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对象: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年龄:25岁。
专家老师:于华老师和他的团队。
导语:孩子今年25岁,天天抱怨生活,一上班就苦不堪言; 不要和父母沟通,不要吃饭,不要洗澡; 充满敌意的父母。
“我儿子今年25岁,总是把我和他爸爸当成敌人,大喊大叫,恨我们。 我不知道我上辈子做了什么,我让自己的儿子如此讨厌我。
心理咨询师于华最近接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咨询师是来自上海的张老师(化名),她第一次见到于华老师时总是想哭。
肖亮(化名),来自上海的年轻人,今年25岁。
今年年初,小亮在网上认识了一个自称在德国读书的女孩,两人聊得很投机。
但晓亮的母亲张女士一直阻挠,不断被拒绝的晓亮渐渐崩溃,开始抱怨和憎恨父母。
更让张女士烦恼的是,小梁越来越颓废,天天抱怨大环境,恶心工作,中午不吃饭,下班后一直躺在床上,连动都不肯动,个人卫生也很邋遢,甚至每个月只洗一次澡。
张女士万万没想到,儿子25岁了,还那么叛逆,难以驾驭,一直深受焦虑、迷茫和无助困扰的张女士,向巴顿家庭教育寻求帮助。
如今,在余华老师的帮助下,张女士变得冷静睿智,更令人惊讶的是,自从张女士改度后,儿子似乎也变了一个人,不再抱怨别人,不再恨父母,有了内驱力,整个人变得自信开朗。
于华老师教了张老师什么样的招数,让25岁的小亮放下仇恨,重新开始生活?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张女士一家的故事吧。
小梁家人送给于华先生的锦旗。
迟钝的肖亮
从童年到成年,张女士对晓亮的要求是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不必做其他任何事情。
因此,他在洗碗、拖地、洗衣服等家务中从不碰手,哪怕是倒垃圾。
在母亲的安排下长大的晓亮,在家做不了家务,在学校不懂得融入同学,无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他有“书生”的光环,但他的生存能力却是一团糟。
但晓亮是张女士眼中的完美孩子,因为晓亮很听话,张老师每周给儿子300元零花钱,他要么买课外书,要么参加各种补习班,从不乱花钱。
小梁也如父母所愿,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全校最好的。
高考期间,肖亮也考得很好,在妈妈的强烈要求下,肖亮申请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大学毕业后,小亮在母亲的安排下进入了一家外企。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萧亮自从工作以来,似乎变了。
不再像以前那样乖巧,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母亲。
工作上总是不主动,经常无缘无故地对父母发脾气。
后来,萧亮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 一米九,260斤的肖亮开始节食锻炼,一年时间,肖亮的体重从260斤减到了160斤。
张女士意识到儿子有些不对劲,在“刑讯逼供”下,晓亮终于说出了真相。
原来,小亮在某***认识了一个女孩,两人年龄相仿,志同道合,很快,两人就确认了恋情。
确认恋情后,肖亮提出见面,但女孩自称在德国,不断引诱肖亮去德国找她。 被爱情冲昏头脑的萧亮也不再顾及别的了,答应女孩一年后来找她。
就这样,小亮走上了**之路,只为在一年后遇到状态最好的女孩。
小亮没有告诉母亲他要去德国的计划,张女士发现儿子的异常后,才得知自己要去德国的消息。
这个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家的孩子,为了一个他不认识的女孩去了德国。
张女士对小梁很生气,没有选择说话
那个小姑娘给你喝了什么摇头丸汤,你要去德国? 你要是敢去德国,就别认我当妈妈了! 一辈子都不要回来,我死了也不要回来! ”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张女士开始每天查看小亮***,看看小亮的言行举止。
在张女士的强烈阻挠下,小亮与女孩分手。
分手后,小亮整个人变得迟钝,下班后也不喜欢动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要出门,不要和家人一起吃晚饭,自己点外卖。
萧亮对自己越来越自由了,暴饮暴食,我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洗澡,体重更重它从 160 磅跃升至 215 磅,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它高血压
除此之外,肖亮与父母的关系也跌到了冰点虽然没有到完全不说话的地步,但态度却不像以前那么温柔,总是一副冷冷的神色,说了一两句话之后,他就开始着急了。
看到儿子整天乱搞,张女士眼中满是焦急,经过多次了解,张女士找到了心理咨询机构的老师于华,帮助晓亮走出绝望。
找出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
父亲的缺席构成了小梁脆弱自卑的性格
小亮的父亲在一家外企工作,经常外出,所以对小亮的陪伴很少。
从小到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萧亮总是哭着向母亲求助,母亲也无法代替父亲给萧亮一种力量感。
他身边没有强大的“舵手”,被深深的“无力感”吞噬,导致胆怯、自卑和对失败的恐惧。
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更不知道探索世界。
从小就没有父亲陪伴的小梁,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变得脆弱而摇摇欲坠。
母亲的控制让小亮的内驱力不足
被张女士控制的小亮,只需要乖乖乖,缺乏独立做事和自我管理的机会,一旦做了不符合张女士要求的事情,就会受到批评“让你听我说! “没有我,你做不到。 ”
久而久之,小亮的独立能力就没有得到锻炼在母亲的否定下,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无能,有自卑感。
张女士无处不在的干涉和安排,让晓亮在成长过程中不假思索,不做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因此,他长大后缺乏判断能力,分不清是非,遇到问题拿不定主意,没有主见。
固执、敏感和糟糕的情绪管理能力
当父母的爱被强烈束缚时,孩子只会感到沉重的负担。
无论大小,包罗万象的安排看似对孩子有好处,但实际上,孩子会觉得很累,就像被一双镣铐囚禁一样。
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心理需求之一是自主感:你可以决定某事的感觉。
而生活在控制之下的晓亮,自治权被剥夺表面上听话,其实内心很郁闷,积攒了不少愤怒的情绪,把叛逆的一面藏在心里。
渐渐地,小亮形成了一个倔强的性格,有些事情坚持自己的方法,不听别人的建议。
在心理上,他觉得和别人妥协就是承认自己做不到,用固执抗拒父母的控制,保持自主性,习惯于用发脾气和愤怒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一对一专业指导
在余华老师帮助张老师意识到她教育风格的不足后,她开始从专业的角度对张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善解人意的沟通是改善亲子关系的开始
孩子是小树,家庭是土壤,只有家庭的土壤肥沃,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于华老师帮助张老师意识到自己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是错误的,是受到原生家庭、社会碎片化、受教育者情绪的影响。
只有改变观念,我们才能进入下一步。
在于华老师的指导下,张老师拥有[情绪自我意识]。能力,她也学会了[画出你的内在自我看到情感背后事件的本质。
华华老师还教张老师学会同理心也就是说,“我看到你在挣扎什么,然后我会帮你解决问题”。。如果你对一个害羞内向的孩子说,“儿子,去社交吧”,他很难做到。
善解人意的沟通要点是理解孩子的困难。
当你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体验他的感受时,他自然会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理解。
通过这种沟通方式,亲子关系不仅会更加和谐,孩子也会在信任和理解上大踏步前进。
赋权沟通可以让孩子获得自我效能感
于华老师教张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不是盲目地笼统地说“你干得好”,而是要对具体行动给予赞美例如“儿子,你又去上班一天了,真是太好了。 ”
赋权沟通将使孩子学会肯定自己,建立稳定的自信和自我效能感。
此外,于华老师还教了张老师与孩子交流的六大禁忌:
不要说教,拒绝少听多说,多听少说。
不要侵犯孩子的隐私。
不要妄加评判。
不要太在意。
不要有双重标准。
不要拒绝你的孩子承担风险的正确方式(在正确的指导下)。
引导式沟通给孩子一种价值感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自信能干的孩子,父母不妨改变命令和要求的语气,转而使用引导式沟通。
例如,在生活中,孩子们经常被问到这 3 个问题:
1.“你能做些什么? ”
允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不管是幼稚的还是成熟的,都可以和孩子一起努力,不要急于批评。
2.“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
经过合理的引导,孩子会在心里大致预见到后果,而这个时候,孩子的选择还是坚定的,那么父母就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3.“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
当孩子向父母求助时,父母要给予支持,如果孩子想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父母也应该同意,这有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尊重孩子,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才能获得更多的自我表达机会,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增强他们抵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家庭的变化
介入后,张老师不再焦虑,改了过去错误的教育方式,与晓亮建立了有效的沟通。
而小亮也渐渐从失恋的情绪中走出来,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甚至高血压也缓解了很多。
现在他理解了父母的辛勤工作,不再对父母怀有敌意。
巴顿在家上学 他说
父母打着爱的名义,控制着孩子的选择和发展,想为孩子创造一个“完美的生活”,但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那样的生活是他们最不想给孩子的东西。
做一个好父母,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学会克服自己的控制欲,把握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界限,引导孩子独立自主,自我管理,过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