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enpa Tsering, Kelsang Langgyal, Lodro Gyatso.
黎明还没来临,广袤的田野还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8点钟,日喀则市江孜县年楚河南岸的努堆村,一座藏式建筑的灯已经亮起,普琼一家已经盛装打扮,迎接又一个“丰收”日。
今天是村里的分红会,会很热闹的,你真的来对了! 蒲琼一边说说笑,一边把记者请进了屋。 2月初的江孜,寒气还在吹,但浦琼家的炉子里烧着的牛粪,伴随着一点火花,让家里暖暖的。
我一坐下,一碗醇厚的酥油茶就递到我手上,牛肉干、奶酪、核桃等小吃,还有他老婆巴桑炒新年必备的“开赛”面条,都摆在藏族餐桌上。
2月3日,日喀则市江孜县紫金乡怒堆村召开分红会议。 新华社记者洛卓嘉措摄。
每年春节前的分红是努堆村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的惯例。 2014年7月,努堆村年楚永发农机农户专业合作社成立,该村还以优质优质高原大麦种子选种和包衣销售、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机械化而闻名,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加,群众收入逐年增加。
11时,分红会正式开始。 伴随着悠扬的国庄舞曲,13个村民团体的村民代表纷纷盛装起舞,场面比过年还要好。 作为五组代表,蒲琼高举五彩旗,微笑着缓缓走进场场。
此时,会场周围的大米、面粉、粮油等配料早已满满,蓝色电动三轮车整齐排列。 “十袋大米,十袋面粉,两盒罐头食品,一大盒奶粉和糖,还有四个合作社定制的不同大小的热水瓶,没有三轮车就无法运输的东西太多了。 村民们笑着说。
这些都是“标准”,我们还将根据情况增加米饭和面条等材料的数量。 “2022年,合作社总收入590万元,其中净收入95万元; 去年收入680万元,净利润108万元,今天的分红62万元。 ”
2月3日,在努堆村2023年分红大会现场,村民们正在将分红材料搬上车。 新华社记者格桑朗杰摄。
64岁的蒲琼年轻时当过农村教师,退休后在家务农。 说是种地,但实际上人力能做的事越来越少了。 “我家22亩地,种、犁、收割都是机械完成的,随着农机的普及、种子的改良、技术的更新,去年刚卖种就赚了24000多元,年底有红利,真是一年两收! ”
2023年,仅努堆村就收获近70万斤高原青稞种子,改良品种销售收入达210万元。
蒲琼说,女儿和女婿外出打工,去年家里总收入约17万元,包括退休金、各项补贴、改良品种销售收入、推广改良种子补贴,加上牲畜养殖和销售。
领到分红后,普琼在村民的帮助下,将物资装上了电动三轮车。 记者注意到,他家的院子里还停着一辆小车和一台小装载机。
努堆村历史博物馆记录了村子变迁的历史——1981年,扎吉胡购置了第一台农用拖拉机; 1983年,帕卡和江娃湖购置了第一辆国产解放牌卡车; 2005年,努堆村成为第一自治区农业机械化项目示范村; 2021年,努堆村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农村......
村庄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 沈健说,合作社目前拥有深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设备22台,为全村提供耕种、种收、收的一站式机械化服务,每家每户还拥有小型农机。
2月3日,在努堆村2023年分红大会现场,村民们用电动三轮车将分红物资运回家。 新华社记者洛卓嘉措摄。
紫金乡镇长刘银川说,近年来,该乡不断加强优质种子、畜牧养殖、牲畜改良等资源整合,销往全国各地。
分红现场,欢呼声无处不在。 电动三轮车,满载着今年的“收获”,承载着来年的希望,向着回家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