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寄语:龙年第一个工作日,广东召开省级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产业与科技相互促进等议题展开讨论。 广东为何如此重视产业和技术? 佛山将如何打好组合拳,让产业与科技融合融合,带来1+1 2的效果? 在本次圆桌论坛中,三位嘉宾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主持人:刘蓉。
本期嘉宾。 杨温,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主任。
黄琼,佛山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
孟正强,佛山索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深圳杨温是科技与产业相互促进的先行者。
杨温. 广东省“新年一会”会议主题聚焦通过科技与工界的相互促进,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主会场选在深圳,向全省指出今年经济发展的总体基调和总体思路, 即依靠科技与产业的相互促进来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借助科技赋能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科研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科技与产业的相互促进。为此,深圳作为社会主义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引擎”,要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促进科技与工业的互动,做双强的先锋和榜样,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三水区乐平镇福高区大同湖科技产业园是佛北展新产业园的核心区域之一。 佛山市新闻媒体中心王伟楠摄。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之都”和“创新之都”,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高度重视创新,始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放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位,目前拥有全省排名第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30多万家, 并位居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生物医药企业第二位。在科技与产业的相互促进上,深圳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榜样,佛山可以借鉴,共谋合作共赢。
一是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和研究力度。 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基础科研投入,先后建有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市医学科学院、光明科学城,并引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港华人、 中山大学等,为基础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为高层次人才从事科研创新提供宽松良好的条件,激发其创新动力和活力。 近年来,深圳及各区通过多层次的人才激励措施,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院士和中青年高科技人才,确保高层次人才能够“吸引和留住”。
三是创造条件,促进基础科学研究技术改造。 通过建立基础研究技术转化机制,为基础研究向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的高效转化奠定基础。
四是搭建现代科技成果、现代金融、工业化的对接通道。 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落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催生新赛道、新业态,实现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转型。
五是以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不断催生对新技术的需求,这就需要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突破。 深圳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未来智能装备与精密制造、现代医学与未来健康、未来材料与未来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基础科学和先进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产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黄琼 产业与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
黄琼. 优质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区域经济稳定增长的核心动力。 科技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必然选择。 它就像一把利剑,摒弃了过时的生产模式,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因此,工业和科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两个轮子,就像一根精准的接力棒,引导经济朝着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向高质量发展。
在新的Pearl数字示范工厂中,一台全自动机械手正在工作。 佛山新闻媒体中心记者王澍摄。
**总书记强调,发展新型优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并深刻指出,新型优质生产力诞生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我们如何在佛山打出一套精湛的组合拳提供了根本依据。制造市场,使产业与科技融合,释放1+1>2巨大能量。
首先,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筑牢“产业基础”。 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具有了解市场、重视应用的天然优势,鼓励企业做市场化应用创新,把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全市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主角,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企业汇聚,从政、产、学、研齐心协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锻造“王牌”技术,开发更多“根技术”,让企业撑起“腰杆”。 同时,让企业在产业技术研究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问题制造者”、“回答者”、“标记者”的作用,支持龙头企业率先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使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优质企业和优质产品, 开辟更多新赛道,催生更多新的龙头企业。
二是抓住“高质量、高量、优量”的关键,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的关键是积极培育和拓展新产业,布局和建设未来产业,同时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例如,依托佛山市北展新产业园、“十大创新引领特色制造业园区”和“十大现代服务业集群”,助力更好地打造具有创新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园,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聚集更多创新元素。
最后,要激活改革开放新动能,发展新的优质生产力。 发展新的生产力,必须继续用好改革开放重点措施,深化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全球合作创新网络。 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载体,进一步汇聚全球领军人才。 支持和推动本土企业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开展全球规模的创新合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向新品质生产力的顺畅流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强企业向强企转型, 强大的工业和强大的经济。
孟正强:传统产业亟需插上科技的翅膀。
孟正强.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佛山孕育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陶瓷等产业的繁荣为佛山赢得了“汇聚天下”的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以陶瓷工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已成为佛山重要的支柱产业,“佛山制造”的产业IP享誉全球。 然而,陶瓷行业一直被视为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行业。 正如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所指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 “陶瓷产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高质量发展。 在佛山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指出了一条具体路径:走产科技融合融合的发展道路。
“佛山制造”工业IP出现在北京机场、高铁站等重要门户窗口。
企业在推动产业与技术的融合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就像陶瓷行业一样,我认为我们应该从环保生产、集成创新和装配建筑应用方面入手。
一是环保生产,探索和推进陶瓷稀释生产。 在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双碳”战略的背景下,陶瓷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绿色环保生产,推动装备、燃料、技术等关键方面的全面升级,如:加快应用清洁能源,加快装备转型升级,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同时,多个国家部委陆续印发正式文件,强调科技创新要素,明确指出陶瓷行业要推动绿色体薄干生产和免烧生产技术的发展。 薄型生产是官方为陶瓷行业指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尤其是生产厚度小于3-6mm的建筑陶瓷产品,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最有效途径。
二是集成创新,预制技术实现高质量交付。 陶瓷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产品制造向交付服务转型。 以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岩板为例,最好的解决方案无疑是顺应国家倡导的装配式发展方向,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指导下发展陶瓷行业的装配式技术,将岩板集成(或复合)升级为装配式装饰件。 目前,蒙娜丽莎、东鹏、新明珠等陶瓷龙头企业,以及索奇等创新型企业,都在积极拥抱装配式技术,投入研发和营销资源,积极切入一体化石板库存市场开发,提供深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和技术安装一体化服务,推动行业从单一建材到单品高质量发展。一个集成的预制建筑构件。
三是预制应用,为不同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冲击,陶瓷行业的库存量非常大,尤其是岩板的库存积压非常严重。 陶瓷行业必须开拓更多的市场领域,提供适合不同领域的产品品类,通过早期设计干预和智能制造,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比如产业技改产生的一体化岩板,不仅可以实现空白房的装修和精装房的微改造,而且可以完美切入存量房市场,即使在零下20度的极端施工环境下,也能顺利安全地完成一体化岩板, 解决了传统瓷砖石材湿浆低温有限的行业痛点。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这里
欢迎加入评委之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