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11日电(福建**记者 严顺龙)“发球! 随着土楼里的一声呐喊,男人们围着围裙,端着菜,将自己烹制的美味佳肴呈现给家里的老人、妇女和孩子。
农历正月夜,在灯笼和万家团聚之初,在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长柳村竹园的“翠花楼”里,吃了一年一度的阖家团圆饭。
宴前,我特意送了你一份从福州带回来的礼物: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蔡满载写的一幅书法作品。
回国前,我特意联系了在省人大工作的蔡万载同志,向他介绍了这座建于1830年左右的“翠华楼”,见证了土楼家族的代代相传。 据燕氏族谱记载,“翠华楼”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主楼为四层正方形,形成三进三折水格局。 200年来,“翠华楼”历经战乱、自然灾害,风雨交加。 改革开放以来,在外辛勤耕耘、爱老祖辈、爱家乡的严家子弟们,纷纷出谋划策,出资、下功夫修缮主楼、扩建辅助楼、翻修大门,让“翠花楼”保持原貌,焕然一新。蔡曼载同志感受到土楼一家的勇气和毅力,高兴地拿起笔写下了《翠花楼》。
作为外出流浪的一代土楼人,我也深受淳朴的土楼家风的影响,从山里的孩子成长为党报记者。 每年家庭团聚、家庭聚会的时候,长期报道时政新闻的我,都会跟家里的舅舅、子哥聊聊过去一年的工作,用大家都能听懂听懂的方言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今年是总书记访问福建三周年,三年前,总书记在考察福州三巷七巷时强调,“保护传统街区、保护古建筑、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城市的历史和脉络。 以一颗珍爱的心和一颗尊重的心对待古建筑、老房子和老街区。
翠花楼“全家聚餐过半,我拿起话筒,向全家人致以新年贺气,也向大家送上最美好的祝愿和诚挚的委托总书记,并与您一起重温总书记亲自推介福建土楼世界遗产的故事。
经过十余代的繁衍,如今有近百个“翠花楼”的孩子。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了青山绿水环绕的土楼,感受到了土楼人勤劳朴实、勇敢善良、忠诚爱国、友善村民、崇尚文育、勤俭节约、热情好客的特点。 土楼是一个家庭的凝聚力中心,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最好证明。
感谢党和国家,我提议今年继续修缮美化“翠花楼”及其周边,我将带头捐出1000元。 晚宴气氛浓厚时,竹园理事会主席、“翠华大厦”负责人闫群晖发出了倡议。 “我也付1000元”和“我付500元”......在支持声中,在户外辛勤劳作的“翠华楼”的孩子们热情地捐款。
翠柳夕芝陶器凌府华堂现在记起家风“,”翠华楼“门上的对联在烟花的照耀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