自主研发团队负责人吴健表示,以广汽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动力总成等领域已与世界领先水平相媲美。 “如果发动机不是自主研发的,以后就会被别人控制。 2008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近20年的吴健,怀揣着打造世界顶尖“运动”的理想,作为研发团队的技术带头人,加入广汽研究院。
当时,合资品牌和外国品牌几乎垄断了中国汽车市场,很难开发自己的发动机。 广汽第一代发动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阿尔法罗密欧,样机的很多技术指标和工艺都落后,已经停产多年,很多零部件都没了,配套的零部件生产需要重组,很多核心零部件也需要优化升级。 “从最初的图纸到二次开发再到生产就绪的图纸,相当于拆掉并重新发明轮子,几乎开发出一个全新的产品。 回想起当年的那一幕,队员邵发科至今记忆犹新。 最终,研发团队历时5个多月,完善了500多项发动机技术,建立了产品开发流程和标准,实现了广汽发动机“从0到1”的飞跃,量产并装备了广汽传祺首款中高端轿车,并于2010年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亮相。 从此,“快节奏”、“高效率”成为广汽动力总成自主研发团队的“研发模式”。 让吴健和研发团队引以为豪的是,十年来,广汽发动机研发经历了从第一代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二代“并行运行”的集成开发,再到第三代自主开发的转型,再到深入探索无人区、创新突破的转变。 让广汽在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更加冷静,2变速器突破“卡脖子” 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那么变速器就是汽车动力传动的“喉咙”。 更要命的是,这个领域也是中国品牌的弱点,相关技术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和封锁,很容易被“卡住”。
由于自动变速器总成的一体化设计涉及机电和液压控制的交叉学科,因此开发作为关键核心部件的电液控制系统更加困难和危险。 当时,国内大多数车企都采用向国外**公司采购的方式。 吴健认为,外包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他毅然决然地带领研发团队走上了电液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之路。
加快技术攻关,坚决不能再让核心技术“卡住”了。 “话虽如此,打破比赛并不容易。 电液控制系统的所有部件长期被国外少数龙头企业垄断,存在重度技术专利封锁。 面对困境,吴健和研发团队组织了无数次专项调研分析,对各种液压控制机构进行了多场景、多工况的演示和一流的测试,最终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研发出了广汽集团第二代双泵电液控制系统。 这是国内首个量产双泵系统方案,也是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生产的电液控制系统,填补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空白。
“两地”混合不是天花板正是因为广汽等中国车企的自力更生,中国龙头企业才一步步崛起。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平分秋色。但在几年前,人们可能并不那么看好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
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日系车型仍占中国油电混合动力市场的90%以上,并树立了牢不可破的专利技术壁垒。 显然,国外汽车巨头不希望中国人掌握自己的造车技术。 但有些人不相信邪恶。 2014年,时任广汽研究院技术总监的黄向东、黄鹤等专家指导团队不懈努力,打造了首款双电机平行轴串并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广汽第一代机电联轴器系统GMC10。但是 GMC 10刚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成本、效率、质量等方面找到一个全面的“更好的解决方案”并不容易,任何配置方案,都可能因为模式切换控制复杂、整车布局困难,甚至没有成熟的配套产业链等问题而发生翻车。
无奈之下,研发团队对市面上数十款混合动力变速器进行基准分析,研究了串并联、功率分流、P2等多种混合动力技术路线,并对不同配置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布局验证,最终在对近19万种组合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后,再次取得突破, 并打造了首款集成式双电机多齿轮串并联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广汽第二代机电联轴器系统GMC 20。
这款由广汽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变速器,兼容柴电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以及氢动力系统,适用于多种不同能源的车型。 它赢得了许多国内和国际奖项,包括“世界十大混合动力系统”。 “丰田、本田不是天花板,我们可以超越。 广汽研究院动力总成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齐洪忠感慨地说。 如今,以广汽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动力总成已与世界领先水平并驾齐驱,甚至在发动机热效率、混合动力系统热效率利用率等领域赶超。
向千亿能源目标迈进除了动力,能源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中之重。 能源生态板块是广汽集团打造“万亿广州汽车”的五大增量之一,优牌能源是广汽集团能源科技生态的主要载体。
广汽研究院旁边是优派能源的所在地。 友牌能源副总经理闫良波表示,友牌能源正围绕“万亿广汽1578发展纲要”和“2能行动”计划的实施,积极构建“锂矿+基础锂电池原料生产+电池生产+储充换能服务+电池租赁+电池**及梯级利用”的垂直整合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根据规划,2030年能源生态板块收入有望达到1000亿元。
此外,在完整产业链布局的基础上,优牌能源还将以大数据驱动业务融合发展,实现电电与电池数据深度融合,以数据价值挖掘赋能锂矿与原材料、电池制造、补能运营、电池资产运营、储能运营、可再生能源运营六大主业。
闫良波透露,友牌能源的业务布局将围绕以电池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链建设,构建包括充换电业务和电池银行在内的电力服务生态。 太平洋汽车获悉,在电池生产方面,占地666亩、规划产能36GWh的Inpai电池智慧生态工厂已于2023年12月正式投产,首条6GWh生产线落地。 在补能业务方面,广汽能源已建成979座充电站,计划到2025年达到2000座,并在150个城市建设换电站,2分钟即可完工。 电池银行积极配合广汽埃安实施车电分离车型电池租赁服务,已于2023年9月投入运营。 同时,优派能源还将聚焦V2G和B2G,推动“车站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互动,对接虚拟电厂应用场景,最大化电池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价值。
结论回顾2023年,广汽集团累计销量突破250万辆,正朝着“万亿广汽”的战略目标迈进。 在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中,技术是最强的竞争力。
还记得,在2023年广汽科技日,广汽研究院发布了一系列引领行业潮流的“黑科技”。 包括广汽飞车GOVE、搭载氢电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全球首款乘用车氨发动机、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等,从立体维度呈现广汽的研发成果。
智能化方面,2023年广汽研发院将基于车云融合的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兴灵架构”,聚焦智能网联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全球首个“集中计算+区域连接”的量产应用EEA 30 电气和电子架构。 此外,以自主研发的L4为代表的广汽研发量产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方案已投入示范运行,L2 L25、驾驶辅助已量产应用于AION S、GS8等车型,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NDA已量产; 中长期纯视觉算法技术解决方案在Nuscenes自动驾驶测试赛中荣获“世界纯视觉榜第一名”,在Argoverse 2 Sports**挑战赛中荣获“运动轨迹世界第一名**榜单”。 这些领先成果的背后,是无数工程师们的绩效研究日。 作为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健对工程师精神有自己的理解。 “工程师必须有创造的雄心壮志。 我们将做国家需要的事情。 ”
毫无疑问,正是凭借这样的工程师精神,广汽研究院才能不断打破封锁和垄断,研发出一批批国际国内领先的黑科技,为“万亿广汽”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