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惨遭爆胎,吸引了大部分关注。 事实上,港股也惨不忍睹,恒生指数一度跌至14,794点左右,距离2022年11月初的低点14,597点仅一步之遥。
恒生指数在14,579点后大幅上涨**,在短短三个月内升至22,700点,涨幅达55%。 很多人都懊恼了,不是15000点左右**,现在机会来了,大家都犹豫不决,不敢。
极端头寸通常是由于对长期前景缺乏信心所致。 就港股而言,市场不仅担心中国经济基本面,如房地产何时以及如何企稳,还担心地缘政治风险下外资的偏向和外流。 甚至有人说,一些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复苏充满信心,但由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他们也不愿意配置港股。
毋庸置疑,这种担忧很难反驳。 这就是为什么港股的估值如此极端的原因。 截至2024年1月31日**,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为767倍,股息收益率为456%。
外资对地缘政治问题犹豫不决是可以理解的,南向基金一直看好港股的性价比,近年来港股意愿逐年下降。 2023年港股南向资金净额为2895亿元,较2020年减半。 在估值方面,港股的性价比越来越高,但南向资金流入的意愿却越来越低。
通常,市场会使用AH溢价指数来衡量港股的性价比。 计算公式为AH溢价指数=(A股***总股本*汇率)(H股***总股本)*100,衡量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公司的估值倍数。 1月31日,恒生AH溢价指数收于15548分表示同一家上市公司的A股股价平均比港股高出55点48%。
A股比港股贵50%,反之,港股比A股便宜约33%。 从股息来看,港股的综合股利税高达28%左右,而A股可以通过延长持有期免税,因此港股比A股便宜30%左右是合理的。 除了股息税折扣外,港股也有流动性折扣,港股近年来长期处于流动性不足的状态,换手率低,很多领先**的日交易量不足1亿港元。
股息税和流动性折扣是叠加的,港股33%左右的估值折让是否合理,由公众决定。 事实上,在港股流动性缺乏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市场基金缺乏基于AH估值溢价进行套利的动机。 也就是说,港股虽然便宜,但在大多数基金看来,这个折价是合理的,至少不会太离谱。
从这个意义上说,港股的投资吸引力不在于它们的估值更便宜。
对于南向基金,大家更加看重港股稀缺的互联网标。国内互联网龙头大多不在香港A股。 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例,截至1月31日,前10大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腾讯控股、JD.com、小米集团、快手、理想汽车、网易、美团集团、联想集团,总权重为73%。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要投资互联网公司,他们必须去港股。 目前,港股吸引力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部分在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告别了快速发展期,投资者对其发展前景存在分歧。
就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而言,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流量红利消失,广告萎缩,行业增速放缓; 二是消费者观念转变,从升级到降级,很多互联网巨头还没来得及扭亏为盈,战略定位就偏离了; 三是抖音、拼多多等新兴巨头的快速崛起,对老牌巨头的核心业务发起猛烈攻击,而且都不是香港上市公司。
当香港互联网公司失去魅力时,港股股息税高、交易成本高、流动性低的问题被放大,开始被投资者抛弃。 直观表现为AH溢价正在快速扩张,并且已经很久没有有效收敛了。
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通常被建议逢低寻找**,然后耐心等待。 但也有一种声音说,耐心的时间成本太长,难以忍受。 在大多数情况下,除非投资者对转机有信心,否则即使是一个月的等待也是难以忍受的。 因此,等待转机更有意义。
这一好转信号应基于港股流动性系统性改善的希望,包括但不限于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和税收成本,进一步吸收优质上市公司,增加新兴互联网巨头和硬科技公司,在吸收全球资金方面表现出更强的韧性。
短期来看,投资者仍能对抗港股的暴跌,但中长期的机遇仍取决于港市本身的改革和努力。
毕竟,在全球持续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任何单一的逆势和持续趋势都不应简单地归咎于经济周期,市场本身的深层次缺陷也不容忽视。
A股如此,港股亦然。
注:市场风险较大,投资应谨慎。 在任何情况下,本认购账户中表达的信息或意见仅为交换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的研究数据均由Straight Flush iFind提供支持。
本文原创作者为“兴图金融研究院”,作者为兴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