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中国历经无数王朝、历经君王,但无一比不上秦始皇的贡献。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发明了皇帝的称号,将封建制度改为县制,书如文车同轨,凡事可夸一辈子。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秦始皇还有另外两项至今难以模仿的发明。
一直以来,弓箭都是战场的主人,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千箭射出的场景。 古代战争基本上就是这样。
但一万支箭的齐射看起来很壮观,但实际上杀伤力非常有限。 因为弓箭的准确度纯粹取决于运气,而且箭落在抛物线上,所以威力不如以前。
因此,这些箭要么不会击中任何人,要么只能伤害对手,不会致命。 如果对手全副武装,弓箭的效果就更微乎其微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弩应运而生。 韩国作为战国七大英雄之一,是七大英雄中最弱的一个,但它是一个大弩制造商。 在弩的帮助下,韩国能够与其他六个国家竞争。 而大名鼎鼎的魏无术也非常擅长使用弩,而且人人都是神射手,可见弩的重要性。
但真正将弩发扬光大的是秦国。
秦弩的威力让其他六国惊叹不已,他们的弩在秦弩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在秦始皇的指挥下,秦国的工匠们绞尽脑汁,向四面八方强化秦弩。
首先是范围。 秦弩的最大射程是几百丈,相当于三百米左右。 它的有效杀伤范围也是150米。 对于普通弩,最大射程只有200米。
而为了让秦弩有这样的射程,工匠们还对秦弩做了一些改动。 除了木头之外,弩的主体还装有青铜部件,用于加固和保证秦弩能够承受弓弦的张力。
并且为了保证射手使用秦弩的效率,秦弩的主体上缠绕着布条,以防滑倒。 而且秦弩的下端也被做成波浪形,很容易抓握。 这样一来,秦弩在手中就不容易滑动和摇晃,保证了射击的频率和稳定性。
此外,秦国的工匠们还发明了一种叫做“王山”的东西,它有点像现代枪械上的瞄准孔。 利用两点一线的原理,射手可以很容易地瞄准目标。
你知道,训练一个射手是非常困难的。 但有了“王山”,秦朝就可以大规模生产神射手了。 虽然打100发还不够,但10支箭可以打78支箭,已经很可观了。
这还没完,秦国的工匠们还改造了秦国弩使用的弩箭。 使用后世常见的三角形箭头,它的形状与子弹相似,并且它们都使用空气动力学来减少阻力,使弩射得更远,穿透力更强。
有趣的是,在我们都使用弩一千多年之后,欧洲人仍然使用弓箭。 他们第一次接触弩是通过阿拉伯商人。
当时欧洲贵族喜欢打猎,他们惊喜地发现弩比传统的弓箭好多了,于是他们改用弩打猎。
就这样,弩慢慢地在欧洲传播开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人已经使用这个东西一千多年了。 可以说遥遥领先。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青铜**的铸造技术非常成熟,但当时主要使用葛柄和长矛等长柄,一方面攻击距离远,另一方面除了顶部**部分外,还使用了木头, 这可以节省青铜。
但是,这种类型的长柄**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一方面,根据杠杆原理,如果**太长,在传递过程中力会减小,百分之十的力最终可能只能发挥百分之三或四。
另一方面,这些长柄**使用起来并不灵活。 远程攻击不如弩,近距离攻击不如剑。
而在秦国的标准中,除了秦弩之外,还有秦青铜剑。
当然,秦国的青铜剑与其他国家的青铜剑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首先是长度不一样。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青铜剑,一般长度在20厘米左右,与我们所知的剑有很大不同,更像是一把匕首。
这也就好理解了,毕竟当时主要的近战武器都是惨烈的长矛,而青铜剑也只是用来辅助的,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就保存一些材料吧。
不过,秦国的青铜剑,有七十多厘米长,虽然攻击范围不如葛氏和长矛,但一般情况下,只要他躲开对方的第一击,靠近,拿着青铜剑的秦国士兵就可以击杀四方。
毕竟秦青铜剑的力度和柔韧性,都比不上那些长柄剑。
景珂刺杀秦王的时候,景珂“想看看那可怜的匕首”,秦始皇一边躲闪攻击一边拔剑,却久久没有拔出,因为秦始皇的剑太长了,就连秦始皇自己也不习惯,所以还是按照拔短剑的姿势拔剑。 但当秦始皇拔出剑时,景可却没有胜算。
但秦青铜剑在两点上更厉害。
首先,秦青铜剑比传统青铜剑锋利得多。
不得不说,秦国在这方面煞费苦心。 他们改进了烫金工艺,提高了青铜剑的纯度,这使他们能够制造出更薄的剑尖。
古谚相传,秦青铜剑足以磨铁如泥。
其次,秦青铜剑具有一定的韧性。 这使得它们在与其他武器碰撞时不易受到伤害。
1974年,考古学家在兵马俑遗址中发现了一把秦青铜剑。 当时,青铜剑已经被一个重物弯曲了。
但当众人将重物移开时,这把秦青铜剑却奇迹般地慢慢恢复了过来。 剑刃又变直了。
直到多年后,人们才发现,原来的秦青铜剑是用一种类似于“铬盐氧化”的技术铸造的。 至于20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掌握这种技术的,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世上所有的青铜兵器中,只有秦青铜剑使用了这种技术。
再一次,秦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通过秦弩和秦青铜剑,不难看出,秦始皇统治下的秦国经历了一场“工业革命”,使得秦国的制造技术突飞猛进。 正是凭借如此强大的实力,秦始皇才能建立秦朝,为后人留下如此多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