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晚上10点,云南宝山爱威眼科医院的手术室里,潘继福和医护人员默默忙忙。 当天,他们收治了20多名患有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眼病的患者,并......“消毒”、“麻醉”和“手术刀”。他们默契地用简短的话语和干净的动作进行了手术。 等到上次操作结束,潘继福略显疲惫的看了看挂钟,已经是凌晨1点了。
潘继富在云南武警总队保山医院(以下简称“武警医院”)眼科工作26年,期间历任耳鼻喉科主任、云南省医学会宝山分会副会长、现任宝山爱威眼科医院副院长。 1972年,潘继甫出生于昆明荀甸,怀揣着对医学的梦想和执着,1991年至1996年在大理医学院学习临床医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在武警医院工作,开始了他近30年的眼科职业生涯,专门从事近视的诊疗, 白内障、眼整形外科、斜视弱视、泪道病、角膜病、验光、眼底病等,并利用业余时间在专业整形外科医院学习。已经进行了36,000多例手术,其中包括5,000多例近视和15,000多例白内障。在此期间,获宝山科技进步奖3项,均为第一名,发表文章11篇,三等功 1项。凭借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成为宝山知名医生,树立了滇西眼科领域的典范,开头的描写就是他工作的缩影。
时代的“逆行”
在潘继福的医疗生涯中,他总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逆风而行。
90年代初,武警医院率先开展晶状体植入术和近视膜切口手术(RK手术),同时进行白内障手术,成为宝山市第一家进行近视手术和白内障手术的医院。 在此期间,科室投资2万元设立了手术室,虽然条件简单,但每天仍承载20-30台手术,科室在宝山市民中逐渐树立了口碑。
2001年,潘继富前往第三军医大学(重庆)眼科深造,技能越来越精湛,精通斜视、上睑下垂、睑内翻、眼内注射、眼内剜除、泪囊炎等复杂眼病的发展,开始独立完成各种眼科手术。
2008年,潘继甫的事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当时,武警医院与上海某公司合作,引进了先进的准分子激光手术近视散光手术设备,潘继福成为滇西地区第一位进行此手术的医生。 随着科室规模的逐步扩大,病人承载能力逐渐超负荷,他们科室从一层搬到了一栋楼,潘继福在科室老领导和院长的信任和支持下,凭借自己深厚的门诊经验和深造的基础,接任耳鼻喉科副主任, 2011年担任耳鼻喉科主任,开展了大部分眼科手术等耳鼻喉外科手术,带领科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潘继甫的工作强度和效率令人惊叹,他的日程安排总是排得满满当当。 一个上午可以接待50-60名门诊病人,每天最多可容纳100多人,眼科门诊数量几乎占科室总数的一半。 “当时来找潘主任看眼的病人到处都是,从诊所门口到走廊,走廊的木地板已经擦得又老又白,”前武警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潘继富的学生赵敏说, 向记者回忆说,由于常年患者络绎不绝,也给医院周边的餐馆和理发店带来了不少生意。
手术台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门诊从下午开始,最后可以完成40-50次手术,其中胃肠道手术只需要10多分钟,白内障手术需要20-30分钟,激光近视手术也在10-20分钟内快速准确地完成,经常工作到晚上10点是常态。 因为平均一次手术需要消毒8次,医生的手要洗到发白起泡,尤其是冬天没有热水,手非常干燥。 “我没有时间停下来,所以我觉得无论我有多累,我都非常有动力。 赵敏笑着说。
光背后的“信使”
潘的敬业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更体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毅力。 一位整形外科医生建议潘吉福戴上石膏并休养一段时间,但石膏意味着他的脚在3个月内无法着地。 接下来的10天,他拄着拐杖走路,经过一天的手术,病人发现潘继福脚上的绷带,笑着说:“真是'病医生'! ”
潘继福被疑似精神失常患者袭击,导致耳朵受伤,几天后返回工作岗位继续为患者服务。 正如北京的眼科医生陶勇在一次袭击中受伤后再次拿起手术刀时开玩笑说的那样,“我对待病人太好了,否则他怎么可能做到精准打击? 他们深信,世界仍然充满光明,“如果意外先敲门,告诉它,你可以让明天先来”。
他技术精湛,医术精湛,记得潘继福曾经给长宁卡斯镇的一位105岁老人治病,当时老人的身体状况和视力极差,但家人相信潘继福高超的医术,他放心地将老人交给他, 手术一个月后,老人的视力恢复到10,这比一些年轻人的视力要好。
世上没有宴席,曾经给患者带来光明的繁忙场面,在2019年结束了,当时医院因军改制而撤并,潘继福去了昆明的云南省武警医院工作。 因为家人在宝山,他还是习惯了宝山的晴朗天气和人情味,于是于2022年底加入云南艾维医疗集团,前往昆明总医院深造5个月,先后到医院验光科学习眼表、眼整形外科、 和屈光科学习咨询等,并于2024年正式成为宝山艾维眼科医院副院长。
在昆明总医院工作期间,他清楚地感受到了军队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区别。 军队医院是公有属性,患者主动就医,而民营医院可以主动为患者提供上门服务。 以前因为病人太多,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偶尔会去大理、昆明等地,但现在从事的工作更加专业细致,再加上不间断的培训,业务得到了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但民营医院的公信力仍有待提高,这需要医生高超的医术来积累公众口碑,医院要扩大宣传力度,让群众认可民营医院,相信民营医院也能治好眼病。 潘继甫认真的说道。
回到宝山艾维眼科医院后,分管屈光科,主要负责ICL晶状体植入近视手术、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等,并计划进行眼整形手术、角膜移植等手术。 除了新同事,科室里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他以前在武警医院的下属,依旧熟悉亲切。 对于部门的发展,他有新的想法和想法,并表示希望自己能继续把屈光团队带好,同时明确流程,不断弥补人员的不足,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人员的知识技能,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标兵, 并做好手术工作,服务广大患者。
2019年,赵敏、杨静丽等医护人员继续受雇于宝山艾维眼科医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服务临床一线患者。 杨静丽回忆说,“大约十年前,我刚毕业,想多读书,就主动申请跟着潘主任会诊,每天帮潘主任记录病历,学习看病和开药。 杨景丽在工作中从青春走向成熟,人生有家庭有儿女,潘继甫是她作为导师的见证人。 正是在潘继甫的影响下,杨景丽不断提升自己,为患者带来光明。
潘继甫演绎“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的人生信念,他的故事激励着身边的同事,他性格温和,情商出众,智慧聪颖,手指灵活,充满团队凝聚力,面对压力从容冷静,总能在逆境中前行, 传递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锲而不舍前进的力量。
近几年,工作节奏慢慢放慢,他找到了人生的天地,他喜欢在闲暇时间散步,看历史和传记类书籍,他更喜欢心理学家王阳明倡导的一句话,“人要在事物上磨练,才能站立,才能静止不动, 并移动和移动。 ”
对黑夜中的呜咽和咆哮,谁说只有站在光明中的人才是英雄......正如《孤勇者》这首歌所唱的,潘继甫是一个站在光明背后的“逆行者”。 (洪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