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7, 2018. 在瑞士一家名为dignitas(尊严)的医疗机构,傅达仁在亲戚的陪同下接受医院的安乐死服务。
傅大人笑着对着眼前的金发女郎**说道“这东西需要塞进去吗? ”说话间,傅大人指了指手中拿着的一小杯液体。
身穿紫色连衣裙的金发女郎**笑着对傅大人说道“不行,你可以喝两三口,但你必须快点喝! ”
说完,傅大人一脸痛苦地喝了四口杯中的药液,不是因为那液体有多难吃,而是因为傅大人每一口都很难咽下去。 多年的疾病严重损害了傅的食道和消化道。
终于,喝光了所有的液体后,傅大人一脸平静的躺在儿子的怀里。
过了一会儿,连接在傅大仁身上的仪器走直线,负责为傅大仁提供“安乐死”服务的**和医生前来给傅大仁做检查,宣布傅大仁已经死亡。
傅大仁是全亚洲第一个去瑞士选择安乐死的华人。
说起傅大仁,相信很多年纪稍大一点的体育迷都会不陌生。 因为作为中国最早的NBA比赛解说主持人,傅大人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岁月。
篮球比赛中的很多解说名词都是傅大人创造的,比如:“马背射箭”、“火锅”、“冷箭”等等。 这些名字至今仍被用于篮球比赛的解说中,它们深深植根于每个球迷的心中。
除了篮球赛事,傅大人还主持过《大家的音乐》《台湾电视场》《高尔夫》《中国职业篮球》《拳击锦标赛》等热门体育节目。
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位知名的体育赛事主持人,在病痛中饱受折磨,竟然年事已高。
傅大仁的童年是在流亡中度过的。 当时抗日战争爆发,傅大仁的父亲傅忠贵是鲁北游击军司令员,1938年9月英勇牺牲。
父亲虽然是军官,但在那个生活不如芥末的年代,母亲要想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把他拉上来并不容易。 国民党军队给的一点养老金根本撑不了多久。
母亲带着傅大人到处逃亡,从小吃了几百顿家饭长大。 抗战结束后,由于军官家属的身份,傅大仁得以进入宋美龄在南京开办的“遗校”,而傅大人的母亲也在此时去世。
漂泊不定的傅大仁最终选择一起去台湾继续他的学习和生活,当时国民党军队被打败,撤退到台湾。
傅大人身上流淌着山东人的血液,在同龄人中长得很高,早在上学的时候就是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原本,傅达仁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但在27岁那年,一场伤病毁了傅达仁的未来。
没办法,傅大人只能退休工作,进入台卫。 电视台认为傅大人是职业篮球运动员,就想着让傅大人试着解释体育赛事。 没想到的是,傅大人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一出现在镜头前就找到了这种感觉,尤其是收尾的那档节目,很快就在站内走红了。
成名后,傅大人成为体育赛事解说界的名口大噪。 可是,老天爷总是喜欢捉弄人,在傅大仁事业成功的同时,他的家庭婚姻也出现了问题。
傅大人的第一任妻子名叫饶丽珍。 早在傅大人还是篮球运动员的时候,两人就已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随着傅大仁的伤病退役,饶丽珍再也看不到当年在篮球场上称霸的丈夫了。 变成生活的是一个早出晚归的丈夫,经常熬夜,因为他要解释广播事件。 不同的生活接纳,让两个人见面非常难得,基本没有情感交流。
最终,这段婚姻没能维持下去,傅大仁和饶丽珍离婚了。 离婚后,饶丽珍很快在台湾找到了第二任妻子郑正觉。
郑正珏也是台湾电视台的主持人,同样的工作节奏和工作的交集,让两人经常有时间见面。
和郑正珏的婚姻很幸福,这是傅大人从未怀疑过的。 为了适应丈夫的工作,腾出时间照顾家庭,郑正珏从主持转行编辑,避免了两人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无法同时照顾家庭的局面。
同样,在看到妻子的执着之后,傅大仁也选择不再生育,而是专心抚养郑正珏和前夫留下的继子。
然而,傅大仁的选择并不明智,因为它为多年后两人的婚姻危机埋下了伏笔。
50岁那年,傅大人遭遇了婚姻变迁。
傅大人在一家餐馆认识了一位17岁的陈姓女子。 两人相遇后,就被对方深深吸引。 傅大仁的知识、幽默和识字深深吸引着这位年轻女子。 而傅大人,在年轻的生命中找到了久违的激情。
就这样,傅大仁与这位“陈小姐”发生了一段离经叛道的恋情,还生下了一个男婴。 这件事后来被小报记者拍下来报道,一时间成为街头的热门话题。
所有人都以为傅大人和郑正珏的婚姻离婚了,但没想到的是,最后郑正珏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
郑正珏答应了傅大仁和陈秋萍带他回家生活,于是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家庭。
傅大人、郑正珏、陈秋萍的“三人行”,成为台媒一直在谈论的话题。 因为没有正式结婚,傅大仁没有面临“重婚”的诉讼。
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傅大人死后,郑正珏才说出原因。
原来,郑正珏和傅大仁回到山东老家探亲的时候,才发现傅大仁的家乡非常看重男孩子。 当年,因为郑正珏工作繁忙,身体不好,所以这件事情从来没提过。
后来,郑正珏想再给傅大人生一个孩子,但她已经错过了青春,显然不可能再这样了,于是“生男孩”成了夫妻俩隐隐的痛。
终于过了十年,傅大人60岁的时候,陈秋萍为白发丈夫生了一个男孩,给他取名傅俊豪。
对于傅大仁来说,年老后得到儿子确实是一件大喜事。 但因为年纪大了,傅大人见到孩子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很伤心。
毕竟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能陪孩子的日子实在屈指可数了。
傅君浩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主人,虽然有时候年迈的父亲不能经常陪他长大玩耍,但这些都不会影响父亲在傅君浩心中的伟大形象。
面对自己衰老的身躯,傅大人知道,自己的孩子肯定比别人的孩子更早准备好接受父亲的离去。
所以傅大人经常会对傅君浩说:“我明天就可能死了”。
一开始,夫人说起这样的事情,傅君浩都会哭,但过了久,傅君浩似乎在心里接受了这个事实。 虽然当时他还小,但一想到父亲会早早离开他,他就已经有些平静了。
但真正让傅俊豪感受到亲人离世的痛苦的,却是外祖母的去世。 傅君浩的外祖母其实还不如他父亲老。 但他看起来很老,因为他患有老年痴呆症,所以在傅俊豪眼里,他奶奶的生活是一种痛苦。
但哪怕从小就没有得到祖母的多少爱,傅君浩对祖母还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一种血浓于水的感情。
所以在祖母离开的那天,傅君浩本能地感受到了亲人离世的悲痛。
当奶奶被送进急诊室时,傅俊豪亲眼目睹了急救的全过程,当各种器械介入奶奶的身体时,傅君豪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这一刻,他终于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在傅君浩的外祖母去世后不久,傅君浩的外祖父也去世了。 只不过,比起他外婆生前的痛苦,傅君豪的外祖父走路很“简单”,只是因为他摔在厕所里,导致脑溢血,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折磨,前后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祖母和爷爷的去世让傅君浩感到非常难受,但父亲却安慰着傅君浩说“每个人都会死,总有一天你会和我说再见,世界上没有不散去的盛宴,不要难过。 ”
听到这话,傅君浩终于明白了死亡意味着什么。
或许正是因为他从小就接受了父亲傅大仁迫害下“人终会死”的事实,所以当父亲傅大仁选择实施安乐死时,不到30岁的傅君豪才会如此淡定。
随着时间的流逝,傅大人的身体开始出现许多问题,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
由于白内障,傅达仁的视力严重恶化,左眼视力最终只有01个左右。 这基本上是一种失明状态。 但这并不是真正困扰傅大仁的疾病。
由于他曾经担任主持人时经常不规律地工作和饮食,再加上他爱喝酒,傅大人晚年一直受到胃肠道疾病的困扰。
2016年,傅大仁突然感到腹痛难忍,家人赶紧将他送往医院。 经过医生检查,是“胆管阻塞”。
按照常规方法,胆管阻塞的最后解决办法是放置支架,避免胆管变形和堵塞,但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由于当时医用耗材的质量问题,用这种方法的“胆管堵塞”不得不每半年重新手术更换一次。 年轻人不算什么,但对于傅大仁这样的八旬老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反复手术置换支架成了傅大人最痛苦的事情。
但如果就这样,或许也不会让傅大人想要“安乐死”。
2017年,当傅大仁第二次接受胆管支架手术时,医生在傅大仁的腹腔内发现了几个肿瘤,活检和检查后胰腺癌已经晚期。
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多个器官,即使此时进行手术和化疗,傅大仁在接下来的5年内存活率也不到50%。
听到这个消息,傅大仁知道自己的时机快到了,于是他一再劝阻家人不要放弃自己的**。
而傅大仁的家人说:“如果你患有癌症,你必须与它作斗争并接受化疗。 如果你不能走路,我们可以推你。 ”
在家人的鼓励下,傅大仁最终选择了妥协方案,接受了安宁**。 也就是说,通过服用吗啡等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并允许疾病进展,它是保守的**。
然而,这个过程的痛苦,却远远超出了傅大人的想象。 在接受安乐死之前,傅大人曾告诉人们,他每天要服用吗啡4次,每次都要服用40cc以上。 吃得太少,疼痛难忍,吃多了,整天昏昏沉沉。
这样的日子让傅大仁实在是“受够了”,于是傅大仁再次向家人提出了“安乐死”的想法。
看到傅达仁这样受苦,其实他的家人也忍无可忍,但谁能下定决心让自己的亲人接受安乐死呢?
最终,还是傅俊浩站出来打破僵局。 因为他从小就被父亲教导要面对生死,所以他心里早就做好了准备。 傅俊豪成为家里第一个支持父亲选择安乐死的成员。
在儿子的支持下,一家人很快就此事达成了协议。 然而,由于当时台湾没有安乐死的机构,傅大仁在2018年选择了瑞士的Dignitas(尊严)舒适诊所作为他生命的终点。
2018年6月7日,傅大人一家开始在镜头前记录救赎和安乐死的全过程。 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场景,傅大人还说了一段独白。
傅大人说:“上帝指示我,明天我要走到他的脚前跟随他,我将被主的恩典呼召,在主的怀抱中安息,准备前往最终的目的地,希望我不再被疾病折磨。”
求仁,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吧!