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统一考试的学生都需要经过这两轮考试才能顺利被录取。
很多同学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考研和初试哪个更难? 是不是第一次考试就考好了,就不用担心复考了? ”。
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难度主要取决于你申请的机构,有的学校看重初试和专业实力,有的学校强调面试和综合能力。
今天小班长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初试和复试的区别,看看初试和复试准备的重点是什么?
第。
1.测试内容不同。
1. 初审
初试考试包括政治、外语、专业课程1和专业课程2四个科目。 其中,政治和外语是公共科目,专业课程1和专业课程2的区别不同。 当然,有些专业只需要选修管理学联考、经济学联考等三门科目。
一般来说,专业课程是根据我们申请的院校的要求确定的,由院校自由提出。 初试的所有科目都是笔试,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能否在短时间内拿到更高的分数。
2. 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复试的内容通常包括专业能力笔试、外语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 与初试相比,复试不仅有笔试,还有面试(有的高校只有面试,没有笔试),进一步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面试能力。
对于专业课程的考试,初试一般考核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复考的专业课程将在此内容上有所提升,这将进一步考核考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掌握程度。
复试中的专业课程内容更加全面和开放。 对于知识转移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这可能很困难。 我们工科学生的英语头疼也是复考的重点。 不再是笔试,复试内容更加灵活,还会考试听、说、专业英语。
此外,复试和初试最大的区别是综合面试,就是与院校导师面对面交流。
在综合能力面试中,老师会就考生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和实际工作表现等问题进行提问,老师通过提问环节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分。 面试还考察了候选人适应变化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是时间差
1. 备考时间
从备考时间来看,初试的备考期约为9-12个月,即每年1月至12月(包括前期择校的备考时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申请高校的难度自由选择开始备考的时间。
研究生复试的准备周期一般为初试结束至复试开始,即每年1月至4月,复习周期一般为2-3个月。
最初的测试更像是长跑,测试学生是否能坚持下去,而第二次测试则评估候选人的短期冲刺能力。
2. 考试时间
初试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是统一的,即每年12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
不过,复考时间由机构决定,有的学校较早,有的学校较晚,但大致在3月中旬和4月中旬的时间段。
3. 结果发布时间
初审于12月底结束,结果于次年2月底公布。 一旦分数达到目标机构的复试门槛,就可以进入复试。
复试后,复试结果和拟录取名单的公布时间一般在复试后一周左右。
那么参加第一次考试还是第二次考试难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时间、内容、分数计算方法外,我认为主要与三个数据有关:入学率、复查率和初试复试比例。
第三,考试成绩的计算方式存在差异
1. 初审
一般来说,初试的总分是500分或300分。
例如,四门科目,政治和外语100分,专业1和2150分。 如果你选修三门课程,政治和外语将获得100分,专业课程将获得300分。
2. 复试
复试的满分一般为300分,视机构而定。 一般情况下,每个考核环节的分数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转换,然后再加法。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2023年复试计划。
第一次测试和第二次测试哪个更难?
那么参加第一次考试还是第二次考试难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时间、内容、分数计算方法外,我认为主要与三个数据有关:入学率、复查率和初试复试比例。
1. 报告比例
申请比例=申请人数的录取人数,这个数据主要反映了高校的积极性,录取率越高,学校和专业越受欢迎,竞争越激烈。
2.复制率
复考率=复考人数录取人数,这个数据主要反映复试的淘汰率,复报率越高,学校的复试率越高,淘汰率越高。 大多数高校采用差异复试,比例一般为1-13个左右。 一般来说,复考的比例越高,最终的学生就越多。 对于复试比例较高的学校,一般来说,复试的综合程度越高。
3、初审和复审比例
一般来说,不同学校的初试和复试比例一般分为三个不同的年级:初试和复试各占50%; 初次测试为60%,第二次测试为40%; 初次测试为 70%,第二次测试为 30%。 初试分数比例越高,复试的影响越小。
最后,小班长想说的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和复试之间没有绝对的难度,同学们不用担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 根据机构要求准备复试,及早准备。
优质作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