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 春季放养蟹是河蟹一年一度的繁殖季节的开始,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年末的收获。
春河蟹放养管理技术包括池塘消毒、水草种植、蟹种选择与放养、肥料水培藻类、水质控制、饵料投放、日常管理等方面,其中池塘消毒、蟹种选择与放养、肥料水培藻类是影响早期成活率和蜕皮生长的三个最重要环节。
1.池塘的消毒。
池塘消毒是成年螃蟹养殖的第一步。 消毒前应将池塘水排干,将池塘充分干净,将池塘底部干裂,使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充分氧化分解,增加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 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生石灰可用100公斤,漂白粉可用50公斤,水变成水后整个池塘飞溅,杀死捕食性生物,同时补充钙镁元素。 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可在沉积物中富集,半衰期长,导致虾蟹慢性中毒,导致河蟹不吃东西,肝胰腺变性,最终导致“水泄气病”(肝胰坏死综合征)。
2.螃蟹品种的选择和放养。
近年来,随着螃蟹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多数螃蟹养殖场每亩产量已达到250公斤以上。 然而,在亩产量增加的同时,蟹类鱼种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这是成蟹养殖回捕率低的原因之一。 如何做好蟹类的选择,要仔细取样检查蟹类的体表、鳃、肝胰腺等三个方面。 优质蟹种需要有良好的遗传优势,体表光滑干净,无寄生虫; 螯和脚步声健全,爪尖不磨损; 鳃光亮整齐,无病变和骨折; 肝胰腺丰满,橙黄色; 临时休养期不得超过1天。
蟹仔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方式进行调整,大型优质成蟹养殖模式放养密度一般为1200-1500亩,蟹仔规格在50斤左右; 高产、中型成年蟹养殖模式的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亩,蟹种大小在80斤左右。
放养蟹鱼苗时,将蟹鱼苗放在浮板上,使蟹鱼苗可以自由地爬入水中,同时将浮盘匀速划到池塘内各个地方,使蟹苗均匀分布在池塘内,避免聚集。
螃蟹鱼种放养后,用碘等消毒剂对池水进行消毒,并根据温度适量喂食饵料。
3.肥料水培藻类。
春季气温低、浮游藻类数量少、活力弱时,应在晴天施用适宜肥料,补充藻类(外源水或商品藻类),促进藻类生长。 更丰富的藻类具有多种好处,例如降低水的透明度、抑制苔藓生长和稳定池塘水质。 施水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施肥过多,会导致局部水质恶化,影响蟹类的蜕皮。 定期检查水体透明度和水质指标,及时补充肥料。 池塘施肥后,水体肥沃、活泼、嫩爽,水生植物隐约可见,透明度约50cm,氨氮和亚硝酸盐控制在较低水平。
研究发现,幼蟹和成蟹具有与跳蚤样幼虫和大眼幼虫相同的能力——滤食,消化吸收水体中的浮游藻类,通过施肥水培藻类,在早春为蟹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促进河蟹的早期摄食和补充营养,保证蟹类的顺利蜕皮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