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近卫第4师从北京卫戍区调到第63集团军,这次调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被网友尊称为“御林军”的北京卫戍部队,其下属的近卫师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调整。
对于北京驻军来说,1985年的大规模裁军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 那么,为什么近卫第4师被调出驻军,调到集团军呢?
一张原北京军区第63集团军某部的老照,让我们探寻一下它背后的时代背景。 1985年百万美元解除武装,组建合成集团军是我军机械化、正规化、现代化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我军正式从骡马、步行向摩托化、半机械化、机械化转变。
此外,合成集团军的组建也是为了解决多兵种协同作战的问题,因为当时野战军的步兵比较高,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较低,影响了战斗力。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军某部队在一次演习中发现,步兵基地大,行动速度慢,火力不足,后勤保障压力大,缺乏炮兵、坦克部队、高射炮的掩护, 等支援兵种,在战场上生存率难以保证。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军委成立了24个复合集团军,每个集团军由步兵师、坦克师(旅)、炮兵师(旅)、高射炮旅等兵种组成,统筹作战,大大增强了我军作战能力。
其中,北京军区组建了第1集团军,第38集团军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机械化集团军,第63集团军按以下顺序组建:
原北京卫戍区第4近卫师隶属于第63集团军。
图为第63集团军编入北京卫戍区第4近卫师。 这在当时是罕见的,这也是第63军的特点。
近卫第4师于1969年成立,下辖第10、11、12、17近卫团,以及师炮兵团和师坦克团。 其中,近卫第17团由北京卫戍独立团演变而来。
1976年,近卫第17团由近卫第4师调入北京卫戍区。 此外,第4近卫师还得到了一个高射炮兵团的增援。 到1978年,北京卫戍区警卫师统一组建,第10、第11、第12警卫团相继启用,新增第14、15、16等兵团。
1985年,在百万美元解除武装期间,根据**军委的部署,近卫第4师隶属于第63集团军。 随后,近卫第4师改编为第189师,并实施了北B摩托化步兵师的编制,原辖的近卫团先后改名为第565、566、567团,以及师炮兵团、师坦克团、师高炮团。
面对第189师的撤退,北京卫戍区第4近卫师选择调往第63集团军,这是为了支援军队中其他部队的组建。 从第63军改组的草图可以看出,原第189师撤出后,血脉参与了陆军第63坦克旅、陆军工兵团、陆军直通兵团等单位的组建,为第63军合成集团军的整编做出了重大贡献。
可以说,近卫第4师的调动,不仅是对原第189师团撤离的支撑,也是对第63军重组的强大推动力。
原第63军第189师老兵的老照片,就是要说明,这里撤出的第189师的历史,经历了一段复杂的历史。 1969年10月,北京军区工兵团第2工作区改编为第186师,方书玉、徐世忠分别担任军政首长。
11月,第186师团更名为第189师团。 从这里可以看出,第189师团撤出的原因是,与第63军的第187师团和第188师团相比,存在历史短、资历浅等弊端。
1985年我军解除武装时,“新退旧”是精简重组的一大原则。 因此,第189师最初被列入解除武装名单。
第二,近卫第4师是第63集团军的血脉,调到这支部队,也算是回到了“娘家”; 近卫第4师的前身是1949年2月组建的第63军第189师,第一任军政司令员为杜玉华、蔡长远,第565、566、567团隶属第565、566、567团。
第189师及其前身部队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 特别是在第五次抗美援朝战役中,第189师团作为全军第一梯队,在铁原封锁战中抵抗敌优势兵力,轮流进攻三天三夜,为最后的胜利赢得了有利的战士。
无论是从军史传承还是战斗力的角度来看,将近卫第4师转入第63集团军都是最理想的选择。 京军近卫第4师之所以调到第63集团军,主要是为了顺应精简重组时代的大势。
第189师经历了变迁,最终于2003年撤出,退出了我军的历史舞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