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儒,插上玉公,多年前,他带回了树种来拯救苏木山
在北京西北240公里处,有一个地方叫:"网红"森林公园被称为苏木山。 每年有10万游客来到这里,其中近40%来自北京。
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它是一座没有草的荒山,被称为“鸟不鸟”的地方。
董洪儒,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1958年,他独自一人走进荒芜的苏木山,开始了植树之旅。 然而,他竭尽全力种植了7年,却没有看到任何结果。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 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创造奇迹。 于是,他来到河北省卫昌县的林场,带回了华北落叶松树,并成功地将这棵树种在了苏木山上。
从那时起,董洪儒开始了他42年的植树生涯。 他每天都在森林里度过,每一刻都在默默地奉献。 如今,苏木山已成为拥有20多亩种植园和9天然灌木林8万亩,多年生鸟类100余种,森林覆盖率高达748%的绿色“长城”。
这片曾经贫瘠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京津两地修风沙、输送绿水、送清风的宝地。 董鸿儒,他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和毅力,我们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他是我们的榜样,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挑战荒山,守护青树,19岁的董洪儒离开家乡,独自走过45公里的艰苦旅程,来到了乌兰察布市的“珠穆朗玛峰”苏木山。
他辛勤劳作,无私地保护着这座长27公里,宽约19公里,平均海拔超过1500米的雄伟山脉。
在他的坚持下,护林站成立,他成为这里的第一位护林员。 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从未退缩,反而坚定了保护这片绿地的决心。
42年来,他见证了苏木山的生态变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董洪儒是一名护林员,他坚守信念,不怕吃苦。 他在苏木山上建造了一个破旧的护林站,周围是贫瘠的山坡和石头村庄。
尽管他种植杨树、桦树、杏树和榆树的尝试一再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深信奇迹只能在困难的地方发生,因此他决心在苏木山上种植和维护树木。
于是他从河北围场带回了树种,并成功种下了树。 1960年,须木山林场正式成立,董洪儒、赵守利为林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尽管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但他们不断探索,壮大种植团队,为苏木山的绿化而努力。
1964年,董洪儒发现一棵长势良好的落叶松树,很兴奋,但他并没有立即大规模种植。 第二年春天,他听说河北省卫昌县龙头山林场种植华北落叶松成功,就带着赵守礼去学习,带回了80斤华北落叶松种子。
回到苏木山后,他们开始繁殖和实验,到了秋天,他们发现成活率高达85%,这让他们欣喜若狂。 1967年,他们扛着70多斤树苗和水箱,每天往返于山脚下和山顶,经过一个月的奋斗,他们成功种植了10000多亩落叶松。
看到秋天青松林把荒山染成绿色,董洪儒兴奋地跳了起来,对着山上喊道:“苏木山还活着,我们胜利了! 两行滚烫的泪水无声地顺着他黝黑的脸颊流下......
董洪儒的奉献精神:植树是一种毅力,一种信念,一种幸福 从带领职工将苏木山划分为五大林区,动员干部群众开展植树造林攻坚战,到被提拔为星河县林业局副局长,进一步提高苏木山的森林覆盖率, 因地制宜增加树种,栽培灌木和花卉,董洪儒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把植树当成一种幸福。
虽然有人嘲笑他傻,骂他“树白痴”,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继续留在苏木山植树。 1994年,董洪儒当选为星河县政协副主席,但他并没有离开苏木山,而是选择承包苏木山的一块林地,一边培育新树苗,一边传授植树经验,继续发挥余热“种好树”。
他的精神感染了许多人,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加入了造林大军。 董鸿儒的精神犹如苏木山上的一棵不老的松树,记录着苏木山植树造林的精神,诉说着“清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中国故事。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信念,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这种梦想不仅是个人的,更是民族的、民族的。
素有“小兴安山”之称的苏木山已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体验基地、国家徒步基地、国家登山训练基地。
近十年来,每年吸引来自北京、大同、张家口等周边城市的游客10万人次,为当地带来500多元的旅游收入,也带动了周边近300名农民,年均收入超过2万元。
请注意,本文版权归新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改编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