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这样对魏晋南北朝的评价,荒诞靓丽,名媛君子不羁,女人能撑半边天,这样的言论引起了很多人的掌声,对魏晋南北朝都有向往。 在我看来,魏晋时期是最精神病的时代。 与其说名士很浪漫,不如说是名士很疯狂。
乍一看,“清谈”这个词听起来很文艺,透露出山川流水的优雅。 其实,这确实是魏晋时期文人、书生们钟爱的一种娱乐,虽然被打上了文化的标签,但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八卦、胡说八道、坎山。 在早期,它是一种逃避政治压迫的方式,但后来,它演变成一种社会氛围和一种社交方式。 当时,名人和明星对清的痴迷到了什么程度,时不时地打电话给朋友,吵架。
你说一群大男人聚在一起聊什么?
清谭的前身始于汉末,又称“清谈”,主要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评论时事,是否是人物。 魏晋时期,局势动荡,政权更迭,这些人没有半官职位,因为害怕灾难,一群人聚在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歌到人生哲学,却不谈政局和国事。 虽然是闲聊,但不能和一般家长的村长一起咀嚼人家的舌根。
你怎么看起来识字? 引用经文并将它们与一些文献混合在一起,所有的谬误都变得有道理和有根据。
老子、庄子、周奕三部作品因此在当时十分受到世人的追捧,被统称为“三玄”。 本与终的区别的延伸、四书论、自然名教的区分、名师论、佛经与佛法、健康论、无忧声乐论、鬼神的存在,是魏晋学者谈话的主要内容。
说误导国家也不是没有道理,贤人纷纷去参加线下群聊,这个王朝能不被打破吗?
魏晋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何彦。 一是爱说话,是空谈之祖; 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医学的始祖。 咱们先不说,这药不是普通的药,而是“无师三”,据说有壮阳暖肾、阳痿的作用。 但是现在没有必要研究这个处方,我认为你不想服用它。 最好有一盒西地那非小粉片,通常可以在1小时内起效。
五块石头用完后,需要不停地走动,让身体把药里的毒素排出去,等你起来,就去街上裸奔。
除了穿凉衣不吃热食外,想要活下去只能吃凉食,用冷水冲洗身体,睡在凉凉的沙发上,总之越凉越好,这无疑是对身体的极大伤害。 但是,如果可能的话,烈酒可以喝,而且必须大量食用。 那时候出门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醉汉,最有名的喝酒高手就是竹林七贤。
其中最爱喝酒的刘玲说,走到哪里都会带很多酒,让仆人拿着铁锹跟着他,你以为他在挖竹笋,却说:“我喝死了,你就把我埋在地上。 “这对你自己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损失。
魏晋依旧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虽然没有哪个时代不看脸,但魏晋对颜值的关注已经达到了非常离谱的地步。
那时候颜值很重要,只要长得好看,身边就会有很多粉丝,稍微有才华就很了不起,出道就是一流。 但是,如果你看起来很丑,你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将是零。 潘安,作为当时的国民老公,看不出他有多帅,但每次上街,一群女粉丝都尖叫着喊叫着,把瓜枣扔进他的车里,这就是成语“扔水果潘安”和“潘浪的车满了”的由来。 还有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叫左四,他羡慕潘安的声望,于是“董氏小凤”也走上街头,却被羞辱和殴打。
为了保证颜值一直都是最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性贵族大多都有一面小镜子和一个小泡芙,时不时地拿出妆容来化妆自己的小脸蛋。 何嫣作为当时有名的美男子,有着沉重的偶像包袱,随时都会把粉丝带到脸上,后世也用“福凡何朗”作为典故来形容人们的白脸。 以七步诗闻名的曹植,为了让客人在大堂等上一个多小时,以便在客人突然来访时涂抹粉末。
可以看出,古人对化妆也是狂热的。
各种乱世的盛行,与其说是魏晋时期的人是开放的,不如说是人性被礼制压抑了很久,爆发了。 被压抑太久的人容易发疯**。 再加上政治不稳定,战争无休止。 有办法,今天有酒,今天喝酒,人生苦短,不如及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