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5月8日,博古成为中央革命军委委员,开始了对中国革命和他本人产生重大影响的短暂人生。
当时,蒋介石正在发动第五次围剿,从敌我双方的力量平衡来看,红军的胜利机会几乎为零。
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博古和李德还是一气呵成,在战略战术上依然顽固不化,拒绝了***的正确主张,直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了长征。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能醒过来吗? 最终结果如何?
1933年,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企图以百万大军和碉堡主义彻底歼灭红军。
红军在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指挥下,进行了艰苦的“围剿”斗争,但最终由于“左”的错误路线的影响而失败。
李德不顾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红军的实际情况,运用正规战争的经验,主张“把敌人拒之门外”,要求红军分兵两条路线,一路攻福建,一路保卫江西,“两拳打人”。
这样一来,红军主力就没能集中兵力对敌打击,也失去了准备反“围剿”的时间。
蒋介石趁机从北、南、西三面对苏区发动进攻,逐步缩小了红军的活动空间。
1933年9月,国民党军队从北、南、西向苏区发动大规模“围剿”,企图依靠碉堡逐步缩小苏区,消耗红军的生力,彻底“消灭”红军,摧毁苏区。
这场战斗的起点是位于闽赣交界处的立川,原本由闽赣军区部队防守。
然而,黎川部队已被重新部署到其他地区,只剩下少数守军。
国民党军队迅速修建了防御工事,特别是在立川和紫溪之间的重要地点。 一些军方领导人提出尽快撤离黎川,但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坚持。
李川最终失守,国民党军队封锁了从冀水到李川的通道。
**和**提出了高流动性策略,但遭到了博古、李德等人的拒绝。
随后,菅古、李德等人命令红军攻打硝石等地,但遭遇重大挫折。
红军在随后的战斗中接连失败,陷入被动局面。
最终,中央革命军委被迫取消了进攻计划,红军失去了主动权。
红军部队随后对硝石等地发动进攻,但损失惨重。 红军在这场战斗中遭受了挫折,部分原因是军事领导层之间的分歧,“左”冒险主义的顽固性,对敌人实力的低估以及包围地形的复杂。
这一系列因素导致红军失去主动权,战斗陷入僵局,最终被迫撤退。
李德不仅没有听取***等人的正确意见,反而指责他们是“右倾机会主义者”。
1933年11月20日,福建事变爆发,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陈明书、江光乃、蔡廷凯等)在福州成立“中华民国人民革命”,公开宣布反蒋介石、与红军停战、抗日反蒋,对蒋介石的国民党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导致苏维埃地区“围剿”暂时停滞不前,为红军创造了有利机会。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军事领导人建议采取高度机动的战略,包括突入江浙安江三地,趁敌回大陆之机,粉碎“围剿”,援助福建人民。
然而,博古、李德等人拒绝了这些建议,他们担心失去苏维埃地区,无法理解中国各阶级和国民党内部**政治态度的变化,坚持进攻国民党密集设防的地区。
这导致红军缺乏重型**,难以攻克敌人的堡垒,反而遭受了重大**。
福建事变后,蒋介石将进攻福建的部队改组为东路军,完成了对苏区四面八方的“围困”,使红军陷入了更加不利的境地。
在此期间,红军失去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有利机会,越来越陷入困境。
广昌作为**苏区的北大门,具有关键地位。 失去广昌将使**苏区的大门敞开,落入国民党军队的控制之下。
为了保卫广昌,自1933年10月以来,中央革命中央军委多次命令红军在该地区修建防御工事和防御工事,为所谓的“决战”做准备。
然而,1934年4月初,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进攻广昌和建宁,计划先占领广昌,再配合东路军攻占建宁。
国民党军队将领陈成制定了三阶段进攻计划,打算逐步推进到广昌地区。
中央革命军委命令红军主力迅速返回江西,以正规战的形式保卫广昌。 然而,红军的现实非常疲惫,士兵人数急剧减少。
国民党军队于4月10日开始第一阶段攻势,红军通过短时间突击成功击退了敌人的几次进攻。
然而,红军的领导层未能利用有利的机会进行运动防御和歼灭敌人,最终导致了敌人第一阶段进攻的完成。
4月19日,敌人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进攻,红军的阵地一点一点地被削弱,失去了几个阵地。
广昌落入敌人的包围圈,博古和李德被迫撤退。
广昌的防御持续了18天,造成5000多名红军人员,但最终失败了。 失去广昌后,蒋介石加强了对**苏区的进攻计划。
中共暂时采取了分兵抗击的政策,但这种错误的策略使红军在随后的战斗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最后,经过一年多的斗争,红军和苏维埃地区人民宣布第五次“围剿”斗争失败。
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在长征的路上,博古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知道自己坚持的“所谓教条”很难在真正的战场上发挥作用。
它不仅毁了自己的未来,而且使红军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因此,在红军惨败之后,博古自己也伤心欲绝,认为自己的责任很重,没有办法向党和红军交代,他开始反省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对自己之前的行为产生了怀疑。 甚至,很多时候,他拿起一把小手枪,对自己做了个手势,想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终于,在1935年1月,红军终于在***等人的领导下,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的领导地位,红军终于扭亏为盈,成功开创了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