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李凤琦
人物名片
李凤琦,1969年出生,中学部成员,工程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厂系统室主任。 长期致力于油气储运工程技术的研发设计,主持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LNG接收站技术,其中天津、山东等LNG项目成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关键技术国际领先。
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项,主持集团公司“十龙”科研项目2项,获国家、省部级奖励14项,申请专利44项,撰写专著2部,主编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中国石化企业标准4项。
中国石化报记者 严如玉, 任卓, 王贵根
1月23日,北京,晨光微弱。 工程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厂系统室主任李凤琦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与此同时,李凤琦引以为豪的工作,200多公里外的天津LNG接收站,正在不断向华北地区千家万户输送天然气。 “在供暖季节,我们对能源供应越来越有信心。 李凤起感慨地说。
30年来,李凤起深耕油气储运工程技术研发设计,带领团队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NG接收站成套技术,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施工。
自我突破
从掌握命运到征服关键核心技术
李凤琪用一个**的海浪拍打石头作为微信朋友圈的封面。 这是他个人的追求和风格,“在时代的大潮中,人要么随波逐流,要么逆流而上,实现自我突破”。
李凤琦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市一个偏远的山村,家里有8个兄弟姐妹,老大。 “考上大学”是李凤起当时最大的心愿。 1990年,李凤琦顺利考入抚顺石油学院(辽宁石化大学前身),成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
油气储运管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连接着石油工业的上下游行业。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相对薄弱。 “我认为当我选择学习石油和天然气储运时,我有很多事情要做。 “李凤起说。
大学毕业后,李凤琦就职于原中石化北京设计院(工程建设公司前身之一),从事油气储运工程技术的研发与设计。 在这里,他收获了科研生涯中最重要的积累和沉淀,“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企业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他。
LNG作为一种优质清洁能源,具有储存效率高、运维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LNG接收站建设起步较晚,在发展之初,LNG的核心技术、主要设备和材料由他人掌握。
2013年,为促进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时任天津LNG项目技术总监的李凤起牵头,主持开发了“安全高效环保大型LNG接收站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入选中石化“十龙”研究项目。
虽然我们起步比别人晚了10多年,但通过团队的努力,我们已经开发出了自己的全套技术,实现了弯道超车。 李凤奇笑着说。
学习软件,选择工艺路径,找到合适的材料,调试参数......从“0”到“1”的过程就像爬山一样,山路很远,路很难找到,但线路来了。 李凤琦带领团队与关键核心技术“竞争”,蒸发气体(BOG)再凝结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LNG的储存温度约为零下160摄氏度,在卸货、储运和运输过程中吸收外部热量后会产生大量的蒸发气体。 如何安全高效地处理蒸发气体?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李凤琦和他的团队终于成功创造了具有中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BOG再凝聚技术——微孔气液预混一体旋流器强化再冷凝工艺技术。
该技术一次通过实现100%的再冷凝效率,远高于传统的填充塔式BOG再冷凝器,可使LNG接收站的最小出口能力降低30%。 仅在天津LNG接收站,每年可利用蒸发气体8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技术还获得了2021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当我真正这样做时,我不知道白天和黑夜。 “困了就穿衣服躺下,饿了就干脆吃盒饭,正是凭着这样的坚韧,李凤起和他的团队一口一口地啃下了一根又一根'硬骨头'。 在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李凤琦连续100多天在现场停留,及时解决现场发生的各种问题。
2018年,天津LNG接收站利用这套成套技术实现了自主运营的成功启动,创造了LNG接收站首船入港调试时间最短纪录、LNG油轮首出口最快记录、BOG再冷凝**系统平稳运行最快记录。
从把握命运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他成功打开了中国LNG接收站成套技术的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大门。 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院士专家鉴定,成套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不断迭代
更好地为技术改进奠定基础
别人做3个,我做5个; 我会做别人不愿意承担的艰巨而累人的工作。 李凤起认为,工程师就像医生一样,治疗过的病人越多,经验就越丰富。
它还可以改进“、”它可以更优化“、”还有更多解决方案“......这是与李凤起共事过的人经常听到的几句话。 他近乎苛刻的职业要求和为各地项目奔走投无路的真诚之心,让同事们对他非常钦佩。
在工程应用研究中不允许失败。 李凤琦说,“要做好工程研发、设计,就要学会不断总结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今后的技术改进奠定基础。 ”
2019年,“安全高效环保大型LNG接收站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成功上线。 如果这是从“0”到“1”的过程的实现,那么下一步就是从“1”到“100”的过程。
如何才能与时俱进,升级这项技术? 他和他的团队发现,由于技术限制,国内外LNG接收站的冷能利用率普遍较低,气化过程中海水排放损失了大量的冷能。 2022年,李凤琦再次主持开展“十龙”研究项目——“多能耦合LNG接收站关键技术”,提出了LNG接收站、石化厂和火电厂之间冷热能深度耦合利用的新思路,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
目前,天津LNG接收站至天津南港乙烯项目的高效输能管道已基本完工,每年可为接收站节约燃气6890吨,节约1吨1亿千瓦时。
这项新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能源效率方面仍有一些改进空间。 经过客观分析,李凤琦找到了研究改进的新方向。
以剩下的 5% 为目标。
“如果你想做,你就会做领先的技术”。
2023年11月2日,全球首个27万立方米LNG储罐在中石化青岛LNG接收站正式投产,实现了超大型LNG储罐建设的工程创新,实现了LNG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李凤琦告诉记者,LNG储罐从16万立方米到22万立方米,再到27万立方米,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计算。 为此,开展了“超大型低温储罐带皮板钢穹顶整体稳定性分析技术”的研究,从根本上攻克了钢穹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技术难题; 建立了六坯多线束预应力系统动力系统和流固耦合隔震结构新模型,成功解决了高强度地区大型储罐的抗震设计难题,形成了大型预应力混凝土全包LNG储罐国产化的核心技术。
该储罐的顺利投产,也使青岛LNG接收站年转运能力提升至1100万吨,供气能力提升至165亿立方米,正式进入1000万吨LNG接收站行列。
目前,在李凤琦等专家和团队的努力下,工程建设公司已成功开发出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LNG接收站技术,已建成并投产大型LNG储罐15座,天然气储气总容达17亿立方米。 大型LNG储罐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均已实现国产化,建筑材料国产化率从2013年的60%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
剩下的 5% 不是本地化的,这是我们将来要克服的。 我喜欢创造性的工作,但恐怕工作就像一潭死水。 在工程技术研发方面,李凤琦始终坚持“想做就做领先技术”的原则。
每天7点钟,李凤起都会早早到班,利用上班前的两个小时,和大家一起集思广益。 但如果灵感在半夜突然袭来,他也会尽快从床上起床,把工作安排到位。
我的旅程一帆风顺,坎坷不平。 平房是因为赶上了顺境,公司给了机会,起起落落都是因为不断追求技术突破。 回顾过去30年的工作,他表示自己就像一个“储罐”,不断灌满新知识,“只有靠自己学习和消化,才能带领团队的年轻血液不断冲刺到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