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的兰台演员曹操和曹丕父子,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作家"父子俩。 曹操是众所周知的伟大作家,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曹丕的文学成就并不逊色于他父亲。
鲁迅先生甚至称赞曹丕,认为他的时代是"文学自我意识的时代"。那么,曹操和曹丕父子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文学成就呢?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崇尚儒家思想,其实父子俩都是宦官的后代。 虽然曹操自称是汉初丞相曹神的后裔,但实际上,曹家起源于他的祖父,太监曹腾。
这也是很多喜欢三国史的人迷茫的地方,为什么曹操的父亲曾经是副官,而曹家当过两千石的**,但还是有很多史学家认为曹操家是"冷"这?
究其原因,在于儒家的意义。 正如我以前多次说过的,东汉儒家思想兴盛的表现之一,就是儒家思想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东汉的学者来说,"修身养家,天下和平"它不再只是儒家的理想状态,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儒家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全面介入,体现在东汉诸君大臣都引用《礼经》等儒家经典来解释朝廷的法令,或者解释朝廷的法令。 比如东汉的鲁公,利用《礼经》和《月令》的解释权,成功地诱使东汉朝廷改改了夏日审讯犯人的陋习。
儒家学者要想进入行列,首先需要精通儒家经典。 在东汉巡视制度下,除了曹家、袁家等特殊家族外,其他士大夫要想孝道,就必须精通经义。
这就像捡芥末一样简单。 同时,试用制度更强调学者的品德和风范,而不是他们的个人能力。 比如孔融,他是一个典型的德大于能的学者,虽然他的建议不符合时事。
为了保护孩子免受负面影响,儒家家庭一般对孩子的行为有严格的规定。 例如,司马方对司马懿及其兄弟的行为有严格的限制。
然而,对于曹操这样的宦官后代来说,他们的前途并不取决于儒家思想和乡村情怀,而是取决于家族的皇权。 因此,宦官家并不重视经文和正道的修养,也不重视礼仪的修养。
曹操小时候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没有家庭学校,也没有家教。 不过,他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当时的宦官后裔和儒家士子弟的家族有着明显的区别。
前者强调恩道门这个词,后者强调对经文的研究。 在东汉时期,书生受经教,书生子女为了求名利,沉浸于经中,各种才能都被视为雕虫的小本领。 宦官是时代的潮流引领者,他们很快就接受了时代的变迁,并把他们引入宫中,因为他们不重视经文。
受此影响,皇帝也“人人有才”,而“洪都门派”的建立也由此而来。 当然,只要皇帝喜欢什么,太监们自然会提拔。
而这种晋升,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孩子。 曹操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我们找不到任何关于曹操少年时期所受教育的历史资料,但从曹丕自己的记载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曹丕年轻时所受的教育,显然更倾向于“洪都门学”,而不是儒家经典。
曹丕喜欢修辞学、钢琴、象棋、书法和绘画,很大程度上受到曹操的影响。
曹操父子对辞职的看法与儒家学者完全不同。 西汉著名作家、儒家学者杨雄曾说过,修辞不宜过分讲究华丽的修辞。
人的美在于统治,而顺从的美在于。 ——杨雄《法严无子》 然而,曹丕却公然鼓吹“文字之美”,将诗歌的娱乐功能和文体美推向极致,完全无视德育等实用功能。
曹操父子对慈福的喜爱,从政治角度来解读,是对东汉浓重儒家思想的一种反动,正如陈寅科先生所说,是东汉学者在准备篡夺汉朝之前对精神信仰的破坏。
在曹操“上位必禀赋,创作新诗,编曲成乐”的背后,心中一定没有一丝“反经”的快感。 曹操和曹丕父子对文学的重视,也导致了一大批文人、学者因社会动荡而被迫流亡。
这些人围着曹家,大饱口福,吟诵诗句,抒发着呼天下人心的悦耳之心和英雄情怀,掀起了中国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高潮。
曹操父子的文学成就,丝毫不逊色于清代的太学。 然而,曹魏时期太学问题严重,很多太学大夫对经文的理解并不好,使学生无法学习。
即使在曹丕统治时期,精通经籍的人也不到10人,这与曹魏宫廷熟练引用儒家经典的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比之下,司马懿接受了完整的儒家经典教育,但他很难取得重大的文学成就。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父子之所以成为“文艺英雄”,并不是因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而是因为他们在学者眼中是“太监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