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遗嘱不允许他的后代扫墓
清明节期间,雨下得很大,路上的行人都想破魂落魄。又是清明年,人们准备祭祀祭祀祖先,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代代相传,不间断。
但有一个人,一生艰苦奋斗,立下了大功劳,结束了三国之争,统一了山河。 他是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懿,但他死后,没有纪念碑,没有坟墓,只留下了无数后代的深深怀念。
公元前251年,司马懿身患绝症,他的儿子们站在他的床边。 他觉得自己生命的极限已经到来,伸出瘦弱的手,带着儿子司马昭,立下遗嘱:我死后,把我埋在寿阳山上,我已经建了坟墓,不立碑,不种树; 下葬时不要穿花哨的衣服,只穿日常的衣服,不要在棺材里放置任何贵重的陪葬用品; 每逢清明祭祀日,后人不宜参加追悼会,后来死去的妻妾不宜同葬,应另处安葬。
说完,他就去世了,享年73岁。 他的子孙们遵照他的旨意,将他埋在地下,他的后代也没有去坟墓参拜。 司马懿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当时的常识。
他千方百计铲除异见者,铁血嗜血,最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本来可以葬于盛大的仪式中,供后人仰慕。 可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被悄悄埋在一座普通的坟墓里,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一般来说,司马懿死后不让后人参拜的原因不超过三个:
为了稳定国家,司马懿消灭了异见分子,消灭了对手,杀害了无数人。 虽然国家稳定了,但他也招来了深深的仇恨和仇恨。
他不允许竖立纪念碑,怕别人效仿,会趁机夺取自己的世界,绝不给别人留下任何机会。 那么,司马懿是如何从曹家手中夺走国家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高平玲事件了。 司马懿协助曹操、曹丕、曹睿三人为大魏王朝建言献策,投上战场,立下了大功。
然而,时机还未到来,他就忍住了野心,假装自己是一个朝臣该做的事。 他精湛的演技骗过了大魏王朝的三代君主,就连曹睿都英年早逝,给了他年仅八岁的曹方拓,可见他对他有很大的信任。
当时还有皇太子曹爽被托付做孤儿,他一向对司马懿心,于是联合朝廷大臣取而代之,剥夺了他的兵权。 司马懿没有反抗,而是明智地选择在家休养生息,再也没有插手政局。
他坚信,曹爽不是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 曹爽知道司马懿阴险狡猾,心狠手辣,便派心腹李胜暗中观察。 李晟走进司马懿的卧室,看到两个婢女在给他准备粥,司马懿的手突然一抖,粥洒在衣服上。
婢女立即拿出干净的衣服给他穿上,衣服却滑了下来,掉在了地上。 李晟暗中观察着这一切,认为司马懿身患绝症,很快就会死去。
于是,他把所见所闻告诉了曹爽,曹爽终于放心了,垄断了无人能及的权力,甚至将郭皇后囚禁在永宁宫。 这两年,司马懿默默积攒力量,培养自己的死兵,在朝廷中暗中与亲信联合,等待机会。
曹方肩负着沉重的责任,离开京城拜祖宗。 司马懿趁机迅速发动政变,控制了朝廷,占领了曹爽的军事基地,并派人要求郭太后下达命令,将曹爽免去官职,劝他臣服。
曹爽慌了,谋士们建议他趁着自己的兵力和天子在身边,去许昌稳定局势,伺机与司马懿作战。 不过,司马懿的使者陈泰保证,只要曹爽交出军权,他就会继续享受富贵,家人平安无忧,这让曹爽犹豫不决。
曹爽没有太大的野心,面对突发事件,他缺乏适应能力,很快就被打败了。 他扔下了**,希望能继续和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
司马懿发现曹爽的嚣张气焰会引起老臣们的不满,他们厌倦了曹爽的执政方式,所以选择站在司马懿一边。 司马懿让儿子司马昭到永宁宫请郭太后下诏,列举曹爽的诸多罪名,废止他的权力。
这不仅使人们的舌头噤声,而且使政变合法化,稳定了人们的心。 曹爽回到京城后,就等着司马懿的审判。 司马懿列举了曹爽的罪行,包括控制朝廷、分宫、造反叛乱等,无情翻脸否定人,处死曹爽三代家族和亲信。
就连嫁出去的曹爽的姨妈和女儿也不放手,被**的人数达到了5000人。
京城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名人人数减半,朝廷被司马懿的铁拳震撼。 曹爽家被彻底灭了,司马懿的体贴终于让他牢牢掌握了手中的大魏江山。
他的狠心连他的亲信陈泰都无法接受,陈泰曾答应不杀曹爽家,但当他看到司马懿公然违背诺言时,他羞愧难当地自杀了。
就连蜀国都对曹爽家族埋怨不绝,指责司马懿的行为不义,割掉了老上司曹震的“血粮”。 司马懿深知自己的野心,趁着曹芳趁着高平岭拜祖的趁机,一举夺取了大魏的权力,成为一人之下万多的统治者。
他担心他的后代会以牺牲的名义被用来推翻他的统治。 于是,他决定打破常规,提前做好自己的未来安排。
想了想,为了安全起见,他偷偷送了一座寿阳山作为自己的墓地,干脆建造了一座普通的坟墓,没有装饰。
就连他的儿子们,他也没有透露这个消息,只告诉了儿子司马昭。 几十年后,西晋王朝消失了,东晋王朝向南跨越。 晋明帝时期,当宰相王道讲述司马懿发动高平岭事变的故事时,晋明帝忍不住哭了。
他对王道道:“如果真如丞相所说,那晋朝又如何能长存? “司马懿的所作所为,连子孙后代都蒙羞,可见他的残忍和阴险。
司马懿嗜血的铁拳和狠狠的残忍,不仅体现在高平岭事件上,在辽东与公孙渊的战斗中也表现出了冷血的本性。
荆初二,公孙元三代驻辽东,对曹睿的命令犹豫不决。 按照公孙元的上中下策略,司马懿得出结论,他会选择守住香平城。
于是,他主动向应求,答应一年内攻占辽东。 司马懿采用东攻西的法子,在辽水和寿阳山两战中击败了公孙元的将领北炎,直接围攻了香平城。
不久,香平城被攻陷,司马懿对城内人实施了残酷无人道的**,使原本依附公孙元的辽东势力彻底向曹魏投降,辽东局势迅速稳定下来。
可是这**却让数以万计的生命失去了生存的机会,这些生命本来可以继续活在人间,却因为司马懿割草铲根的极端手段,惨死在他的屠刀之下。
晚年,司马懿因为杀敌太多而失眠,每晚都睡不着觉,总是梦见被无数敌人的鬼魂追赶。 他甚至有警卫一天24小时守卫在他的床前,以保证他的安全,但他心中的恐惧,即使是强大的警卫也难以消除。
在他的梦中,他无数次看到他的敌人会在一百年后找到他的坟墓,打开他的坟墓,鞭打他的尸体,压碎他的骨头,撒下灰烬,让他死后遭受屈辱。 司马懿是个心机深厚的人,他明白历史上有很多人有过死后被鞭打的痛苦经历,他不愿意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
他从小就读经,精通兵法,知道世人之道。 他决定不让任何人找到他的坟墓,不给别人任何机会,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死后获得安宁,避免被敌人侮辱。
因此,在他被埋在地下之后,他决定不让自己的后代去坟墓。
虽然司马家在高平岭事件后大举崛起,但家族中的大部分兄弟都已经身居要位,曹家和夏侯家族全面衰落,但名义上还是曹家的天下,司马家只是一个朝臣。
然而,经过多次血腥屠杀,实际权力已经落入司马家族手中。 司马懿很清楚,自己被曹家四皇重用,无论是社会公德还是个人感情,都不能对曹家做出任何反抗的事情。
他多次在各种场合宣称,自己对曹家绝对忠诚。 正是这种忠诚帮助他确立了自己的霸权,但也制约了他的发展。 他知道自己不能迈出最后一步,因为如果他贪婪,做出任何明显的举动,他都会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
因为在百姓心中,曹家还是算是正统的王室。 一旦他冒这个险,司马家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他不愿意只做一个朝臣,所以他设计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计划。 他趁着高平岭事件,将曹魏诸王迁至邺城,并规定未经允许不得出入,还派人照顾。
通过这种方式,他设法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司马懿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见证了曹操、刘备、孙权的时代,最后奠定了统一世界的伟大事业,他的智慧和策略无与伦比。
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看透了人民的心,从战略家到军事统帅,进而为子孙后代打下基础,让他们坐上世界的宝座。 司马懿被封为高祖宣帝,但他和他的儿子司马昭都没有坐过皇帝的宝座。
直到孙子司马炎即位,他才追封司马懿为高祖宣帝,司马昭为晋宣帝。
司马懿凭着非凡的自制力,毅然决然地选择不当皇帝,他坚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自己奠定的基础,司马家一定能够在合适的时机推翻曹家,登上皇位。
他相信,如果他建了一座陵墓,那么后人自贡的时候,一定会大展拳脚,铺张张大张,说不定会给后代带来灭亡。
而且,他这辈子有很多恩怨,他的后代肯定会受到这些恩怨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子孙后代的安全,他选择放弃陵墓,选择死后彻底消失,让后人无法进贡,这样他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后代免受任何威胁。
这种不怕世俗眼光,不拘泥于传统观念的行为,让司马懿成为了真正踏实实的人。
三国时期,许多名人的墓地相继被发现,甚至被盗挖掘,但平定三国的历史巨人司马懿,完成了统一大业,奠定了晋朝的基石,他的墓地仍然完好无损,似乎被刻意隐藏在人们的视线之外。
究其原因,可能是司马懿深知世间无常,心有余悸,所以为了保护自己和子孙后代,选择在遗嘱中不透露自己被埋葬的地方。
即使在西晋灭亡之后,司马懿的陵墓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仍然静静地躺在历史的尘埃中。
李朝杰研究了司马懿的心理分析,思考着他是如何赢得世界的。 石耀轩也认为,三国时代最大的赢家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