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贪婪超乎想象
搬出克里姆林宫后,米高扬被他的新别墅所震撼,这座别墅是用哥特式城堡风格的红砖建造的,门在三个方向上铺有大理石台阶,整个大理石地板,大厅里有一尊圣母雕像,甚至相框也是用意大利制造的大理石制成的。
这象征着苏联特权阶级的奢侈生活。 这仅占该国人口的 1 左右4%的人肆无忌惮地挥霍国家财富和民众信任导致了苏联的垮台。
他们的生活奢侈超乎常人的想象,经常抱车接送他们走,豪宅大院是标准配置。 比如曾经担任克格勃首脑的谢列平,就觉得带着一群安保人员出门太耽误时间,经常一个人出去办事,这让勃列日涅夫无言以对。
虽然一夜之间坍塌堤坝的蚁丘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但自政权建立以来已经出现了一些迹象。 我们可以在苏联干部的住房制度中看到这一点。
列宁翻看手中的报告,发现十月革命后,**已经被沙皇政权毁了:国土广大,但相当一部分人口连基本的水电都保证不了,大约有1 5个发电厂和15个4%的水厂处于废弃状态,25%的公共浴池和近一半的洗衣房早已关闭; 剩下的绝大多数设施仍然集中在大中城市。
这意味着,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人,可能连半个都不到——这已经是20世纪了,还有人把洗个热水澡当成奢侈品?
难怪无产阶级革命会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苏维埃政权不仅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善现状,而且由于国内外形势极其严峻,被迫将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入到内战中。
这导致稀缺的住房和卫生设施被转用于军队。 不仅如此,为了生存,人们被迫拆除房屋,将木制建筑材料劈成柴火以抵御寒冷。
历史记录显示,仅在1919年冬天,首都莫斯科就有不少于2,500所房屋被当局征用。 虽然这样的决定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但列宁为了生存,真的别无选择,只能冷酷无情。
苏维埃俄罗斯人民在军队和人民的支持下,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 1922 年之后,控制局势的苏维埃**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措施。
为了缓解住房短缺问题,**遵循19世纪法国乌托邦社会主义学者查尔斯·傅立叶的思路,征用了大量建筑物,并将内部和外部进行了翻新,并划分为大小相等的小房间。
经过简单的装修和水电安装后,这些房间被分发给急需住房的人,类似于今天年轻人租用的“隔断”。 虽然住宿非常有限,但它确实解决了当时的迫切需求。
这样的房间甚至没有私人浴室,当你半夜醒来时,你可能会发现几只大老鼠趴在你的胸前。 然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有一个稳定的居住地,每周能够洗几次热水澡,已经是天堂般的了。
这就是备受赞誉的苏联“住房公社制度”,它最初体现了后来苏联制度的“平等主义”。 在大规模翻新现有建筑的同时,也正在建造新房屋,以满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
到1928年,基层人民的住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下一步就是解决干部的住房问题。
在1922年俄国共产党第12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领导层是否应该享受更好的生活。 虽然有些人追求物质生活,但在列宁的倡导下,人们暂时选择了克制。
但是,让政策制定者与普通人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是不现实的。 因此,当局采取了巧妙的解决方案,将最优质的建筑物改造成宿舍,宿舍根据建筑物的等级分配到不同的级别。
例如,成立于 1764 年的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被改造成当时最好的干部宿舍之一,许多最有权势的人选择居住在这里。
这里住着大约600名俄罗斯**高级官员**及其家属,还有多达1000名工作人员,如安保人员、厨师、服务员和医生。
稍差的宿舍主要分配给重要的国家机构负责人,各州行政部门的成员。 虽然大家都想住好房子,但和尚多,粥少,不是所有人都能马上搬进来,而且根据年龄和等级,一些资历不高的干部需要住在条件差的公寓里,等待分配。
此外,一些位高权重的国家领导人更愿意选择这些等级的居住地,因为他们感觉与下属更亲近,可以更快地传达决策和精神。
虽然老百姓住的隔断连独立卫生间都没有,干部们却享受着豪华套房,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的和谐。 毕竟,干部们生活在“二手”中,而人民群众则从零开始解决生计问题。
然而,随着苏联国家实力的增长,一些人开始对现状感到不满。 不久,最高层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苏维埃干部住房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尽管干部宿舍条件不错,但**人还是对集体宿舍表示不满。 就连该国的领导人也开始厌倦生活条件。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苏联高层开始拨出资金建设独立式住宅,尤其是斯大林,他将住房保障列为“**”的基本福利之一,旨在通过“**”来维护正义。
斯大林试图通过用丰富的生活保障换取**对物质的漠不关心来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但他显然低估了人类的欲望。 俗话说“从节俭到奢侈,从奢侈到节俭”,一旦打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就无法停止:地位越高,新家越豪华; 看着新房子越来越宽敞,虚荣心驱使他们不断追求更好,不满也越来越大。
很快,住房不再只是一个居住的地方,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随着豪华别墅的出现,苏联特权阶级开始形成。 我认为,虽然打击腐败很重要,但各行各业的人享受不同的生活是可以理解的。
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而如何把握这个边界,才是对领导者最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