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将生成式AI用于直接生成申请材料,生成式AI不得列为联合成果**; 研究人员不得传播......在没有科学验证或同行评审的研究结果的情况下向公众披露
近日,科技部发布《负责任研究行为准则指南(2023)》(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为人工智能、社会关注重大成果发布等热点问题划定红线。
技术进步导致了科研环境的变化。 国际社会也在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修订和完善我国学术规范势在必行。 作为参与文件起草和修改的专家,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中心研究员袁俊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新形势下,明确科学研究的正确性、不能做的性,为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等主体提出一个可实施、可操作的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与我国此前发布的学习风格文件相比,《指南》有哪些创新之处? 文件“合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按规定参与研究实施”是什么意思? 负责任的研究行为如何成为科学界的自觉行动?
它是全面的、实用的和现代的
中科院院士朱邦芬曾公开表示,负责任的科研,就是科学研究要对人民负责,把公众的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 负责任的研究行为有很多要求,其中研究诚信是最基本的。
随着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等文件的出台,以及《科技进步法》的修订,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出台文件,构建负责任科研行为的战略布局。 袁俊鹏认为,《指导意见》中提到的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既强调了社会对科研的治理,也强调了科研关键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
《指导意见》从研究课题遴选与实施、数据管理、成果签名、同行评议、监督管理等11个方面提出了科研人员、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以下简称科研单位)应普遍遵循的科学伦理和学术研究规范。
该文件的起草和修改历时四年,名称、结构、内容等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 袁俊鹏表示,《指引》起源于2024年《科研活动诚信指导原则》,该文件原名为《科研诚信》,后来发现科技道德、监督管理、利益冲突等内容突破了科研诚信范围,以反映国际惯例, 采用了“负责任的研究”这一名称。
中国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何广西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是近年来我国加强学风建设和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内容。
《指导意见》不仅涵盖了伪造、篡改、剽窃等传统科研不端行为问题,还涵盖了浮躁、夸张等一般学术风格问题,以及科技伦理问题,即科技对社会的潜在风险和不利影响。 ”何光西解释说,文件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涵盖了从科学研究、教学指导到科技应用的科技活动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并不局限于原则性指导,而是明确提出了具体的规范标准和禁止行为。
袁俊鹏认为,《指导意见》充分吸收了我国科技界长期形成并有广泛共识的学术规范和行为准则,也针对当前的科研实践进行了优化升级。 例如,科技伦理板块不仅关注传统科研伦理,还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伦理治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发表必须得到机构的批准
例如,对于科研项目重复申报的问题,国家和部委的相关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只能依靠项目经理的规定。 袁俊鹏表示,《指导意见》一开始就提到,科研项目的申报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客观,不得使用相同或相似的研究内容重复申报。
公布备受瞩目的成果《指导意见》明确,突破性研究成果和重大研究进展的发表,应当经所在研究所批准。 未经科学验证或同行评议的研究成果不得向社会公布。
这一规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针对的是学风浮躁、夸张的问题。 何广西坦言,新时代,在各种预印本平台等网络平台上发表、传播未经同行评议的成果是一种新现象。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期刊的传统同行评议周期太长,因此他们选择提前在预印本平台上发表研究结果。
尽管《指南》也提到,研究成果“可以以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预印本等形式在科学界内传播”。 然而,在国内实践过程中,一些未经同行评议的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可能会被报道甚至被不当炒作,这很容易给公众造成科技界学术作风浮躁、夸张的不良印象。 《指南》关注了这一问题,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然而,预印本等新形式的科学研究发布形式的出现也反映了科学界对更快发表成果的实际需求。 如何更好地平衡发表速度和同行评议质量,是未来政策需要进一步认真考虑的问题。 何广西说。
将生成式 AI 定义为研究辅助工具
多次“点名”和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关注是《指南》的亮点之一。 在何光羲看来,文件要及时回应新兴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研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本质上讲,《指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定位为研究辅助工具,而不是研究人员,这是非常合适的。 何广西认为,生成式AI工具在算法过程中仍是一个“黑匣子”,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推理形成相应结果的过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应对结果的质量(包括提交的内容)负全部责任,因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研究辅助工具。 例如,在传统的科研活动中,研究人员也会有学生或研究助理协助收集数据,但研究人员本人应对数据的真实性和质量负责。
那么,如何理解文件中提到的“合理利用生成式AI按规定参与研究和实施”呢? “从负责任的研究角度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科学研究的影响是持续的**,不同学科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合理使用有不同的看法。 袁俊鹏认为,《指南》明确了如何在研究实施、数据管理、成果签名和发表、文献引用等方面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至于如何利用科研过程,还有待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
现阶段,袁俊鹏建议研究人员在写作过程中应遵循透明原则,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来协助**在学术成果的形成和撰写中,技术在哪个环节和程度上被使用,需要在**中明确标注。
关于如何加快落实《指导意见》,袁俊鹏直言不讳地表示,科研机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科研诚信和科技道德贯穿科研全过程,如在科研项目、人才计划等各方面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制度, 和结果发布。
研究人员还应该认识到,研究诚信和道德是研究的命脉,而这一领域的缺陷可能会危及职业生涯。 袁俊鹏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