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刘彪身患绝症,曹操见机,便准备派兵攻占荆州,但曹操的军队还未到来,刘彪被杀,刘彪挂断电话后,是他的儿子刘聪继承了他的衣钵,新上任的刘聪面对曹操不敢反抗, 谁正在接近城市,直接跪了下来。
曹操见荆州如此容易拿下,又想继续入侵南方的东吴领土,公元213年,曹操来到了东吴的口,而东吴家的家主孙权,不仅没有像刘聪那样直接称呼父亲, 但与曹操对峙,在双方的对峙中,他并没有落后。
曹操见孙权如此难缠,于是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生儿子就应该像孙忠谋一样
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有些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刘京生(刘彪)儿子若鸠狗耳朵!
也就是说,曹操对孙权的赞美,来自于孙权和刘聪的对比,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对比,孙权也配得上当年曹操的赞美。
在《三国演义》中,罗冠忠借用诸葛亮的口中说,老孙家在江东已经走过了三代人,不管是贤惠还是草根,都成了他老孙家的一员,所以诸葛亮建议刘备不要和老孙家的主意作对, 也只能想办法和老孙家交朋友。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老孙家在江东可不是坐虎,老孙家在孙坚上台之前是一个普通的家,这个阶级成分对当时老孙家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是和平年代,那么老孙家根本就没有崛起的希望, 因为当时汉朝已经建立数百年,天下豪门已经形成,各阶层的圈子基本封闭
那是东汉后期的特殊情况,最终能露出头来,站稳脚跟的,基本上都是有背景的人,平民阶层能够跨越这个阶层的概率很小,当然,不仅在那个时代,几乎整个古代。
因此,孙坚为了跨班,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地奋斗,但在死前,他未能如愿以偿,后来小霸主孙策出生,孙家在当地周家族的协助下,在江东抢到了一块土地。
这个过程或许几句话就能说完,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而且孙策的拳头很难打,所以江东的土族只是暂时怕你这个老孙家,人家可以信服,所以孙策几年没有折腾, 他被敌人密谋了。
孙策去世时,儿子年纪还小,衣钵要由弟弟孙权继承
一是如何处理与刘晗(曹操饰)的关系;
二是如何处理与江东家族的关系;
第三,如何处理将来要长大的侄子(孙策的孩子)和当年跟随孙策的老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这三段关系中,有一段处理不好,孙家老家以后就很难太平了。
孙策刚死的时候,曹操这边还没有完全对付袁绍,大侄子年纪还太小,所以孙权登基之初,主要与江东氏族明暗交战。
可是曹操的士兵来到城里之后,孙权第一次没有控制住内部的声音,江东氏族的本来想法是称曹操为父,然后继续吃吃喝辣食,然后他就真的别无选择,只能站在孙权一边与曹操作战。
但此时江东氏族也不服气,所以在曹操的八十万大军逼近边境后,周禹希望孙权能把自己箱底的五万人交给他去打曹操,孙权只给了周三十万,他自己也留下了两万。
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了,孙权为什么不全力以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兵马要留着,难道不是因为他没有真正掌控江东的大氏族吗?
后来,如果不是孙柳联军打败了曹操,赤壁之战的胜利者是曹操,江东氏族可能不需要曹操继续进攻,会想方设法帮他对付孙权。
不过,这依旧是治标不治本,孙策的儿子孙少已经长大了,也就是说孙少自己也没什么想法,当初跟着孙策的人呢,人家会有想法吗,毕竟曾经是天子和臣子
由此可见,孙权即位后,东吴的世界并不统一,从孙权与东吴氏族的频繁联姻和东吴的结局来看,老孙家从未完全消化过江东的领土。
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待了一段时间后,后续的表现与以往有些不同,几乎从来没占到与曹操交锋的便宜,也落下了帷幕。周日 100,000后来,他又在关二爷背后捅了一刀,这让刘备差点踏足江东。
值得一提的是,东吴攻打关二爷的时候,孙权原来的左右手周和陆肃已经去世了,也就是说,孙权此时在东吴的地位,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一样的牢不可破但其实情况未必乐观,如果孙权的把控一直很好,那么孙权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应该不会有那么多波澜。
由此可见,孙权在东吴掌管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完全控制住局势,所以在面对曹操甚至刘备这样的外敌时,他不得不提防背后暗箭,所以孙权的大招必然会受到制约,所以孙权后来的表现一落千丈,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孙权自身的能力,但更多时候是因为他的控制力。
那么,孙权为什么一直无法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呢?
答案其实只有两个字身份
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没有太多提及,但其实却是很多事情的根源袁绍为什么要骗贺进靖引狼进府,董卓为什么是个社会人,为什么在洛阳这么残暴,为什么关羽和张飞要死在刘备身上,为什么曹操这个女儿的儿子要想尽办法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